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1604 个阅读者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upside 手机 葫芦墩家族
个人头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特殊贡献奖 社区建设奖 优秀管理员勋章
头衔:反病毒 反诈骗 反虐犬   反病毒 反诈骗 反虐犬  
版主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资讯教学] 十招技巧将网路管理变成自动化
十招技巧将网路管理变成自动化
中国IT实验室收集整理  2006-11-21

新一代网管工具所提供的解决方案能把过去人工、繁杂的网路管理工作变成自动化,并且具有主动性和增值功能。它有助于提高网路管理员的地位,使其成为策略管理员,同时又减少了网路管理的成本和复杂性。3Com公司提出了十大网管建议,它们可以帮助和指导当今网路管理员从新的网管产品中受益。

  1.提前发现潜在问题,防患于未然——网路管理员应该使用能提前发现和校正潜在问题的网管工具,以便防患于未然。新一代的系统允许网路管理员为关键设备设置缺省值,一旦超过这些缺省值,系统将会自动报警,从而避免了用户停机。有些系统还能自动识别网路配置错误或优化性能,并以明显的方式告知网管。

  2.把网路“发现”列为优先级——应使网管软体能够优先“发现”网路的所有设备,并绘制一份“地图”。为网路的物理设备和链结创建一个精确的图像或地图,有利于加快故障检修时间和解决问题。新型网路管理应用软体能够自动生成这种地图,并能发现各类设备和链结的详细特征,例如速度、弹性和冗余性。部分应用软体还能突出显示网路设备的移动、增加和变化等情况。

  3.采用工业标准,减少复杂性和成本——应保证网路的所有设备都支援工业标准协议,以便不同的设备之间可以实现畅通无阻的通信。由于使用专用产品需购买价格更高的附加产品,所以如果继续使用专用套装软体,将会造成惨重的损失,并为企业带来巨大的风险。具有工业标准的产品不仅随时都可以使用,而且价格较低。最常见的标准有乙太网、Wi-Fi、SNMP (简单网路管理协议)、RMON (远程监控) 和HTTP.

  4.选择易于使用、特性丰富的网管方案——不是所有的新型易用工具都能管理复杂的网路。应该选用经过改进、简单易用的图形用户介面和“向导”来提高设置和使用的方便性。如果小型网路使用传统的大型管理应用软体,其产生的复杂性往往超过了他们的解决能力。有些功能可以从互联网下载插件得到,而且这些软体通常是免费提供的。

  5.建立清晰简明的规则——建立网路使用规则,可以促进技术的利用。当前,新型网管工具不仅能够发现未授权伺服器,而且速度超过了以往。除此之外,还应该通过建立网路规则为网上的特定通信类型确定较高优先级,例如语音通信;同时,降低或禁止其他通信类型的优先级,例如对MP3音乐文件的下载。

  6.保证对设备进行优化处理——保证所有的网路设备,例如交换机、无线接入点和IP

  PBX等,都配置最新版本的软体,以优化使用。在可能的条件下,应该利用价格低廉的服务合同来获取新的软体特性,以延长购买软体的使用寿命。必要时,应考虑使用集中式工具向设备交付新软体。

  7.堵塞网路安全漏洞——对用户以何种方式何时登录或退出系统,均应实施监控。随着网民数量,特别是移动用户数量的与日俱增,需要及时调整监控的访问数量。而且,还需定期检查潜在的安全弱点,并使用经过更新的插入软体来填补安全漏洞。

  8.充分利用互联网上的可下载管理软体——通过Web获取经过检验的、可靠的网管软体执行升级,增加网路目前尚未具备的新功能。这些增强特性包括新的报表功能和固有的安全措施等。

  9.使用智慧工具找到问题根源——使用智慧工具找到产生网路问题的根源。从过去存在的问题看,网路可能发生了十个问题,但只有一个问题是根源;其被解决后,其他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因此,网路管理软体应该能够高效地发现问题的根源。

  10.采用新型网路报表功能——采用自动化方式执行程式化、单调的重复性报表管理任务,例如显示各种产品的软体版本的报表。新型报表功能可以自动生成报表,并允许利用它们执行更高级管理,从而使网路管理员成为策略规划师和分析师。



爸爸 你一路好走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 和信超媒体宽带网 | Posted:2006-11-23 01:37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5148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