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http://udn.com/NEWS/LIFE...322.shtml把脉问诊,向来是中医治疗不可或缺的步骤,但常受限于中医师个人的经验,而有主观认知上的差异,用药治疗时,疗效难免有所不同,因此才有脉诊仪的出现。阳明大学脑科学研究所及国立中国医药研究所联手研发的新一代中医脉诊仪,以「位」、「数」、「形」、「势」等四个辨脉纲领为宗,能精准测知患者脉象及健康状况,及早治疗,不让疾病有可乘之机。
国立中国医药研究所所长吴天赏指出,传统脉诊仪大都只注重脉波的评估,较难和西医接轨,如今他们研发成功的新一代脉诊仪,不仅参酌传统中医理论,还把血压计、心跳血压分析、自律神经功能分析及阴阳虚实诊断熔于一炉,可轻易和西医接上线,有助于诊断及治疗。
阳明大学脑科学研究所所长郭博昭说,他们采用的位、数、形、势等辨脉纲领,系由清代中医大师周学海所提出。所谓的「位」,指的是中医把脉时,所选取的位置;「数」代表心跳快慢;「形」为脉派形状;「势」则代表趋势。
若深入分析,「形」和中医理论中的「血」有关,接近西医的循环系统,动脉硬化的侦测是其特色;「势」趋近于中医理论中的「气」,和西医的神经系统有关,自律神经功能的侦测为其特色;至于「数」则和西医的心率分析相仿,可据此测知人体交感及副交感神经的平衡,进而进行阴阳实体分析。若再加上「形」的配合,更能掌握健康状况。
郭博昭将这些测得的数据,化为阴阳两极,其中心脏交感神经活性属阳,而心脏副交感神经活性则属阴。最后,他再透过电脑软体的精算,将这些数据换算为脉诊仪上的阴阳实体面积大小,判断受检者的健康情形。
郭博昭说,如果诊断为阴太盛的人,通常整天昏昏欲睡,工作乏力,因而难在职场上有所表现。被诊断为阳太盛者,往往生活在压力过大的日子里,久而久之易有高血压、心肌梗塞及其他慢性病的毛病,也易过劳死。被诊断为阴阳两虚者,活力很差,且可能合并有多重器官衰竭等疾病,可能不久于人世。相较下,阴阳两实者的活力充沛,精力旺盛,健康好得很,唯一要注意的是,他们易有烦躁、多话的毛病。
中国人常说「过犹不及」,讲的是凡事若能保持中庸之道,即可永保安康,在此前提下,阴阳协调遂成为最受肯定的脉象。台北荣民总医院传统医学中心医师龚彦颖以黄帝内经所言:「饮食有节,运动适调,恬淡虚无,则病从何来?」形容最能达到阴阳协调的生活习惯;他强调,只要饮食及作习正常,百病不侵,当然能长命百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