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1298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neoscc 手機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特殊貢獻獎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 鮮花 x795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古文][分享] 蘇軾-石鍾山記


  《水經》云:「彭蠡之口有石鍾山焉。」酈元以為下臨深潭,微風鼓浪,水石相捕,聲如洪鐘。是說也,人常疑之。今以鐘磬置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也,而況石乎!至唐李渤始訪其遺蹤,得雙石於潭上,扣而聆之,南聲函胡,北音清越,木包止響騰,餘韻徐歇。自以為得之矣。然是說也,余猶疑之。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獨以鍾名,何哉?

  元豐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齊安舟行適臨汝,而長子邁將赴饒之德興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觀所謂石鍾者。寺僧使小童持斧,於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獨與邁乘小舟,至絕壁下。大石側立千尺,如猛獸奇鬼,森然欲捕人;而山上棲鶻,聞人聲亦驚起,磔磔雲霄間;又有若老人咳且笑於山谷中者,或曰此顴鶴也。余方心動欲還,而大聲發於水上,噌吰如鐘鼓不絕。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則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淺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為此也。舟回至兩山間,將入港口,有大石當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竅,與風水相吞吐,有窾坎鏜鞳之聲,與向之噌吰者相應,如樂作焉。因笑謂邁曰:「汝識之乎?噌口者,周景王之無射也,窾坎鏜鞳者,魏莊子之歌鍾也。古之人不餘欺也!」

  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酈元之所見聞,殆與余同,而言之不詳;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漁工水師雖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傳也。而陋者用以斧斤考擊而求之,自以為得其實。余是以記之,蓋歎酈元之簡,而笑李渤之陋也。

  題記:這是篇帶考辨性的遊記,其中固然有以生動的比喻、形象的擬、親身的感受寫景狀物;同時還有在此基礎上生發而出的雄辯的駁論,透闢的說理。全文如行雲流水,文理自然,姿態橫生,很能代表蘇軾散文文、情、理並茂的特點。

  作者在文中強調耳聞目見進行實地考察的重要,反對主觀臆斷,草率盲從,這是科學的、重調查研究的態度。但是也流露出封建士大夫沾沾自喜於一得之見(也表現在他對漁工舟師師的輕視上)的弊病。後人也有以山上有洞,形如覆鍾非議他的。如清俞樾在《春在堂隨筆》卷七中記載他的親家彭雪琴侍郎曾「語余云:湖口縣鍾山有二,一在城西,濱鄱陽湖,曰上鍾山,一在城東,臨大江曰下鍾山,下鍾山即東坡作記外。……余居湖口久,每冬日水落,則山下有洞蜒如龍,峭壁上皆枯蛤粘著,宛然鱗甲。洞中寬敞,左右旁通,可容千人。最上層,則昏黑不可辨,燭而登,其地平坦,氣亦溫和,蝙蝠大如扇,夜明砂積尺許。旁又有小洞,蛇行而入,復廣,可容三人坐,壁上鐫『丹房』二字,且多小詩,語皆可喜……蓋全山皆空,如鍾覆地,故得鍾名。上鍾山亦中空,此兩山皆當以形論,不當以聲論。東坡當日,猶過其門,而未入其室也。」早在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羅洪先生在《念庵羅先生文集》卷五《石鍾山記》中就得出過這樣的結論。他們於冬春江水下落時,進山調查,得出正確的結論,而蘇軾在農曆六月,江水上漲、山門被淹時探山,未能進山深入考察,結論難免片面。儘管如此,他的《石鍾山記》仍不失不為一篇景、情、理俱佳的傑作。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中華電信 | Posted:2006-06-23 19:24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65829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