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 1. 瓦斯爐具(上半部為爐頭,下半部為瓦斯罐)
圖 2. 汽化爐(上面紅色為油壺,下面為爐頭)
早年登山活動時,普遍較多人使用之爐具為煤油爐(或汽化爐),再搭配八人份鍋具套組及大臉盆(不銹鋼或鋁的),一行人就這麼浩浩蕩蕩的上山去了,現在回想起來實在是非常的有趣。
基本上登山爐具依其使用的燃料之不同,可概分為油爐及瓦斯爐,其構造差異甚大,茲略述如下:
油爐(汽化爐)>>使用的燃料有煤油、白汽油(去漬油、無鉛汽油)、酒精等(含鉛汽油不可使用,以台灣而言九二及九五無鉛汽油仍不夠純淨,故不建議使用),早年登山多以此類爐具為主;因此類燃料於常溫狀態下均呈液態,故須經過預熱(提高燃油溫度以達至沸點)及加壓(增加油箱內壓力令其大於外界壓力)等程序使其汽化後方可點燃使用;使用此類爐具之優點為燃料較輕不佔體積並且環保,缺點則為構造複雜需常維修,容易在山上掛點,並且因為需預熱之關係,不建議在帳蓬內或易燃物(草原、森林)旁使用(本人就曾經在排雲山莊旁紮營時,因重覆預熱程序,差點引發大火),如果使用煤油爐,則還會有臭味產生(煤油爐更容易故障堵塞)。
瓦斯爐(GAS)>>基本上燃燒的程序不論使用何種燃料都是相同的,只不過瓦斯(丙烷及丁烷)其沸點(各為-42.1℃及-0.5℃)低於常溫,在海平面釋放出來時會還原為氣體,因此不需預熱及加壓等裝置,構造較為簡單;丙烷沸點雖然相當低,但因為儲存壓力高,鋼瓶厚重,不適合登山使用,而丁烷則因為沸點接近0℃,如於嚴寒環境下亦不容易汽化(不考慮氣壓問題),所以目前所謂高山瓦斯均以二者混合(每家廠商設計之配比及瓦斯罐體強度均有所差異,故不建議使用再填充瓦斯)使其臨界溫度往下降,可以克服溫度問題,再就是壓力問題,一般人常誤以為瓦斯爐到了高山上因壓力不足,燃燒效能較低,其實那是受溫度影響汽化不易所致,非關壓力問題,相反的到了高地之後因為外界壓力降低,小於瓦斯罐內壓力,瓦斯更容易噴發出來,只不過溫度不見得能達到氣化的程度;早年瓦斯爐的燃燒效率差,不太受登山者的青睞,近幾年來拜科技進步之賜已發展出許多火力大於油爐(汽化爐)之瓦斯爐,普及程度日漸提高;使用瓦斯爐之優點為操作容易不需特別維修保養,方便於帳蓬內使用,缺點是燃料重量重燃料罐非常浪費空間,且費用高昂,長程縱走時攜帶大量的瓦斯罐於用完後背包空間仍無法釋放出來。
為配合海外遠征的活動型態,也有可使用二種燃料的混合型爐具,及瓦斯和燃油均可使用;這類型的爐多半用於遠征目的地國家資源不明確之情況下,因為易燃物品是屬於違反飛安的違禁品,所以燃料多半必須落地後於該國當地購買,為避免買不到所需燃料之情況發生,故有混合型爐具產生,可避買不到適用燃料之窘境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