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5081 個閱讀者
命理服務》 數位論命舘 | 免費排盤 | 星僑易學 | 五術書籍 | 線上論命 | 影音論命 | 八字命書 | 星座分析 | 孔明神數 | 周公解夢 | fackbook 粉絲專頁 |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take7575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初露鋒芒
級別: 初露鋒芒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鮮花 x19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劍類兵器 小知識
所謂『劍』,《考工記》曰:『古兵器名。兩刃而有脊』,《字通》載:『劍,兵器』,乃明指劍為雙邊開刃兵器之一種。《說文、解字》:『劍,人所帶兵也,從刀僉聲』,而「僉」作「皆」字解,表示劍為一般人隨身攜帶的護身武器。如《列子》:『魏黑卯以暱嫌殺邱邴章。邱邴章隻子來謀報讎,誓手劍以屠黑卯。來丹之友申他曰:吾聞孔周其祖得殷帝之寶劍:一曰含光,二曰承影,三曰宵練。此三寶光傳之十三是矣。』;《潘岳馬督序》中載:『漢明帝時,有司馬叔持者,白日于市手劍父讎。』:《漢書列女傳》:『女未喜者;夏桀之妃也,女子行,丈夫心,偷劍載冠。』;《漢書遂傳》:『民有帶持刀劍者。』皆是;而《史記孟嘗君列傳》中載:『彈其劍而歌曰:「長鋏歸來乎,食無魚」』;《九章》亦載:『帶長鋏之陸離兮,冠切雲之崔魏。』;《國策》亦有:『馮援彈鋏之歌曰,長鋏歸來乎….。』可知古時劍又稱「鋏」。

    吾人所熟知之傳統中國劍,多為平直、細長、尖峰,兩邊開刃。因其可刺、剪、劈、砍、撩、挑、錯、摸、拋、衝、攔、崩、掛、扥、絞、束、雲等,功能萬千,外型卻又纖細、斯文,因此,又有『百刃之君』之雅稱。

劍之形制,頗似大型匕首,《鹽鐵論》曰:『匕首短劍也,長一尺八寸。』,《考工記桃氏為劍疏》又載:『漢時名小劍為匕首。』因此追溯其源,應可上推至石器時代之玉石短劍,至於《管子地數篇》載:『昔葛蘆之山發而出金,蚩尤受而制之,以為劍。』,《黃帝本行記》載:『軒轅帝將首山之銅鑄劍。』等說法多不可考,因此較可靠者,應為商、周時期之青銅短劍。周代雖重車兵,但當車毀馬散後,護體之唯一武器仍為短劍。時至東周,戰爭層面擴及西北丘陵,車兵頓失優勢,步卒於是興起;如此多功能之個人武器,當然備受青睞。唯青銅無法支撐過長之劍身,因此大都在20至40公分上下,無法做重大之突破,功能亦無法完全發揮。直至春秋晚期鐵器發現,加以戰事增加,質堅器美的鐵劍,於是在我國歷史舞台上綻放光芒。鐵材延展性、支撐力皆遠遠超過銅器,因此劍具越作越長;且殺傷力強,因而漸為劍身材料之主流。

    時至漢代,更出現鋼中極品之所謂『百煉鋼』﹝又稱鑌鐵即花紋鋼﹞,劍質之優,遠勝歷代,為中國劍藝史上極其光彩之一頁。惜因騎兵興起,重刀棄劍,正如明《茅元儀武備志》所言:『古之言兵者,必言劍,今不用於陣。』,加以火器發明,戰爭方式、觀念均大幅改變,於是劍具漸淪為民間習武或官宦冠服之裝飾,甚至變為道家驅妖除魔之法器,而失其戰爭上原有之功能。

  流傳至今,劍具已然脫離單純『兵器』之範疇,而堂堂進入工藝美術之嶄新世界;隨著一件件考據嚴謹之中國傳古刀劍問世,正為我悠遠流長之中華科技文明史,提供最直接而又完整之見證。  

一 劍柄

指手握部分,古稱『劍莖』、『箭把』、『劍環』等,依序又分檢首、劍莖、護首三部分:

(1) 劍首:《禮記少儀》載:『君子欠伸,運笏,澤劍首,還履,問曰之蚤莫。』;指劍莖底端的突出部分,為佩掛時最明顯之部分;又稱為『劍鐔』(如李商隱《自桂林奉使江陵詩》『假寐憑書麓,哀吟叩劍鐔。』,《釋名》日:『…其旁鼻目鐔』)、『劍鐓』、『劍環』、『柄頭』、『劍頭』(如沉亞《宿白馬津寄冠立詩》:『劍頭懸日影,蠅鼻落燈火』)等,細分為『後鼻』(螺絲)與『環』二部分。『繫帶孔』(又稱劍眼《釋文》戴:『司馬云謂劍環頭小孔也。』)可繫劍繐,有設於後鼻也有設於環上者。劍繐有常繐、短繐之分,皆用於舞動劍具時,劍前繐後,上下翻飛,甚可把繐劍,誘敵惑志,因此又稱『劍先』、『挽手』或『劍袍』。

        其質材多用寶玉、金或其他純金屬製成,《晉東宮舊事》即載:『太子儀飾玉頭劍。』

  即指以玉為飾之明證。《漢書不疑傳》又戴:『晉日古長劍首以玉作井鹿廬形,上刻木作山

  形如蓮花初生。』皆是。形狀則有單純大環者,或以實心材料雕花紋為飾者,或以復合材料

  塑造成特殊造型者,如:龍紋環劍首、圓鐏劍首、扁蝠劍首、球形突起冠狀圓遵劍首、雲團

  狀劍首、牡丹劍首、幅到劍首、燕尾劍首、珠環劍首、龍紋劍首、龍爪劍首、三劍首、五骷

  劍首、獅採珠劍首等。

(2) 劍莖:指手握部分之主體,有單、雙手之分。又稱『劍柄』、『劍夾』、『劍把』(《史記孟嘗君傳》層戴:『其劍把無物可裝,以小繩纏之。』)、『劍霸』等。青銅劍上常纏有絲線以利握持,稱之為『』。近首部多設有一孔,平時可作『繫帶孔』(劍眼),戰時則以竹籤實穿其中,以防脫落之用。

        質材有獸角、獸骨、木、玉、木料包裹各類皮革、木料纏繞棉繩、木料加釘銅釘等。或

    綴以寶石、金、銀等貴金屬,以為誇富。柄與護手間,多墊有一金屬莖環,乃一為美觀,二

    為密合之用,質材則多以銅或其他軟質金屬製作而成。

(3) 護手:指劍身與握柄間之突出部分,古稱『劍格』、『劍』或『劍盤』;乃為防止兩劍相格後滑落傷手及直刺時握持之手前滑而設。部分護手上另設有『星機』(卡),以鎖住劍鞘,防止劍身不經意滑出劍鞘之意外。由於未在全劍的視覺重心,因此多為劍藝師發揮美學藝術的部分。於是,各類奇雕異、美裝造型盡在其上,其中尤以表現劍名、劍意者最多,如:單鋒劍之圓座護手、崑吾劍隻雙龍抱柱護手、三才劍之虎頭護手、降龍劍之荷葉蓮花龍口護手、純陽劍之牡丹護手、伏魔七星劍之荷花護手、太極劍之太極護手、驚虹劍之七彩護手、紫微劍之天護手、蟠龍劍之龍爪護手、金爪劍之鷹爪護手、金剛劍之金剛護手、三骷金剛劍之蓮花護手、袖裡劍之龍形護手等。

    材料多與劍首相同,以求配套,或加飾其他寶石珠玉,以顯華貴。  


二 劍身:

    指劍有鋒刃之部位;歷代質材多以當代科技能力為基準,因此,有一般鍛造鋼、雙層包鋼、多層夾鋼、鎳鋼摺疊之復合鋼、花紋鋼、熔合鋼等類,亦有在刃上雕刻、錯金、崁金、蝕雕或加裝金飾品者。以劍格為始,分為首(後段)、身(中段)、末(前段)三段;古時有依其吉祥尺寸打造,以求避邪召福者;又分劍顎、劍脊、劍刃、劍鋒、劍尖五個區位;

(1) 劍顎:指劍身與護手間之銅片,作為防止劍鞘滑落、格檔來劍或美觀之用。亦可格開劍鞘,以為保護劍身之用(劍鞘材料若寒酸性物質,將損及刃面)。有素面銅顎、日月劍顎、太極劍顎、家徽劍顎、蓮花天劍顎(如西漢劍)以及金龍吐信劍顎(如清鐵把金桃皮鞘腰刀)等。劍顎附近區位,古稱『首』部,如《考工記》曰:『古兵器名。兩刃而有脊(刃以下與柄分隔者,謂之首。』;古人多在此銘刻劍名,或造劍目的,或工匠名,或造劍時間,如:《太平覽‧卷三四二‧兵部七三‧劍上篇》載:『孫亮建興二年,一劍名曰流光,小篆書。』即是。

(2) 劍脊:《劉禹錫 遊桃源詩》:『寶氣浮鼎耳,神光生劍脊。』乃指劍身中央突起部分。有單鋒峰脊,也是雙峰、三峰(成血槽狀)脊。無論何種型態,其是否平直,兩面刃是否對稱,皆關係著劍的平衡感,為論劍者最重要之著眼點。

(3) 劍刃:指劍身銳利的兩面,如《六韜》載:『三軍拒守,木螳螂,劍刃,扶,廣二丈,百二十具。』《孟郊寒溪詩》:『劍刃凍不割。』皆是。開刃法一般有平滑式(蛾嘴式)及斧頭式(銀劍開刃法)兩種,前者刃部較平滑鋒利,適合切、削、割、抹,後者刃口較窄較厚適合砍、劈、扎、剁,各有用途。其他尚有以七十八或一百零六個角度磨製之南斗五星及北斗七星劍,形制特殊,傳為梁朝陶弘景所創;金人除『清雲劍藝館』外,應無人有此工藝能力。另外,據《辭海》引《考工記》日:『古兵器名。兩刃而有脊,自脊至刃謂之臘或又謂之鍔。』可知劍脊至刃部之間古稱『臘』或『鍔』。

(4)劍鋒:指劍身未端與尖部相連的菱形刃,古稱『劍范』、『劍頭』、『劍』(《淮南子‧說山

  訓》戴:『慶忌死,劍鋒,不給搏。』)。有分圓鋒、月鋒、蘭鋒、尖鋒、以及劍鋒山等五

  種。

(5)指劍身端尖銳之點,隨劍鋒形制不同而有不同之樣式,亦不同之用途。  


三 劍鞘:

    指保護劍身的硬套,《方言》戴:『自河而北,燕趙之閒,謂之室,自關而東或謂之廓或謂之削,自關而西謂之。』,因此名目頗多如『劍套』、『劍殼』、『劍』(《白居易‧九日醉吟》:『劍塵埃滿,籠禽日月長。』)(《杜埔‧遺心詩》:『氣衝看劍,穎稅撫錐囊。』)、『劍庫』、『劍室』、『劍衣』(《廣雅‧釋器》:『天,木劍衣也。』)、『劍 』、『劍 』等。

    質材有黑檀木、柚木、花梨木、紅豆杉、木質加漆、包裹馬皮、蟒皮、鮫於皮、綢緞、布或以銅、鐵、金、銀、等金屬製作,《廬昭鄰劉生詩》:『翠羽裝劍鞘,黃金飾馬纓。』政說明著劍鞘質材之多樣化。

    鞘上大體裝有鞘口、名牌、護環、劍鏢等功能性飾物,除名牌外,其他多以三、五等吉祥數目裝置之。

(1) 鞘口:防止劍鞘入口崩裂之裝置,質材多與護手相同(以銅、鐵等金屬製作)

(2) 護環:古稱『劍』,乃為保護劍鞘,防其變形、崩裂以及方便掛配、繫腰之用。無論單環、雙環多裝有寄帶環(或孔),因此又稱『帶環』。若雙環相連,稱『劍衛』,變化更多。繫腰帶則多以緞帶穿繫寶石而成,因而又有『劍珮』支稱,《文中子‧周公》中有載:『子曰,先王法服,不其深乎。衣裳如,劍珮如,皆所以防其躁也。』正是此說。南北朝以前,中原地區多採用『以貫帶』方式佩劍又稱『』多以玉石為材,雕古樸,日本桃山時代刀具,亦有類似裝置。依劍製不同,歷代佳品甚多,如:八卦護環、牡丹葉護環、睡蓮護環、祿字護環、雲紋護環、素銅護環、龍形護環、虎形護環等。

(3) 劍鏢:古稱『劍』又稱『標』;漢制為方形,今制則多為微尖之橢圓形。為防鞘尾因置放地面或撞擊受損而設,亦有用於攻擊之用。歷代因造型或雕紋樣或用途不同,品類亦多,如:壽字劍標、牡丹劍鏢、壽王劍鏢、如意劍鏢、素銅劍鏢、雲紋劍鏢、鑽尖劍鏢等。

(4) 名牌:為題劍名、表彰功績或純為美觀之用。又以文字、圖案、雕刻或特殊造型製作。質材則多以貴金屬或寶石珠玉為之。如漢劍之『古玉雲紋牌』、明雙蛇劍之『雕蛇白玉牌』、個人新作承天劍之『黃金名銜牌』等。  


四 劍套:

    指裝置劍具以利攜行或存放之布套:質材為一般布料,也有刺繡精美之雕絲緞,亦有以木盒或錦盒裝置,更顯尊貴。古稱『劍韜』、『劍囊』,今稱『劍衣』、『劍袋』或『劍盒』。

劍的長度、重量因需求不同而有多樣變化,《考工記》曰:『桃氏為劍。(身長五其莖長,重七,謂之重制,中士服之。身長三其莖長,重五,為之下制,下士服之。』,《鄭鍔‧周禮解義》載:『人之形貌大小長短各不一也,制劍以供其服,非直以觀美,要使各適其用而已,故為三等之制,以侍三等之士,俾隨宜而自便焉。劍之莖其長五寸,劍深若五倍,其莖之長則為三尺也,重九,則仲三斤十二兩也,其長之極,重之至也。故謂之上制,唯士之長而有力者,然後能勝之,故上士服之。劍身四其莖之長則二尺五寸也,重七,則重二斤十四兩也,長短輕重得重焉,故謂之中制,為人之得中者所宜服,故中士服之。若劍身止三,其莖則二尺耳,重止五,則二斤一兩三分之中耳,輕而且短,故謂之下制,士之行短而力微者,可以服焉。』皆可明白身高、身份與劍長、劍種都有關聯。鐵劍出現後,劍身漸次加長,護手加大,莖長亦多變化;戰國時已有一點四公尺長劍出土,漢以後變化更大。現今武術用劍具之長度,以直臂垂肘反手持劍時,劍尖不低於耳上端為準。男子劍重不得輕於0.6公斤,女子劍重不得輕於0.5公斤。

    又有文劍又稱雌劍(《陰鏗經豐城劍池詩》:『唯有蓮花萼,還想中雌』)、武劍(雄劍)之分,前者為劍身、舞劍之用,長三尺二寸,重約一公斤上下:後者為戰爭格鬥之用,長三尺八寸至四尺二寸,重則愈二公斤。另有稱『佩劍』者,全長得不超過105CM,重量不超過500公克,韌性彎曲不超過4CM,護手盤不超過15CM,劍身長88CM,劍把17CM,劍尖至多為3MM,劍身厚度1.2MM。有稱『花劍』者,全長得不超過110CM,重量不超過500公克,韌性彎曲在5.5~9.5CM之間,護手盤不超過12CN,劍身長90CM,劍把20CM,劍尖至多為3MM,劍身厚度1.2MM。有稱『重劍』者,全身得不超過110CM,重量700公克,韌性彎曲在4.5~7CM之間,護手盤不超過12CM,劍身長20CM,劍尖至多為3MM,劍身厚度1.2MM

歷代寶劍、名劍頗多,劍名更是雅致高貴;多散記於各類文集類書之中,而收集較為完整者,仍南北朝梁陶弘景著《古今刀劍錄》、北宋為方便黃帝參閱之《太平閱覽》,以及清康熙年間翰林院歷三年收編完成之《御製分類字錦》(請參閱附錄之《中國刀劍史編年》)。

2. 在離劍尖3CM處掛一個200克的砝碼。

3. 丈量劍尖原來漢下垂位置之間的距離即可。



獻花 x1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中華電信 | Posted:2006-03-11 10:48 |
winsoky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路人甲
級別: 帳號封鎖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鮮花 x49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原來劍的典故如此奧妙
讀君一襲輸真是穫益良多



winsoky
獻花 x0 回到頂端 [1 樓] From:台灣 | Posted:2006-04-23 22:31 |
higer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人物
級別: 小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鮮花 x5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大大介紹很真詳細
希望大大多多發帖
受益良多


獻花 x0 回到頂端 [2 樓] From:台灣中華電信 | Posted:2006-06-21 21:26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7369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