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2266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l3370623 手機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知名人士
級別: 知名人士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19 鮮花 x106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轉貼] 重新發現--馬爾地夫
自由電子報--94/12/28

南亞海嘯發生迄今已屆滿一週年,印度洋中,當時亦被波及的島嶼度假天堂馬爾地夫,在經過一整年的休養生息後,也已經重新張開雙臂,等著擁抱全世界的觀光客再度蒞臨。
全身塗上防曬油,「喬」好躺椅角度,抽出行前匆匆塞進包包的推理小說家克里絲蒂(Agatha Christie)名作《一個都不留》,內容大抵是講10個彼此不相識的陌生人,受邀到一個英國離島上的別墅度假,卻一個個被宰了。猛然想起,和我一同前往馬爾地夫這個島國的,剛好也是10個人!這趟度假行程,在碧海白沙、椰影婆娑的醉人氣氛下,竟無端驚悚了起來...。

我生來膽小,一向缺乏做壞事的勇氣,應該不至於被精心安排到一個小島上給「做掉」吧?為免沒事自己嚇自己,還是把《一個都不留》收起來,欣賞比基尼美女在沙灘上追逐嬉戲,眼前人生似乎更有意義。

印度洋上有趣的數字遊戲

把地球儀轉到亞洲中西部,印度半島西南邊印度洋上的一大片「碎片」,就是馬爾地夫。島上的原住民來自印度、斯里蘭卡和印尼。這個接近赤道的島國,人們體型嬌小,膚色黝黑,南北長達850公里,寬約150公里,21個環礁彷彿成對地一串串往南延伸, 跨過赤道, 領土面積約115,300平方公里,不過只有最後那個零頭的土地是乾的;全國最高山,海拔約2.4公尺。

土地面積只有298平方公里的國家,相關數字都會像我休假中的腦子一樣簡單,真令人興奮!最複雜的只有一個:馬爾地夫到底有多少個島?有些島上只有一棵椰子樹,漲潮時海水會淹沒樹根,到底算不算一座島?有人估計1300個,也有人喊到13000個,這時馬爾地夫政府說話了:「大家別吵,馬爾地夫就算1192個島吧。」這1192座島,其中只有202座有住人,赤道附近的哈頓馬提(Hadhdhunmathee)環礁上的甘恩(Gan)稱為最大島,面積約5.16平方公里。首都馬列(Male)約2公里長、1公里寬,住了85,000人。有人煙的地方,最小的島僅0.0031平方公里(約80公尺長,40公尺寬),在穆拉庫(Mulaku)環礁上的馬杜瓦利(Maduvvari),島上還住了451個人呢!人口最少的島,只住了3個人,全是女人(我沒亂蓋,這數據來自馬爾地夫人口普查資料),嘿嘿!這島可能是男人的天堂!馬爾地夫自古以來即是「人見人愛」的地方。成為度假天堂以前,西元2世紀阿拉伯商旅是最早記載馬爾地夫一地的。不是阿拉伯人在1,800年前就時興穿比基尼、浮潛度假,而是這些環礁到處都是名為「C o w r y」的貝殼,當時這種貝殼相當於現金,他們稱馬爾地夫叫「Money Isles」,現在馬爾地夫金融體系的象徵仍是「Cowry」。

一個都不留的真人實事版

阿拉伯人在馬爾地夫淘金,也將伊斯蘭教信仰帶到馬爾地夫。西元1153年,北非阿拉伯人阿布(Abu Al Barakat)來到馬列,當時居民仍流傳少女獻祭傳統,將處女關在廟裡獻給海怪朗納馬利(Rannamaari),阿布便到廟裡「奮勇」宣讀可蘭經,逐退海怪、救出少女,當時的國王震驚之餘,立刻拜倒,「呷好道相報」,命令全國人民信仰伊斯蘭教。至今馬爾地夫仍是虔誠的伊斯蘭教國家,到馬爾地夫旅行,不能帶豬肉和崇拜的偶像入境,造訪有人住的小島或清真寺,衣要及臂,褲、裙得過膝。

提到伊斯蘭教,不免多讀點馬爾地夫的歷史。這個遺落在印度洋的礁石上,竟然真正發生過《一個都不留》的故事。不是我亂編,故事是這樣的:歐洲國家航海技術逐漸發達,15、16世紀大舉擴展殖民版圖,葡萄牙在印度果阿(Goa)建立據點後,為求進一步控制歐洲到遠東航海路線,一位名叫安德列(Andreas Andre)的船長獲馬爾地夫同意,在馬列建立堡壘和相關設施,但好心沒好報,安德列居然率領部隊殺了當時的蘇丹。

葡萄牙控制馬爾地夫15年,期間實施高壓統治,命令馬爾地夫人改奉基督教,否則血染白沙,人頭落地,卻也激起民眾反抗意識。生於北邊環礁的捕漁高手塔庫魯法努(Mohammed Thakurufaanu)率眾揭魚叉起義,在一個月黑風高的晚上,塔庫魯法努悄悄摸上馬列碼頭,破曉時分大開殺戒,三百多個葡萄牙人被殺光光,一個都沒留下。據說塔庫魯法努還獲得當地教士支持,原本在清晨應該要喚醒民眾作早課的教士,故意拖延時間免得吵醒葡萄牙人。另有一個版本提及葡萄牙人前一晚飲酒狂歡,以至於宿醉送命,所以千萬不要貪杯。如果馬爾地夫要宣導酒後不開車,這個版本就可以拿來當廣告腳本了。

從漁村蛻變而成的度假天堂

塔庫魯法努是馬爾地夫第一個民族英雄,順理成章成為馬爾地夫的蘇丹,他的王朝全名叫「Al Sultan-ul Ghazi MohammedThakurufaanu Al Auzam Siree SavahithaMaharadhun」(我查了3遍,確定沒抄錯),為了慶祝奪回政權,在起義成功的那一天,也就是陰曆3月的第一天,是馬爾地夫的國定假日,「一個都不留」的故事到此告一段落,清涼的要來囉!馬爾地夫成為聯合國會員國後的第3年放棄蘇丹制度,改為共和國,傳統賣魚乾生意也斷了,只好改弦易轍,開始開發觀光業。1972年第一家度假村開張,不過早期經營並不成功,第一個民選總統納席爾(Nasir)在位期間撈了不少油水,為免遭報復,1978年流亡新加坡,臨走前從國庫捲款400萬美元。當時年僅41歲的馬爾地夫駐聯合國大使給烏姆(Maumoon AbdulGayoom)獲選總統,成為帶領馬爾地夫邁向現代化的舵手,未料他在1988年仍面臨軍事政變威脅,當時有14人被殺,而且那不過是十幾年前的事。

給烏姆的政權相當穩固,2005年10月總統改選,還是以超過9成得票率獲得連任,他也是馬爾地夫從漁村,搖身一變到現在成為舉世聞的度假天堂的活歷史。如今的馬爾地夫,沒有血腥味,只有處處私密奢華的度假聖地,被譽為「地球上最後的天堂」。誰不想安排一趟馬爾地夫之旅、回饋一整年的辛勤工作,讓過度使用的腦袋及根本沒動過的身體一起翻過來,對著比基尼美女發發呆。


--------------------------------------------------------------------------------

相遇在世界最美的地點

1972年馬爾地夫轉型發展觀光業,獨特的一島一度假村絕對私密行程,隨風搖曳的棕櫚樹、潔淨純白的沙灘、清澈湛藍的珊瑚礁和爭奇鬥豔的海底世界,完全呈現在這個與世相隔的熱帶淨土,「地球上最後的天堂」美名不脛而走。

在馬爾地夫的官方紀錄中,度假小島歸類為「無人島」,意即沒有清真寺、沒有馬爾地夫居民(在度假村工作的馬爾地夫人例外)。目前馬爾地夫度假小島約90個,都有開門即是沙灘的濱海屋;延伸至藍色淺礁的水上屋,更是馬爾地夫最具特色的景觀。眾度假村硬體設施大同小異,在卡尼(K a n i)島上的地中海度假村(Club Med)標榜的「全包式假期」,以奢華卻溫情的行程,在同類產品中提供另類特殊的選擇。

浮潛、潛水欣賞豐富絢爛的海底世界,龍蝦、鮪魚佳肴美饌更不待言。在造訪馬爾地夫基本行程之外,Club Med打出「情感」為品牌精神,透過專業的「G.O.」 (General Organizers) 團隊,讓旅人在度假村中可以感受友善、快樂的氛圍。與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在世界最美的地點相遇,既可偷得浮生半日閒,也可以從事各種活動交流,動靜皆宜。

G.O.除了是聯絡客人感情的觸媒和歡樂製造機,同時也是各種專業運動的指導者。透過G.O.們耍寶帶動,遊客之間的情感也活躍了起來。Club Med國際化的特色、多達20個國籍的G.O.團隊,堪稱面面俱到,溝通毫無障礙,在這裡度假「說台語也會通」!


--------------------------------------------------------------------------------

馬爾地夫小檔案

國名:Republic of Maldives。

面積:298平方公里。

首都:馬列,原本市民有75,000人,去年12月26日印度洋海嘯後,增至85,000人。

人口:約35萬人。

幣值:Rufiyaa,1美元約可兌12.75 Rufiyaa。

時差:比台灣慢3小時。

簽證:持中華民國護照可免簽證入境。

交通:台灣目前無直飛馬列班機,遊客可從新加坡、馬來西亞、曼谷等地轉機前往。

建議攜帶物品:防曬油、暈船藥、保險套。

注意事項:馬爾地夫嚴禁遊客將沙石貝殼攜帶出境,被海關查獲將受重罰。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 | Posted:2005-12-28 07:06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51532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