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2020 个阅读者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askea
数位造型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小人物
级别: 小人物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鲜花 x1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电影] 那年阳光灿烂
 ”我尝试透过儿童的眼光来看世界,不为特定的政治或社会流派服务,
 而来呈现人的力量与脆弱。”-导演安德烈伍德

 前阵子才有一部亦是由儿童眼光看这世界(包括战争)的电影-乌龟也会飞
 
 只不过两者所呈现的方式有着极大的不同
 这部电影当中有许多令人觉得温情的一面
 没有如此沉重的心情 但却有着相同的不可违抗的命运-种族、阶级
 
 那年的阳光灿烂,却是段忧伤复杂的回忆

 两个来自不同阶层的孩子(冈萨罗、马秋卡),由于学校制度的改变而结识
 当时时局相当地不稳定,而这两孩子间的纯真友谊跨越了阶级的鸿沟

 马秋卡课余之后便在接上贩卖左翼和右翼的党旗
 在他的眼中,他要的只是生活基本维生水准,并不知当时政局情况
 跟着游行摇旗呐喊,哪边有游行就往哪边走,不管党派
 导演的手法甚是高明,用这样的手法更显得讽刺、矛盾
 看着观众眼中,更是疼惜、感伤

 除了这两个孩子还有一位让这两位小男孩情窦初开的少女
 三者在这部电影中纯真的友谊、纯纯的爱、以及之间的互动
 都是纯真的孩子们在那年纪所必经之路程
 只是 他们不知道的是这社会的现实
 
 冈萨罗的父亲常因公出差,而母亲却当着他的面出轨
 在冈萨罗眼中,虽然不愿意,但却似乎无能为力
 就这点来看,导演锐利的手法,辛辣的讽喻,相当大胆
 
 马秋卡父亲见孩子与冈萨罗成为朋友
 亦指明在未来的几年之后这样的情谊便不复存
 原因为何?! 即是令人最不愿提及的种族阶级问题
 
 这样的手法不断地在片中出现
 且透过孩子们纯真的观点来看,在当下或许不足道也
 但在片中后段的发展,孩子们逐渐发现这样的差别
 这样的冲击与转变,给观众的心理如洗三温暖一般

 这是一部充满着生命活力与勇气的电影
 虽然有着难以违抗的命运
 但透过孩子们纯真的友谊
 更显得温情且深刻
 虽然光阴似箭 但那年阳光灿烂
 在彼此的生命中所留下的回忆却是永生难忘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中华电信 | Posted:2005-12-22 22:58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0995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