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x0
|
[修道] 心佛众生无差别
德国有位心理学家名字叫庸格,庸格在他的书中分析说:每个人在潜意识里,都有四种性格──一是不想去接触的阴暗部份; 二是含藏一些异性的性格,也就是男性中含藏女性的性格,女性中也隐含着男性的性格;三是所谓的先知性格,四是英雄角色。
横看是男侧是女 男女外相是不同 不知摩尼真面目 原来宝石在自家
庸格强调每个人都有以上四种性格,问题是大部份的人都不知道自己含藏着这四种性格。人对这四种性格的觉知,通常是向外投射,我们很容易在他人身上看到一些负面的性格,却看不到自己身上也有这四种性格。也就是潜意识里那阴暗的部份,往往被自己忽略了。
换句话说,人不容易也很少向内反省思考,常常是睁开眼睛就看外面,一看就看到他人性格中阴暗的一面。
男人总认为体贴、细心、忠诚是属于女性的性格,却不知道自己身上也有这种性格。同样的,女人也很少觉察到自己身上潜藏着男性的性格。假如我们只看到他人负面的性格,而未觉知自己也存在着这种负面的性格时,就是自己对自己性格的觉知不够完整。今天我演讲的主题不是电影中的四种性格,也不是庸格书中分析的四种性格,而是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证悟时,所呈现的四种现象。
太子菩提树下坐 誓不开悟不起座 魔王获悉惧无边 领魔千万阻道去
释迦牟尼佛在苦行林中苦修六年,体悟苦行非证悟的方法后,离开苦行林,到尼连河畔接受牧羊女的供养,接着他走到菩提树下静坐。魔王知道了,怕悉达多太子证悟成道后,他就没有机会再控制这个世间,于是带领了魔子魔孙前往阻扰。
历史上许多的艺术家,为这个故事留下了美丽的画面。画面中有魔王率领魔子魔孙,用各种的弓箭和石头,现出了狰狞的面孔,欲打败悉达多太子。从魔王、魔子魔孙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人类的负面性格─ ─贪瞋痴慢疑等的表情。
这时您说悉达多太子怎么回应呢﹖太子既不回应也不反抗,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他脸上现着庄严的微笑,而所有的石头及弓箭在射向悉达多太子时,都变成了一朵朵美丽的花飘下来。
画面中的魔王魔子魔孙就是庸格分析中的性格阴暗面。各位不妨想一想,在自己的潜意识中,是否也存有这些垃圾呢﹖
我们都不愿意去面对,去接受自己潜在的负面性格,总是看到他人贪瞋痴慢疑,却很少向内自省观照自己那阴暗的一面。这种现相也常出现在我们的梦中,有时梦中出现一条恶狗对你穷追猛打,咬着你不放;有时出现一个高大的,丑恶的壮汉在鞭打你。这种梦对一般人来说实在太普遍了,这些梦正反映了人类那些潜藏的黑暗面。
忏悔一法摛魔王 口心不一等同零 心口合一真忏悔 雨过天晴见真章
觉察到自己性格中也潜存着这些负面的部份时,就应该勇于承认,并且接受这阴暗的一面,只有勇于接受,才能与阴暗和平共存,才有能力去转化。
如果你自认没有以上的四种性格,那你就成佛了,就不用再修行了。可是我们还未像佛一样的证悟,所以应该觉知,在我们的潜意识里,在我们的行为中,还有一些负面的性格紧抓不放。要知道,每一个人的内心,都有一种负面的魔障,我们应该找出来,唯有找出来之后,才有能力下功夫用功并转化它。
至于如何找出这些内在的魔王呢﹖ 首先要对自己诚实,要皈依三宝,透过禅修深入了解自己。这时我们会发现,自己并不是完全存在着正面的性格,我们的确存有一些阴暗的性格,这些阴暗的性格拉着我们,使我们向下堕。当你发现自己存有这些负面的性格时,该怎么办呢﹖
要好好的做觉照工夫,觉知后再忏悔,在佛前忏悔还不够,因为我们的工夫与佛菩萨之间还有一大段距离,我们的心还无法和佛菩萨的心衔接起来,最好能找知己的同修或师长,在他们的面前发露忏悔。
有时你会发现自己很没耐心,常对他人大吼大叫;有时又很精神质,对他人的事做出过度的反应;有时虚荣心及我慢心很重。若能觉照并知道自己存有这些负面的性格,觉知的功夫做得越多,将来负面性格出现时,就更能觉察他人和处理自己。
人都会碰到不如意的事情,有时还认为自己是世上那最不如意的人!所遇到的不如意的事也特别多!不如意的事至少有两种因缘,一是外来的,二是自己的内心自找的麻烦。
正念分明任运彰 瞋火已除内心凉 管他外境热恼火 清凉自在自己知
有一天佛陀问他的弟子:「如果我要在天空画几笔,你们认为我画得上去吗﹖」弟子答:「世尊,不可能的,您怎么可能用彩笔在天空彩绘呢﹖」佛问:「诸比丘,为什么画不上去呢﹖」弟子答:「世尊,天空又不是画布,您的笔怎么可以附着在上呢﹖」
佛又问:「如果我想在河面上点火,可能吗﹖」弟子回答说:「世尊,那当然是不可能的事!」佛又问:「为什么不可能呢﹖」弟子回答说:「水火不相容,怎么可能在水上点火呢﹖」佛回答说:「一个修持正法,修持正念的人,若他始终正念分明,任何不如意的事就干扰不了他的心,内在的瞋恨心已除,外人再如何羞辱,你也不起瞋恨心呀!」
悉达多太子在菩提树下能够成功的修证开悟,这是他内心清清楚楚的觉照出自己内心负面的性格,并从负面的性格中下工夫,做了许多转化的努力而成正觉。
魔王率众考验他时,这些负面的事一到他眼前,对他而言就像什么事情都不曾发生一样,甚至这些厉害的武器,飞近太子时就统统落下,变成一朵朵美丽的花,佛在菩提树下的微笑也未因外界干扰而有所改变。我们没在自己负面的性格上做工夫,未做自我转化的工作,怎可能达到佛的境界呢﹖
从现在开始,有人来找麻烦,使我们不愉快时,就要赶快做工夫了,不但做工夫,还要感谢那些来找麻烦的人,正因为对方来找麻烦,我们才有机会觉知,才看到自己内在的负面性格,才有机会在这阴暗处做工夫,进而把内心深处的黑暗转为光明。
每一个人都有足够的善根,落实在皈依三宝,在修持甚深的禅定,当你对自己的认知及了解不够时,就会造成疑心很重或自信心不足。一般人很少会向内自我反省,或内观这些存在的负面情绪,往往把这些负面的情绪向外投射,就如他人生气,你一眼就能看出,并告知对方:「咦,你怎么生气啦!」
世人烦恼因别有 超越工夫成就时 出世那有男女相 佛佛道同等无别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男女之间有许多类似的性格,但因生理结构不同,使男性性格在男人身上更加明显;使女性性格在女人身上较为明显,其实当修禅定达到较高的境界时,阴阳合一,就无性别之分了。再说西方极乐世界也没有女性,这并不是说西方极乐世界是男性的天堂。
而是西方极乐世界的众生,已超越了性别,男女相已经完全转化了。现在我们仍在凡夫地,自然执着于男女相,在世间法里我们总是教男孩子不可以哭,遇事要勇敢;教女孩要温柔,这种教法并没有什么不对,而是一个男孩从小受这种教导,使他无法开展出潜藏的女性性格;
女性也是如此,纵使她含藏着男性的性格,也没机会开展出来。不但东方如此,即使是西方国家,男性也很少接近插花、缝纫、刺绣等近乎女性的工作,我们总认为女性要温柔得像朵莲花,男性要坚强得像金刚钻一样。但各位不要忽略了,六字大明咒里莲花与摩尼珠是两者合而为一的。
如果男性只能在女性身上看到男性的特质,女性只能在男性身上看到女人的特质,其结果会是如何呢﹖男性只在女性身上看到一些原来他也有的特质,而他又不敢承认,在这种情况之下,他对女性的特质就会产生一种依赖。
同样的,女人若只在男性身上发觉女人的特质,而她也不敢承认时,她也会对男性产生依赖。造成男性对女性的依赖,要女性来替他煮饭洗衣,对他表示关怀。
女性也认为男性是坚强的,能保护自己,而忽略了她自己也有男性阳刚的一面,结果造成在异性身上寻找那种互补的特质,而没充分觉知原来自己早已具足了这些特质。
在佛法上我们没有太大的进步,那是因为我们依赖心太强,若我们无法突破,其进步是很有限的。
家宝自家有 何苦向外找 肯如实承担 六根门头了
发生困难,遭遇痛苦时,我们总是去找比自己年长的人,去寻求他们的协助,这些长者也许是父母或师长,他们所扮演的角色就如电影中的先知一样。
这是我们对自己无法承担,才会去寻求他人的承担与建议,仿佛这样就能减轻自己的责任。认为去寻求他人协助,当判断错误或遇挫折时,就可以把责任推给他人,认为对方也要负责,自己却一点责任也没有。
并不是说遇到困难或挫折时,不能向外寻求协助,而是不管他人给我们什么意见,自己仍要完完全全的对自己负责,应从潜意识去找到那有智慧的先知。
莫羡他人莫羡仙 自家门内有神仙 直下承担勤精进 他日门庭花满园
在菩提道上,每个人都有精进波罗密的能量,我们应时时提醒自己去发挥自己的潜力,使我们在菩提道上有更大的成就。我们是很年轻,可是心却跟老人一样,有人虽然年纪很大,可是他的心却和少年没有两样。
菩萨就是具有这种少年英雄认知的人,只要你具有坚定的道心,你就是菩提道上的少年英雄!纵使你已发白齿摇,满脸皱纹,但仍在精进修行,没有人会去看你的白发,也没有人会在意你一脸的皱纹!因此我们不要再在外面去寻找少年英雄,那少年英雄就在你的内心深处,要自己发挥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