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1/09 联合报】 @
http://ud...om 【申一中/台北市立联合医院中医院区主治医师】
天气转凉,因脸部、耳朵和头皮有脱屑性红斑而前来门诊的患者,有逐渐增多之势。经诊察后,发现多数人患有脂漏性皮肤炎。
脂漏性皮肤炎常见于三个月大以内的婴儿、18~40岁的成人及老人,男性患者多于女性。秋冬时为此病的活跃期,夏季时则稍缓。
许多人将本病误认为一般湿疹。脂漏性皮肤炎好发于头皮(尤其额头发缘交界处)、鼻翼两侧、眉毛弓、眼皮、耳际,少数皮疹会出现在胸前、肚脐、腋下、腹股沟、会阴等区域,这些地方都有一些共同点,就是均为皮脂腺分布较多且分泌旺盛的部位。症状轻微者头皮屑搔痒,严重者皮肤油亮发红干痒脱屑,若患者搔抓厉害时甚至会出水,产生感染则会出现黄红色的结痂斑块。一般湿疹会红痒,但不会油亮脱屑。
本病发生的原因还不是很清楚,可能与体质、荷尔蒙的变化、皮屑芽孢菌、青春痘、肥胖症、神经系统疾病、心脏病、免疫系统疾病、爱滋病等有关。临床也观察到当压力大或生活作息不正常时容易发作,因此推测本病与情绪压力有一定关系。
脂漏性皮肤炎相对于中医的病名为「面游风」,外科心法记载:「面游风燥热湿成,面目浮肿痒虫行,肤起白屑而痒极,破津黄水津血疼。此证生于面上,初发面目浮肿,痒若虫行,肌肤干燥,时起白屑,次后极痒,抓破,热湿盛者津黄水,风燥盛者津血,痛楚难堪。」
在治疗方面,根据病因病机分为两类:
l.干燥型:风热血燥风热之邪外袭,郁久则使血燥,阴血不足,肌肤失去濡养,以致皮肤粗糙表现以干燥为主,治以养阴清热化湿,常用药物为生地、玄参、麦冬、生石膏、蛇舌草、生山楂、侧柏叶、车前草、虎杖。
2.湿热型:由于过食肥肉油腻,辛辣酒类等,肠胃湿热运化失常,生湿生热,湿热蕴积肌肤而成,皮肤表现可见渗水或出血。治以清热化湿通腑,常用药物为茵陈、生山栀、黄芩、黄柏、生大黄、蛇舌草、生甘草。
平日预防之道应该要避免诱发的因素和适当的皮肤照顾,忌食辛辣,少吃油腻、肥肉和浓茶、咖啡、烟酒等,并保持正常的生活作息、减轻身心的压力、避免过度劳累等。若合并有头皮屑的问题,即使在冬天,洗头的频率也要维持和平常相同,不可减少,以维持头皮的干净清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