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2139 個閱讀者
命理服務》 數位論命舘 | 免費排盤 | 星僑易學 | 五術書籍 | 線上論命 | 影音論命 | 八字命書 | 星座分析 | 孔明神數 | 周公解夢 | fackbook 粉絲專頁 |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dragonfly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初露鋒芒
級別: 初露鋒芒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鮮花 x9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修行] 了凡四訓序文講記(五)
然狂者畏其拘束。謂為著相。愚者防己愧怍。謂為渺茫。除此二種人。有誰不信受。



這是說,那些沒有善根、撥無因果的人,你給他講深講淺都不能接受。我們現在要反過來問,別人接受不接受與我們自己不相干。他做佛,他做他的佛,他墮地獄,他墮他的地獄,與我無關。問題是自己怎樣?這才是接受佛度化的真正緊要處。所以佛所講的一切經論,必須看作是為我一個人講的;佛所制定的戒律,是教給我一個人修的,與別人無關,我們要這樣的直下承當,才能夠得益,才不致於造業。要是不能這樣直下承當,常看某人破了戒,某人做了壞事,你口裡講這些話,就是口的惡業。你意動了這個念頭,是意的惡業,外面境界一動就在那裡造惡業,這叫迷,這就是不覺悟。須知外面善與惡與我們不相干。我應當怎樣呢?「如如不動、了了分明」。了了分明是不迷,如如不動是不造業。心地清淨不染,不為外面境界所動搖,這才叫做會修行。這兩句話很要緊,我們要常常檢點反省。



「狂者」,是指狂慧之人。所謂狂慧,多半是指世間聰明智慧的人,世智辯聰者。這一類的人對於佛的經典非常喜歡,認為這是哲學,很有道理。可是一提到戒律,孔夫子的禮教,他就不願接受。戒律比禮教還嚴格。以為這是不合時宜的生活教條,又何必學它,學它的理論就好。這樣的人,也大有人在,總是自以為聰明,認為戒律是三千年前,外國人的生活規範,我們何必要遵守?佛經的道理不錯,我們可以學學、可以看看,戒律用不著,三代之禮都不同,何況是外國的古禮。我們是現代人,何必要學古時候的禮節呢?現代人見面最敬禮是三鞠躬,我們何必還要跪地頂禮呢?這即是狂者。以為戒律是約束我們、拘束我們的。反而說那些持戒的人著相。《金剛經》裡講破相,要離相修行,何必執著戒律,死在戒相之下,有沒有真正死在戒相之下呢?真有!不是沒有。但是對於那些持戒的人,也未必完全都著相,裡面還有極高明的人,他不著相修一切善。



釋迦牟尼佛的弟子,有許多是古佛再來的,絕大多數都是明心見性的人。他為什麼還要斤斤在戒相上計較呢?那是唱戲表演給我們看的。換句話說,我們還沒有明心見性,著相修行對現前有好處。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縱然不能成佛作祖,絕不會墮三惡道,不受惡的果報,這有什麼不好呢?所以不可被那些狂慧之言所蒙蔽,也認為似是而非的理論很有道理,就把戒律看輕了,這是錯誤的。這是第一類人。第二類人,是他自己虧心事做多了,心裡有鬼,『愚者防己愧怍,謂為渺茫』,他不敢提戒律,一提戒律,就覺得自己一身都是罪過。但在表面上又不好意思說,說了難為情。因此一談到戒律,就說善惡果報之事渺茫,不足憑信。這個論調與前面不太一樣、意思是一樣的。都是不能夠接受,而不肯斷惡修善,這都是護短,自己有毛病、有短處,而不知悔改。祖師給我們講:除了狂、愚這兩種人之外,有誰不信受呢?那一個人不相信因果報應呢?



「人惟苦不知愧恥耳。知愧便不敢遂過。知恥便不敢因循。有愧恥之心。即為其人入道因緣。」



尤註在此說的愧恥心,就是佛法講的慚愧。有慚愧心的人,就有入道的因緣。換句話說,不知道慚愧的人,入道就很難。至於因果問題,下文引夢東襌師的兩句話,說得非常之好。



故夢東云。善談心性者。必不棄離於因果。而深信因果者。終必大明夫心性。此理勢所必然也。



夢東禪師此言,是說一個真正有智慧的人,上根利智,他絕對不會不相信因果報應的。就是中下根性,能夠深信因果報應,他將來一定能明白心性之學,與上上根相同。換句話說,他也能明心見性,也能成佛作祖。小註有夢東禪師簡略的介紹。夢東大師的集子,也流通相當的廣。



印祖引用夢東禪師這兩句話,非常的重要。實際上就是祖師開導我們,學大乘佛法的人,乃至於到佛法的最上乘,也不能離開「因果」。

『善談心性者』,這是指禪宗的大德,所謂是「不立文字,直指人心」。這在大乘法裡是最上乘者。禪師說這一句話,並不是沒有依據。我們在《藏經》裡面可以去考察得到,歷代一些祖師大德們的語錄,確實是這樣的。凡是真善知識,絕對不會背棄因果的。我們以近代,虛雲老和尚來說,有不少同修看過虛雲老和尚的《法彙》,但是老和尚在圓寂前的兩、三年,也就是最後的遺教—《方便開示錄》,自始至終都是教我們注重因果的道理。念佛求生淨土。



尤註說:「夢東禪師為前清乾嘉間法門第一人。」乾、嘉是指的年代—乾隆、嘉慶年代的人。法門中第一人,這是推崇他。在當時佛教裡是一代的高僧。他本來是禪宗的祖師、禪宗的大德。他以禪宗祖師的身分,大力的弘揚淨土。因為淨土法門才是真正的三根普被、利鈍兼收。「晚年退休。直隸懷柔縣紅螺山資福寺。蓮風大扇。遐邇向化(遐邇是遠近)。道俗歸心。迄今淨因廣植。法門中咸推紅螺寺。為中國黃河以北。第一念佛道場。有《徹悟禪師語錄》(徹悟禪師就是夢東禪師)刊行於世。言言金石字字牟尼。今日方便攝心之化。流布益廣。師之宏法功德無有限量矣。」



徹悟(夢東)禪師也是淨宗的一代祖師,確確實實對於淨宗貢獻很大。北方之有念佛法門,是他老人家一個人提倡弘揚。猶如晚近印光大師,在蘇州靈巖山的道場一樣。這兩句話,非常有名:『善談心性者,必不棄離於因果』。



「過去所造為因。現在所受為果。現在所造為因。未來所受為果。」這四句話是告訴我們因果通三世。故菩薩畏之。



尤註說:「苦樂因果皆由自心之所感。十方三際一切事相無一不發生於瞥爾妄動之生滅心中。亦無不消除於本來清淨之真如心中。一毫端上納盡華藏世界。事相無量無一而非因果。無量因果無一不出之於心性。心性不易見。即可借因果以見之。」



這是將因果與心性的道理,講到了極處。心性是講「體」,而因果是講「相與用」。在《十四講表》裡說的體、相、用。所謂體,就是講心性,心性是十法界依正莊嚴的本體。因與果,就是十法界依正莊嚴的相、用。這個關係怎麼能分開呢?如果要真正懂得其中的關係,就曉得心性與因果是一而二、二而一,一體之兩面。



修持若是偏重在心性上,不談因果、不理會因果。則心性的道理也不能透徹,這是必然的,因為理與事是分不開的。如果我們真正要在理性上通達,事相上絕不能捨棄。這一句話是對上根利智的人講的,下面一句合起來看則是三根普被。我們沒有那麼高的天分,頓悟明白心性的道理確實不容易。但是我們從事相上下手,可以說人人皆有分。我們都讀過《彌陀經》。《彌陀經》的極則就是說心性的道理。但是帶業往生的事相,完全是因果感應。阿彌陀佛在因中發的願是「因」,現在修成極樂世界是「果」。我們現在深信淨土法門,發願求生是「因」;將來報身盡了的時候,阿彌陀佛來接引我們往生是「果」。諸位必須要深信這個法門,佛法殊勝的功德利益,才能獲得。



深信因果將來一定可以明心見性。只要往生極樂世界,縱然是下品下生也能證得圓滿佛果。經上說往生極樂世界,就證得三不退。證三不退是經上講的一生補處菩薩,這豈不是人人都有份嗎?到了補處菩薩才大明心性,不是小明,大明是究竟圓滿的明瞭。我們娑婆世界是苦因苦果,極樂世界是樂因樂果。在這個地方,果報我們不必重視,須要看重的是在「修因」上。由修因上來說,這一本小冊子,就是教我們造「樂因」,後來的果報當然就是「樂果」。但是不善於修學的,像袁了凡居士,他所造作的是苦樂相對的樂因,將來果報還是在娑婆世界,人、天兩道享福。而人、天兩道的福報,是萬萬享不得的。



享福就容易迷惑顛倒,人間再大的福報,你能享幾年呢?縱然活兩百歲,也不過是兩百年而已。兩百年享完了以後怎麼辦?依然六道輪迴。這個事情太可怕了,太可悲了,所以說人間天上的福報我們都不要。我們修什麼才是真正的樂因呢?修淨業。什麼叫淨業?所謂「淨業」就是在斷惡修善之中,以至誠心、清淨心,老實念佛,求生淨土。



斷惡修善的目標是在自己心地清淨,除此以外什麼都不求。正如同《彌陀經》講的,我們念佛主要是在求一心不亂;一心不亂就是清淨心,這是無漏的善法。這一種的業因與西方極樂世界的果報才相應,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假如我們不懂這個道理,斷惡修善祈求人天福報,那也能得到。但這麼一來我們一生修行所下的苦功,也不過換得來生享一生福而已。這實在是得不償失。而享福沒有不迷惑顛倒。所以享福報當中又造無量罪業,這是我們特別要警覺的。

菩薩就懂得,這個心在最初一動的時候,就能知道後來果報是否清淨?這是與我們凡夫不相同的所在。十方三世一切事相,皆是講的「果」。有果必有因,這個因、沒有一樁不是由我們心地最初一念的生滅心中,現起十法界依正莊嚴。明心見性之後,這是講成佛了。成了佛之後才明瞭真心理體上本來沒有一切妄相。這個道理雖然很難懂,但是不能不懂。我們在講堂裡面,大經大論上常常討論這問題,常常提起這個問題。一遍、二遍,十遍、二十遍,我們悟不過來不要緊,千遍萬遍必然有個悟處。這是我們應當要明瞭的。所以經一定要多看,一定要多聽。目的就是要開悟。



我們早一天獲得清淨心的現前,然後才曉得,像《華嚴》裡面所講的無障礙法界。此地舉了一個例子:一毫端上納盡華藏世界。這一個例子是指的事事無礙的境界。由此可知,不但在我們六道凡夫境界裡,六道以外四聖的境界中,也就是說整個十法界的依正莊嚴,沒有一樁不是因果感應的道理。成佛有成佛之因,作菩薩有作菩薩之因,三途有三途之因,這是我們要明白的。明白之後,十法界就可以隨意選擇,我希望到那一個法界,我就造什麼樣的因。換句話說,十法界裡就可以自作主宰了,就不會隨業力漂盪了。



《了凡四訓》就是教我們在境界裡作主,改造命運。而凡夫沒有一個不隨命運轉移的,那一個人能逃得出命運呢?能逃得出命運的,過去講只有修行人。所以看相算命的,他不給修行人看,為什麼呢?修行人的命相看不準,就是他自己能改造。如果修行人被看相算命的算得很準。還對看相的誇獎幾句。自己還不曉得反過來慚愧。修了這麼多年,還是在命運手中,一點都沒有轉過來。



袁了凡是個凡夫俗子,都能扭轉命運。我們是佛門四眾弟子,要不能改造命運,那還談什麼修道呢?無論在家、出家,學佛第一步就是要改造自己命運。這是祖師特別提倡、流通本書的用意所在。也就是給我們在佛法裡面,奠定良好的基礎。而後大、小乘的經典,我們才能得受用。末後一句說:『此理勢所必然也』,這個道理勢在必然。



須知從凡夫地。乃至圓證佛果。悉不出因果之外。有不信因果者。皆自棄其善因善果。而常造惡因。常受惡果。經塵點劫。輪轉惡道。末由出離之流也。哀哉。



這幾句話是祖師對於一般凡夫的悲痛與感歎。由夢東禪師的兩句話,我們就明白了。因果的道理,凡聖皆不能避免,皆不能超越。現在先問我們自己相信不相信呢?如果能相信因果報應,這一種人就是經上所講的多善根、多福德。不相信因果報應,那是少善根、少福德。不信因果他就不肯修善因,不修善因就是自己放棄可以得到善果的機會。這真叫做自暴自棄。在這裡最重要的一點,我們要注意,斷惡修善是我們本分上的事情,我們應該要這樣做,至於善的果報根本不要理會。求富貴、求功名、求長壽、求多子孫,一概都不要求,你的善因厚了,自然就報得了,何必要求呢?如果你要求,那個善就不是真善。古德教我們「只問耕耘,莫問收穫」。只問修善因,不理會善果。對於果報不必去理會,善積厚了,果報自然現前,這多麼自在!不相信善惡果報的,必然是常造惡因,常造惡因的人,惡業成熟,焉有不受惡報的道理。果報不可思議。印祖在此地給我們講,『常受惡果,經塵點劫』,常受惡報。「塵點劫」是指時間之長。



尤註說:「劫最長時間也。一千六百八十萬年為一小劫。二十小劫為一中劫。歷第一中劫曰成劫。歷第二中劫曰住劫。歷第三中劫曰壞劫。歷第四中劫曰空劫。循環往復多不勝計曰塵劫。」「塵」是指微塵。成、住、壞、空四個中劫合起來稱為一大劫。這就是說明我們要是不相信因果報應,依然造作惡因,沒有不墮惡道的。一墮惡道,苦報的時間就太長了。我們學佛的同修們,要想在這一生真正有成就,必要從深信因果上做起。換一句話說,最低限度的好處是不墮惡道。這是給那些凡夫俗子,沒有志氣的人所講的。對於真正聰明智慧有志氣的人說,最低限度也要帶業往生,這才不辜負自己,不辜負佛菩薩教誨之恩。果然能帶業往生,現前我們所做的正助雙修。所謂正修—二六時中佛號不間斷,憶佛念佛,一切時、一切處,心上祇有阿彌陀佛。助修則斷一切惡,修一切善。也就是這一篇給我們講的「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斷惡修善,不希求一切福報。求什麼呢?祇求臨命終時心不顛倒,這就決定可以帶業往生了。這樣修學正是再穩當不過的,決定可以成功。如其不然,縱然來生享人天福報,剛才說過了,福報享盡了還是免不了輪轉惡道,這是很可怕的事。須知「眾生以善惡業力輪迴六道。一天道。二人道。三阿修羅道。四地獄道。五餓鬼道。六畜生道。地獄餓鬼畜生為三惡道。」『末由出離之流』。這就是講我們六道生死凡夫,不相信因果報應,所以才出不了輪迴,是很值得哀傷的。

聖賢千言萬語。無非欲人返省克念。俾吾心本具之明德。不致埋沒。親得受用耳。



此處說的聖賢,包括世出世間。世間的聖賢人和出世間的聖賢人,都是這樣教導我們。所以說千言萬語,目的只是一個,教我們反省、教我們克念。反省是慧,克念是定。反省是看破,克念是放下。念是什麼呢?「妄念」。克服自己的妄想念頭。妄念能夠熄滅,真心理體才能夠現前。而真心裡面本具之光明,在佛法裡稱般若智慧,孔夫子所說的明明德,才能現前。換句話說,性體本具的光明德用,才不致於埋沒。



『親得受用』。「親」是親自。你能得到理體上的受用,就像諸佛菩薩的受用沒有兩樣。這種受用,是指的法身、般若、解脫,這就是親得受用。你證得清淨法身,證得無量的智慧、無量的神通、得大自在,這是聖賢垂教的目的所在。



但人由不知因果。每每肆意縱情。縱畢生讀之。亦止學其詞章。不以希聖希賢為事。因茲當面錯過。



這幾句話很值得我們警惕。聖賢書現在人讀的固然不多,但我們的同修可以說人人都讀過。縱然沒有讀過世間的聖賢書,佛教的經典、祖師的語錄,這是出世間的聖賢,我們讀了不少年。但是我們的法身、般若、解脫,有沒有親得受用呢?如果三德秘藏還沒有現前、還沒有得到受用,原因在什麼地方?這裡就給我們說出來了,把我們的毛病診斷出來了,我們的毛病是不相信因果。口頭上說因果,這是沒有用處的,為什麼?身心還是肆意縱情、六根放逸,這就不相信因果。



經上佛教我們應怎麼作,我們自己在日常生活當中卻沒有依教奉行。佛說的是一樁事情,我們自己做的又是另一樁事情。我們的心行與佛的教誨不能相應,還是肆意縱情。這樣的心態,縱然讀之,不要說讀一年兩年,就是念一輩子也是枉然。何以故?這樣念一輩子經,也不過學其章句而已。因為我們從來沒有發心要做菩薩、要做佛,所以不能成就。



「希」是希望,希望做聖人、希望做賢人。「聖」就是佛,「賢」就是菩薩。我們反過來問自己,有沒有發這個心?我要做佛。什麼時候做佛?這一生就要做佛,不必等來生,現在就要做佛,要發這樣的心才行,這樣才能得受用。要是不發這樣的心,大乘經典、世出世間聖賢的教訓,焉有不當面錯過之理?這一句話點破我們四眾同學的毛病。我們應該要覺悟。下一段歸結到本文了,替這一部書作的序文,就不能夠離開這一部書的宗旨。



袁了凡先生訓子四篇。文理俱暢。豁人心目。讀之自有欣欣向榮。亟欲取法之勢。



袁了凡先生,這四篇文章,是他教兒子的家訓。在文字上、在義理上,都能夠達到通暢無阻、豁人心目。就是佛法裡講的「開悟」。只要你認真去讀,都能夠叫你開悟的。『讀之自有欣欣向榮』,這裡的欣欣向榮,是以植物來做比喻。就是自然生起遠惡向善之心。尤註說:「指心地上一片生機。」確實有這個味道在。『亟欲取法之勢』,念了之後,你心裡就會起效法之心。了凡先生這樣做是對的,我也應該這樣效法。他能夠改造命運,我為什麼不能?不但我們能,我們要比他更殊勝,我們前途比他更光明。因為我們藉這個基礎,可以直接入大乘佛法。如果沒有這個基礎,修學大乘佛法也是落空了。在彌陀法會中,我向諸位強調—「念處、正勤」。四念處、四正勤要不曉得怎麼修法,讀《了凡四訓》就行了。有《了凡四訓》,就可以代替了。四念處、四正勤,你看看這多麼重要。要是沒有這個基礎,我們五根裡要具足前面三根,才能帶業往生。像植物的根生在那裡?根生在土壤之中。要是沒有土壤,那個根生在什麼地方?土壤是什麼呢?就是念處正勤。換句話說,就是《了凡四訓》。



我們現在學的大乘佛法沒有立足處。所以我才普勸同修們,先修《了凡四訓》,這太重要了。好比我們心裡面,想興建高樓大廈。得先找地皮。《了凡四訓》、《太上感應篇》,就是土地。把土地找到了,再蓋房子才有可能。土地沒有找到,在什麼地方蓋房子?因此這兩本書是我們當前不可或缺的課程,應該積極的取法

洵淑世良謨也。



「淑,善也。言此書具改善世道人心之偉力也。」這一句是極力稱讚這部書,這部書確確實實具有改造世道人心的力量,也可以說這一部書是修行成佛作祖的根本。



永嘉周群錚居士。發願流通。祈予為序。



此處說出流通這一部書的因緣。什麼人發心流通呢?永嘉就是現在的溫州。溫州有一位周群錚居士,他發心流通。將這一部書重新翻印,贈送給十方結緣。請求老法師給他做一篇序文。序文就是對這部書裡面的要義,以及功德利益作一番介紹。



因撮取聖賢克己復禮閑邪存誠之意。以塞其責云。



這是祖師謙虛的話。「撮取」是僅舉大要。『聖賢克己復禮』,尤註說:「戰勝私欲之謂。即孔氏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之修省工夫。」這是儒家教誡學人用功的方法,在佛法上就是離一切相,《金剛經》教我們:不要取相,不要著相,也是這個意思。這是講的克己功夫。此地孔氏是指孔夫子教誡學人。「毋意」的「意」,我們用佛法的名相來說,大家更容易懂。「意」就是意識,再說得粗淺一點,就是分別心。就是第六意識。我們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不要用第六意識。你看看孔老夫子,他不是不懂,他講的跟佛法沒兩樣。佛教我們離心意識。這就是離意識—第六意識。「毋必、毋固」,這個必與固。「固」就是固執,「必」就是一定要這樣。這兩個字可以說就是末那識。必與固都是執著,在境界當中,一切不執著。最後一個毋我。「毋我」就是忘我。在佛法裡就是破我執,破人我執、破法我執,豈不就是離末那識?你看看與佛法離心意識參,有什麼兩樣?參禪要離心意識,研教也要離心意識,念佛還是要離心意識,才能明心見性。



『復禮』,說實在的話就是見性的境界。「性」是講的體,「禮」是講的用。是從相用上說的,得其相用必然見性。孔夫子為什麼多禮?釋迦牟尼佛為什麼多禮?對待任何人都恭敬,佛教我們一切恭敬。真正有禮貌,絲毫不欠缺的是聖人,有體有用。如果說世出世間,一些大德們,學問增長、道業增長,卻貢高我慢,瞧不起人。這就顛倒行事,絕沒有這種道理的。愈有智慧、愈有修持,對待眾生是愈謙虛。你從謙敬當中,才能真正體會到智慧光明。



如果說學問增長了,脾氣也大了,貢高我慢習氣增長了,這決定沒學問。在佛法裡面講那是世智辯聰—八難之一,他已經遭難了。也就是說他不是走的佛道,他已經落到魔道裡面了,決定不是佛,決定不是在正法上。

「復」是「回復恭敬」。可見得從前不知道恭敬,明心見性之後才知道恭敬、才曉得平等、才知道謙虛。懂得盡量把自己壓下來,抬舉別人。一切眾生皆是佛,一切眾生皆是善知識。「恭敬可謂之為無形之禮服。」從這些地方也可以勘驗我們自己的功夫。我們對一切人、對一切事、對一切法,我們謙敬之心是不是在增長?傲慢的習氣是不是天天在斷除?這是很值得我們檢點反省的。假如我們傲慢習氣在增長,謙敬的功夫沒有進步,自己就要覺悟,我們沒有在菩提道上。換句話說,在佛法裡面,無論學那個法門,一定有過失、一定有毛病。道業不會增進、善果不會現前的。怎樣知道自己是不是在道上,就用這個功夫就行了,不必請教別人。別人都說客氣話、都恭維你,為什麼呢?說真話的人很少,聽假話我們歡喜,口裡說的是一樁事情,心裡面想的是另一樁事情。我過去不懂,人情世故知道的少,就犯這個毛病。現在有人請教我,我就恭維、不敢講真話。



以前有一個同戒的戒兄弟,感情非常好。他講經,我也在下面聽。講完了以後,他說:「我講得不好的地方,請指教、指教。」我就以為是真話,就告訴他,你那個地方有毛病要改過。他臉馬上就紅起來了,眼睛瞪著我,不高興了。我就說:「你講的很不錯,很好!很好!」只好講客氣話。從此以後我再不敢說實話。在這種情形之下,我請教別人,別人也一樣恭維我,說假的,不會說真的。我們怎麼能有進步呢?真正要想求進步,只有自己反省。自己檢點。不要檢點別的,就這一樁事情就行了。我是不是做到一切恭敬?是不是把貢高我慢的習氣,天天在減低?就這麼兩樁事情,就能夠觀察得出。我們是不是在菩提道上,我們在道業上是否天天精進。



尤註說:「防閑邪念。使勿踰越範圍。防心如防賊之意也。」『閑邪存誠』,「閑」就是防止的意思。這在《十善業道經》裡面常說的,防意如城。這個「邪」是指邪思邪念、邪行邪說。我們要時時刻刻提防,念頭一起來就要覺悟,提起覺照的功夫,知道我這一念是善念或是惡念。念頭不起則已,一起就曉得這個念頭是善念、是惡念,將來果報是善報是惡報,立刻就覺察,這叫做「閑邪」,這叫做「存誠」。



閑邪與存誠的功夫是一體的二面。印祖說他做這一篇序文的意思,最後結歸到這兩點,是希望我們像聖賢一樣,要做克己復禮的功夫,要做閑邪存誠的功夫。才不辜負他老人家,做這一篇序文來介紹《了凡四訓》。同時在這一篇序文裡面,我們也明瞭修學《了凡四訓》,特別著重在「自淨其意」上。



舊序裡說明這本書精深博大,中正精微。改過、積善兩篇是正文,前面也曾經提到,好像經書裡面的正宗分一樣,立命之學是現身說法,等於序分一樣。第四篇—謙德之效,等於流通分一樣。諸位要知道這本書裡著重在得「福報」。換句話說修善根福德,善根福德你會修還要會保持。用什麼方法能保持呢?謙德能保持。剛才講的「一切恭敬」才能把你的福保持得住。要不能一切恭敬,所修的福報都漏掉了,有漏的福報。所以福報定要用謙德來保持不失。你要沒有謙德,則一面修就一面漏。修的還不夠漏的,修了一輩子依然沒有福報。這就不必多說了。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局域網對方和您在同一內部網 | Posted:2005-10-15 12:00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53165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