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3843 個閱讀者
命理服務》 數位論命舘 | 免費排盤 | 星僑易學 | 五術書籍 | 線上論命 | 影音論命 | 八字命書 | 星座分析 | 孔明神數 | 周公解夢 | fackbook 粉絲專頁 |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heojun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 鮮花 x39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理論]氣血津液學說
氣、血、津液,是構成人體的基本物質,也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氣、血、津液,是人體臟腑、經絡等組織器官生理活動的產物,也是這些組織器官進行生理活動的物質基礎。

  氣,是不斷運動著的具有很強活力的精微物質;血,基本上是指血液;津液,是機體一切正常水液的總稱。從氣、血、津液的相對屬性來分陰陽,則氣具有推動、溫煦等作用,屬於陽;血和津液,都有是液態物質,具有濡養、滋潤等作用,屬於陰。

  氣、血、津液的生成,及其在機體內進行新陳代謝,都依賴於臟腑、經絡等組織器官的生理活動;而這些組織器官進行生理活動,又必須依靠氣的推動、溫煦,以及血和津液的滋潤濡養。因此,無論在生理還是病理的狀況下,氣血津液與臟腑、經絡等組織器官之間,始終存在著互相依存的密切關係。

  此外,構成人體並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中還有「精」。「精」在中醫學理論上的基本含義,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之「精」,泛指一切精微物質,包括氣、血、津液和從飲食中來的營養物質;狹義之「精」,即通常所說的腎中所藏之精,這種精與人的生長、發育和生殖,都有直接關係。

  氣、血、津液均為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最基本物質,都離不開脾胃運化的水谷精氣,因而氣和血,氣和津液,血和津液在生理上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相互為用,病理上相互影響,互為因果。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新世紀資通 | Posted:2005-10-14 20:10 |
heojun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 鮮花 x39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氣和血的關係

  氣屬陽,血屬陰,氣的功能以推動、溫煦為主,血的功能以營養、滋潤為主。氣血之間存在著氣為血帥、血為氣母的關係。

  氣為血帥指的是氣能生血、氣能行血及氣能統血三個方面。

  氣能生血:血的化生過程離不開氣化。無論是飲食物轉化成水谷精微、水谷精微轉化成營氣和津液、營氣和津液轉化成血液的過程,還是精轉化成血的過程,均需要依靠氣的作用。氣盛,則生血充足;氣虛,則影響血的化生,甚而出現血虛。

  氣能行血:血液在脈中的循行有賴於氣的推動,即所謂「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瘀」。心氣的推動、肺氣的宣發佈散、肝氣的疏洩條達均與血液的運行密切相關,無論哪個環節功能失調,均可導致血行不暢。

  氣能統血:氣對血液具有統攝作用,使之循行於脈中,而不致外溢。氣的統攝作用主要是由脾氣來實現的。如脾氣虛,不能統血,臨床上就會出現各種出血病證,被稱為「氣不攝血」。

  血為氣母:血是氣的載體,同時也是氣的營養來源。因此,氣不可能在沒有血的情況下獨自存在。臨床上血虛會使氣的營養無源,導致氣亦虛;血脫則使氣無所依附,從而氣也隨之而脫。


獻花 x0 回到頂端 [1 樓] From:台灣新世紀資通 | Posted:2005-10-14 20:10 |
heojun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 鮮花 x39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氣和津液的關係

  氣與津液的關係同氣與血的關係很相似,主要表現在氣能生津、氣能行津、氣能攝津和津能載氣四個方面。

  氣能生津:津液來自於攝入的飲食物,而飲食物化生津液則依賴於脾胃之氣。因此可以說,氣是津液化生的動力。如果氣虛,脾胃功能減弱,則可見津液不足之證。

  氣能行津:津液在體內的輸布和排泄依賴於氣的升降出入,通過肺、脾、腎、三焦、膀胱等臟腑共同的氣化作用,可以實現氣對津液的行津、化水功能。任何原因造成氣虛、氣滯或相關臟腑功能失調都會導致津液輸布、排泄障礙。

  氣能攝津:氣對津液具有固攝作用,可以有節律地調節和控制津液的排泄,維持體內津液代謝的平衡。如果氣虛固攝作用減弱,則會發生體內津液無故流失,如衛氣不固而自汗,腎氣不固而尿頻、遺尿等。

  津能載氣:如同血一樣,津液也是氣的載體,氣同樣依附津液存在。因此津液的流失也會使氣受損傷。如出汗過多,或大量嘔吐、腹瀉,會使津液喪失,同時也會導致氣隨津脫。


獻花 x0 回到頂端 [2 樓] From:台灣新世紀資通 | Posted:2005-10-14 20:11 |
heojun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 鮮花 x39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中醫認為,津血同源,因為血和津液都是由水谷精氣所化生而來的,全身組織中的津液滲於脈中即成為血液的組成部分,而血液如滲出脈外,則成為津液。血和津液同為液體,均以營養、滋潤為主要功能,故二者同屬於陰。病理上,血液和津液相互影響。例如失血過多,津液便滲入脈中補充血液之不足,由此也會造成津液的不足,出現口渴、尿少、皮膚乾燥等症狀。而津液大量損耗時,也會導致血脈空虛,或血液枯稠。在臨床治療時,對失血者不宜用汗法,對大汗傷津者則不宜用破血、逐血藥,就是考慮到津血同源的關係。


獻花 x0 回到頂端 [3 樓] From:台灣新世紀資通 | Posted:2005-10-14 20:11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52173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