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x0
|
[養生] 『陰陽 、 寒熱 、虛實 、氣血』了解體質 對症養生!!
徐慧茵(中華民國中醫婦科醫學會榮譽理事長)
體質 決定什麼人得什麼病
「體質」往往決定這個人對某種致病因子的易感性、及其所產生的病變類型的傾向性;也就是說這個人容易得什麼病,和容易有什麼結果,和體質有絕對的關係,例如:氣虛者容易感受風寒、腸胃不好者易傷食、體熱者容易發燒,這些理論在中國古老的醫書中就老早有寫明。
遺傳、環境因素、年齡、飲食、疾病及性生活,是形成體質的六大因素。現代免疫學證明,遺傳是天然非特異免疫因素中最明顯,且作用較強的一個因素;至於大環境的影響,像台灣屬於海島型氣候多潮溼氣候變化大─關節疼痛及過敏性鼻炎特別多;人體氣血及內臟盛衰與年齡有關,體質也會跟著從壯年以至衰老而變化;另外,飲食對體質的影響是明顯而肯定的,例如病人常抱怨,吃了橘子後手腳冰冷,冬天吃白菜白帶會增加……,這都是飲食造成;疾病與體質則是互為因果關係,例如女子生產時大出血,未能及時補充,往往導致日後氣血二虛,長久抽菸者氣管較弱,容易在老年變成肺脾腎三虛;現代醫學認為性生活可令人情緒放鬆,精神愉悅,但過與不及皆可影響體質。
根據中醫理論以及臨床觀察結果,將體質分為七大類型。
◎體質分型:陰陽 寒熱 虛實 氣血
體質分型是以中醫辨證觀點,依陰陽、寒熱、虛實、氣血而分;不足者偏衰、有餘者偏盛;這樣的分型與發病以後正邪相爭的類型及論治原則是相應的,偏盛體質易實常宜瀉、偏衰者易虛常宜補法。
痰溫體質與瘀血體質所表現的痰濕與瘀血現象是臟腑疾病的臨床表現,也是臟腑的病理變化產物,是比較特殊而令一般人疏忽的特異體質;發病後常是虛實夾雜,但以實為主要見證,但在臨床上並不少見,古人說「久病必瘀,怪病多痰」,提醒大家多注意。
◎如何調整體質?
《黃帝內經》中談到「上工治未病」,以現代醫學可以解釋為預防醫學的一個手段,調整體質正是將人體健康狀態,經由辨證,並藉由飲食、運動的生活方式,讓身體達到更健康的狀態,中醫也稱為「致中和」的「養生」方法。
很多人以為小孩才要調體質,那是錯誤的觀念,每個年齡層都會因為生活習慣、飲食習慣的不當,而使體質有所偏頗,因此才需要藉由藥物及生活、飲食習慣,來改善自己的健康狀態,才會使自己的有生之年活得健康快樂!
體質的分型及其臨床特徵可略分成七型
一、體質類型:正常體質臨床特徵:體壯力強、面色潤澤、胃納佳、耐寒暑、口微乾、二便調、脈有力、舌象正常
二、體質類型:瘀血體質
臨床特徵:膚色晦滯、口脣色暗、眼眶暗黑、肌膚甲錯、絲縷瘢痕、痞悶作脹、脈沉澀緩、舌質青紫
三、體質類型:痰溼體質
臨床特徵:體形肥胖、中脘痞滿、口甜而黏、身重如裡、大便不實、口乾不飲、胸滿昏眩、脈濡或滑、舌苔多膩
四、體質類型:虛熱體質
臨床特徵:形弱消瘦、口燥咽乾、內熱便祕、尿黃短少、飲不解渴、少眠心煩、五心煩熱、喜涼飲、耳鳴耳聾、脈細弦數、舌紅少苔或無苔
五、體質類型:實熱體質
臨床特徵:體壯毛孔粗、面色紅赤、內熱便秘、尿黃赤、喜冷飲、怕熱惡被、舌紅苔厚、口乾口臭、脈實有力、易長癬癤、情緒亢盛
六、體質類型:虛冷體質
臨床特徵:形體白胖、面色不華、形寒怕冷、脣淡口和、四肢冷、肌冷自汗、大便稀溏、夜尿清長、毛髮易落、耳鳴耳聾、喜熱飲、舌淡齒胖印嫩
七、體質類型:氣虛體質
臨床特徵:面色蒼白、氣短懶言、乏力暈眩、心悸健忘、脫肛感、動輒汗出、子宮下墜感、手易麻、月經淡少、脈細弱無力、舌淡有齒印
體質與飲食生活宜忌
一、體質:正常體質(小兒為多)
宜:早睡早起、中量運動、寒、熱之食皆可食用,但不可過量與長期服用
二、體質:瘀血體質
宜:中度的運動、茄子、紅莧菜、豬血、豬肝、海帶、蝦子
忌:1.果仁的衣如花生膜
2.太冷、太熱的環境
3.生冷的食物
三、體質:痰溼體質
宜:多食蘆筍、荸薺、慈菇、香菜、多走路,且作有效運動(汗出、心跳加速)
忌:傷腸胃的食物:牛乳、番薯、馬鈴薯、芋頭、汽水、橘子、海鮮
四、體質:虛熱體質
宜:早睡晚起,中量的運動、可參考實熱體質飲食用西洋參、麥門冬、六味地黃丸
忌:同上,不宜涼茶,過於寒涼之品
五、體質:實熱體質
宜:晚睡早起、清涼的食物、生菜沙拉、果菜汁、涼茶等蒸、煮之物
忌:冰淇淋、辛辣食物、麻辣鍋、炸、烤的食物、羊肉爐、薑母鴨、火鍋
六、體質:虛冷體質
宜:早睡晚起,微量運動、多食有辛味的食物,如薑、蔥、蒜、辣椒、十全大補湯、八珍湯、高熱量的巧克力、薑母鴨、羊肉爐,素食者可食用紅毛苔、小麥草
忌:忌食生冷食物:冰品、白菜、瓜類食物、橘子、西瓜、水果少吃,忌食麥門冬、生地等、忌牛蒡根
七、體質:氣虛體質
宜:早睡早起,多曬太陽(晨曦與傍晚)、微量運動、少言多坐、飲食多用生鮮如活魚、當日採下的蔬果、黃耆、人參等補氣之藥,熟食作藥膳
忌:吃加工食品、過量運動、多言感冒藥不宜多服,此等人最易外感及過敏現象,忌用瀉下劑針灸則不宜多,灸則可多用
2005.05.14 中國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