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1499 个阅读者
观星资讯》 观星气象 | 全天星图及月相 | 即时影像 | 每月星象 | 台北星空 | 晴天钟 | 亲子观星会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Goca
个人头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小人物
级别: 小人物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鲜花 x17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大啖恐龙肉
大啖恐龙肉
有一种牙齿尖锐的哺乳类动物,竟然会猎食恐龙!
撰文╱蔡宙(Charles Q. Choi)
翻译/涂可欣

人们对早期哺乳动物的印象,是一些像老鼠或鼩鼱大小的生物,在恐龙的阴影下躲躲藏藏,害怕给这些可怕的蜥蜴撕裂吞食。不过现在看起来那些猎物有时也会变成猎食者:新发现的化石显示,在一只哺乳动物肚子里有一只恐龙幼仔,这是第一个揭露这种捕食现象存在的直接证据。

这支国际合作的团队,是根据一种称为强壮爬兽(Repenomamus robustus )的化石做出推断。这种哺乳动物的大小约和北美负子鼠差不多,生活在1亿3000万年前的中生代。在这只强壮爬兽的肋间,有一只幼小的恐龙,从它锯齿状的牙、四肢和趾头,可看出它是只鹦鹉嘴龙(Psittacosaurus )。鹦鹉嘴龙是三角龙的近亲,但头上无角,成年时的体型和牛只相当。当强壮爬兽的骨骼以整齐的解剖学姿势保存下来时,小恐龙的骨头却是支离破碎,而且挤在一起,并且位在相当于现存哺乳动物胃部的地方。美国纽约自然史博物馆的古生物学家认为:「最有可能的解释是:它是被吃掉的。」这项发现刊登于1月13日的《自然》。

胃中装有食物的化石很罕见,过去曾发现恐龙的肠胃中有哺乳动物的下颔,孟津说,这次强壮爬兽的情况却恰好相反。

还有其他爬兽类的成员似乎也能够以恐龙为食。在中国东北,当地农民从富藏羽毛类恐龙化石的义县地层中,挖掘出一些化石,而研究者在一堆约和狗一样大小、外观类似鼩鼱的物种中,还发现了巨型爬兽(Repenomamus giganticus )的化石。它的大小和有「塔斯马尼亚恶魔」之称的袋獾相当,是该属生物中体型最大的,重12~14公斤,长可达1公尺。它的头颅直径16公分,比第二大的强壮爬兽大 50%。孟津解释:「『大』有着许多意义,它们需要更多的食物,更大的活动范围,它们有能力吃较大的猎物,也较能抵抗肉食类恐龙的猎捕。它们还可能活得较久,行动更迅速。」

新发现的哺乳动物骨骸化石埋在布满火山灰的砂岩中,在其上层的其他动物的化石都破碎了,显示这些动物跌落到一个湖中,然后泥浆层层覆盖,而逐渐将它们压平;相对的,爬兽哺乳动物的化石则保存清晰的立体结构,显示它们是在火山爆发时,立刻集体死亡了。

虽然孟津的研究小组(其中包括北京科学院的同行)无法排除爬兽类可能是腐食动物中的一支,但孟津指出,它大而尖锐的牙齿和下颚很适合捕捉、紧咬和撕裂其他动物,这些能力显示它较像是猎食者而非腐食动物;而在它腹部位置的小恐龙,有一些长骨仍有关节相连,孟津推断:「这表示它是整块整块地将食物给吞下去的。」此外,恐龙的头颅约为哺乳动物体长的三分之一,孟津补充说,这可不只是「点心」而已,这顿费劲的大餐,足以让路过的食客却步。而且在哺乳动物中,以腐肉为食的种类也比较少:在现存的肉食哺乳动物中,只有两种土狼具有腐食习性。

美国匹兹堡卡内基自然史博物馆的古生物学家罗哲西,称这项发现是第一个明确证据显示早期哺乳动物并不只以昆虫为食。新墨西哥州爱伯克奇自然史和科学博物馆的卢卡斯(Spencer Lucas)也同意:「人们常以为恐龙主宰了中生代,但这项发现显示哺乳动物不是只吃些恐龙碎肉而已。」

【本文转载自科学人2005年3月号】

来自 http://www.sciam.com.tw/news/ne...cNo=649&CL=33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中华电信 | Posted:2005-08-11 06:29 |
ZOIDS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小人物
级别: 小人物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鲜花 x42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原来,史前补乳生物也以恐龙肉为生呀!


献花 x0 回到顶端 [1 楼] From:台湾中华电信 | Posted:2005-09-10 16:09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6525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