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3141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筱玟 手機 會員卡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特殊貢獻獎 貼圖大師獎
頭銜:    
版主
級別: 版主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版區: 淨空法師講課, 孔明神數解籤
推文 x44 鮮花 x825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資訊交流][分享] 犬貓常見的昆蟲過敏症
犬貓常見的昆蟲過敏症Insect Hypersensitivity in Small Animals

Cecilia A. Friberg, Diane T. Lewis著 栗筱嵐編譯
資料來源:PetLine 沛錸寵物線上生活資訊網

【 一 般 症 狀 】
  昆蟲過敏症(Insect hypersensitivity)主要影響年輕至中年的動物,該病的發生與性別、品種無關。最普遍的臨床症狀是皮膚出現斑狀丘疹及持續搔癢。病灶則多出現在毛髮較少的區域,如腹部、鼠蹊、胸部腹側、腋下、臉部及四肢。動物可能會突然出現過敏,但有時也會呈慢性、潛伏性地發作。由於持續、重複地接觸病原或其他二次性感染,皮膚的病變可能會轉為慢性病灶(如皮革化、色素沈著或脫毛等)。由於這些臨床表現和其他廣為人知的過敏性疾病十分相似(像是特異反應性皮膚炎(atopy)及食物過敏),因此在診斷時必須仔細鑑別。

必需與昆蟲過敏症區別的疾病  
●特異反應性皮膚炎
●食物過敏
●微生物二次感染(如酵母菌、細菌)造成之膿皮症


跳蚤過敏症 Flea-bite hypersensitivity
跳蚤過敏可能是昆蟲過敏症中最有名的一種。儘管其致病機制仍無完整定論,但在犬通常與第一、第四型過敏反應及皮膚嗜鹼性過敏症(cutaneous basophilic hypersensitivity)註一有關;而目前僅確定貓會出現第一型過敏反應。犬貓可依其對跳蚤的反應分為兩群;具耐受性的動物身上常會窩藏大量跳蚤,並且不會出現臨床症狀;資料顯示長期接觸跳蚤的此類型犬隻似乎不會發生跳蚤過敏症,或僅出現輕微的不適。相對地,對跳蚤過敏的動物而言,如果經常(比如每14天)接觸跳蚤,則其過敏症狀可能會持續出現,因為這種狀況通常與第四型過敏反應有關。

由上述資訊推測,間斷性接觸跳蚤的犬隻比經常接觸者更容易發生跳蚤過敏症。曾有研究指出,如果不治療對跳蚤過敏的狗並繼續任其與跳蚤接觸,該犬的過敏症狀會逐漸消褪;不過這種病例應較為罕見。

跳蚤過敏症通常發生在3~5歲的犬隻;據作者本身的經驗,有些狗甚至早在4月齡就出現相關症狀。
貓似乎沒有特定年齡層的好發性。犬的臨床症狀主要顯現在身體的後三分之一(背腰薦區、大腿後內側、腹部腹側及兩側)。初級病變(如丘疹、紅腫)常被人忽略,於是便繼續進行至次級病變(如結痂)。隨著病程發展,動物常因發癢和皮屑脫落而可能出現脫毛、皮膚皮革化、痂皮形成及色素沈著等現象。另外,有兩種症候群可能與跳蚤過敏有關。其一是化膿性創傷性皮膚炎(俗稱濕疹,又稱hot spot;皮膚會紅腫、潮濕,有滲出物),與多數疾病常連帶出現,同時亦為跳蚤過敏常見的併發症。
另一個是纖維素性搔癢性結節:多個堅實、脫毛的結節主要分佈在背腰薦區,常見於8歲齡以上的犬隻;目前僅在跳蚤過敏引起的慢性自殘性創傷相關敘述中提到這種病症。

貓的臨床症狀比狗更多變。可能出現的病灶包括丘疹、出現痂皮以至脫毛、皮屑脫落以及鱗屑形成;
其分佈區域與狗類似,但尚包含頸部。此外,一些較特殊的症狀也常伴隨發生,例如粟粒狀皮膚炎、嗜伊紅性肉芽腫症候群(eosinophilic granuloma complex,包括潰瘍癒合遲緩、嗜伊紅性斑以及膠原分解性肉芽腫)以及無初期病變的自發性對稱性脫毛;另外也會偶爾出現由無菌性嗜伊紅性毛囊炎或癤瘡病引起的疹子。上述症狀可能會合併發生在貓身上。

註一:Cutaneous basophilic hypersensitivity
此過敏反應的機制目前尚無定論,但可能為一種獨立型態的免疫反應。皮膚嗜鹼性過敏症引起的病灶及出現時間皆與第四型過敏反應相似,多半在接觸過敏原12~72小時後發作;但發病的程度與持續的時間皆不及第四型過敏反應。本過敏症以組織病理學檢查作為診斷依據,病變型態為:在皮膚病變下的真皮層有大量嗜鹼性球聚集。


塵滿過敏症 Mite hypersensitivity

疥 癬 蟲 Sarcoptes
一般認為人、豬、狗的疥癬(Sarcoptes scabiei)過敏與第一、第四型及某些機制未明的過敏反應有關。患者最常出現的症狀為紅腫、搔癢的丘疹性皮膚炎,並進而有脫毛、痂皮化及皮革化的症狀;
時病患身上常有大量黃色、乾燥、黏附性痂皮或鱗屑。疥癬最常感染的部位是無毛或短毛的區域(耳翼、腋窩、四肢及腹部)。某些感染病例會因為持續搔癢(過度活動)、無法休息而使體重減輕。
令人費解的是,即使動物出現極強的過敏反應,也只能從牠們身上找到極少的疥癬蟲。
有項研究顯示感染動物會出現不正常的高量抗體,但治療後便恢復正常。
儘管發生率不高,梳洗照顧良好的犬隻偶爾還是會出現『scabies incognito』,動物會發癢、但臨床症狀不明顯,對疥癬治療的反應良好。

耳 疥 蟲 Otodectes
感染耳疥蟲(Otodectes cognotis)的貓已被證實會發生第一型過敏反應(與Ig E有關,例如皮內試驗IDST)。該寄生蟲若以上皮碎屑及表皮組織液為食,此動作會刺激耳道組織,並使耳道內堆積耳垢、血塊或寄生蟲代謝物---使耳垢呈現特徵性的咖啡色外觀。動物在攝食時若一併吃下類抗原也可能引發免疫反應。貓感染後的臨床症狀多變,從僅出現大量皮膚碎屑到耳部嚴重搔癢(但無碎屑或很少)都有可能;犬則呈現耳部搔癢及少量耳分泌物。犬貓一旦開始治療耳疥蟲,所有與其接觸的動物皆須一併進行治療:因為這種寄生蟲會經由接觸傳染,同時是人畜共通、無宿主專一性的寄生蟲症。

恙 蟲 類 Cheyletiella
感染恙蟲的人會出現第四型過敏反應,推測犬貓也會發生類似反應,原因是動物搔癢的程度不一定與恙蟲的數量成正比。此外,除了搔癢,有『cheyletiella incognito』的動物鮮少出現臨床症狀、並且可依治療疥癬的方式處理。感染恙蟲的犬貓其臨床症狀多變,有些動物可能沒有任何徵兆、但有些卻出現嚴重的搔癢性皮膚炎。貓習慣理毛的行為會使人不易找到寄生蟲。感染後的病灶多出現在背側,呈現乾燥的鱗屑性皮膚炎。隨著病程進展,鱗屑產生的狀況可能會愈趨嚴重並散佈至全身。

壁 蝨 過 敏 症 Tick-bite hypersensitivity
人和犬都會出現壁蝨過敏症。取壁蝨附著處的組織進行組織學檢查,可發現該處為典型的淋巴球性血管炎(顯示有第三型過敏反應),或是結節狀、瀰漫性肉芽腫或化膿性肉芽腫反應(此為第四型過敏反應)。病灶處即被壁蝨啃咬附著的地方,型態為肉芽腫結節(不一定會紅腫)、搔癢及潰瘍。同時,被壁蝨附著的部位也可能會局部潰瘍或壞死;偶爾會引起搔癢性足部皮膚炎。

蜂 蟻 過 敏 症 Hymenoptera hypersensitivity
由叮螫性昆蟲引起的過敏症可再細分為四類:(1)因注射毒素引起的小規模局部反應、(2)第一型過敏反應引起的大規模局部反應、(3)全身性第一型過敏反應及(4)因大量毒液注入引起的全身性中毒反應(例如遭大量昆蟲攻擊),本類已有致死的病例報告。診斷基礎為在動物身上發現昆蟲相關組織。

犬可能因接觸蜂蟻等昆蟲而出現臉部的嗜伊紅性癤瘡症。目前該病的相關資訊不多,僅知可能是由節肢動物引起的急性過敏反應。犬隻曾有因接觸蜘蛛而出現類似症狀的報告;病變為甚急性,在很短的時間內便由小型的出血性丘疹或結節轉變為嚴重出血、潰瘍、結痂的病灶;分佈區域以鼻吻、鼻鏡為主。接觸病原後24~72小時內即發病,病程約持續1週,中大型犬較常被感染。療程常需要14~21天。

貓的蚊子過敏症 Feline mosquito-bite hypersensitivity
目前認為本病與第一型過敏反應有關,因多數患貓進行IDST時會立即出現反應;但由於組織病理學的發現並不完全符合第一型過敏反應的特徵,故推測致病機制可能更為複雜。蚊子常叮咬毛髮稀少的皮膚,因此病變最常出現在鼻子背側、耳前皮膚、甚至足墊上。初期病變為紅斑或紅腫的丘疹,逐漸發展為糜爛、潰瘍、壞死並有痂皮覆蓋。較慢性的病變則有結節、顏色變化(黑皮病或白斑病)、脫毛或出現鱗屑。急性病例有時會出現淋巴腺病、發熱的症狀。


[ 診 斷 ] 
若動物出現極似昆蟲過敏的症狀時,獸醫師應立即蒐集足夠的有效證據並診斷出相關的過敏反應。本病大部分的症狀與特異反應性皮膚炎相似,故獸醫師需仔細逐一排除病因、有效進行診斷。病史的證據極為重要,若動物在症狀發作前曾與昆蟲接觸,則昆蟲過敏症的可能性便大為提高。少數病例可能會立即發作,但大部分都是長久潛伏的。年齡也是輔助診斷的依據(本病多發於中年動物),但特異反應性皮膚炎的發病年齡層亦與本病重疊。

若要進行鑑別診斷,需徹底清理病灶、並試著利用昆蟲抗原再次攻毒以引起類似的臨床反應。不過,獸醫師很難確定該症狀是由何種昆蟲引起,故鮮少做出確切診斷。如果已排除特異反應性皮膚炎的可能性,且動物對控制昆蟲以外的其他治療皆無反應,則多半推測為昆蟲過敏症。
生檢(biopsy)或皮內試驗(IDST)結果可輔助診斷,但因某些過敏反應的組織病變相似、或某些病症的皮內反應差異性不高,故其效果有限。

[ 治 療 ]
如同其他過敏症一樣,昆蟲過敏症是無法治癒、僅能以控制方式處理的疾病。免疫系統對昆蟲抗原的過度反應多少阻礙了過敏的治療。主要處理方式為降低病原暴露的機會以及改善動物的免疫系統。

飼養於室內、或小型的動物比較可能利用避免接觸過敏原的方法來控制本病,部分或終日處於室外的動物則完全不可行。因此,有效清除昆蟲及消毒環境是最兩全其美的辦法。含0.1%除蟲菊的環境清潔產品雖然對貓相當安全,但每週皆必須噴灑數次。含0.2%permethrin的防蟲劑對狗相當安全。含合成性除蟲菊的產品具有快速殺死病原的功效,故亦建議使用。有報告顯示,若將用於貓的抗蚤滴劑使用於犬隻,由於藥物濃度會逐日降低,故單獨使用時其除蟲效果有限;建議與其他除蟲產品配合使用。除了定期消毒環境,犬貓自身的清潔保養也相當重要。定期為寵物除蟲、清洗沐浴,給予正確的營養以增強抵抗力亦值得注意。

另一治療方向為降低動物的免疫反應。利用皮下注射逐漸增量的過敏原作低敏感治療,此法可改變動物對該抗原的反應;因此當動物自然接觸類似抗原時,產生的免疫反應便明顯降低。抗原的選取則依據過敏型的診斷、病史、皮膚或血液過敏試驗的結果…等。

人類利用低敏感治療對抗蜂蟻過敏的效果極佳,在犬隻也有類似的成功報告。雖然此法未被廣泛使用,但對於有嚴重蜂蟻過敏症的動物來說算是一大福音。若動物被叮咬後出現相關過敏反應,應盡可能立即給予腎上腺素治療(0.02mg /kg)。低敏感治療用在其他昆蟲過敏症的效果不彰。

抗組織胺能立即抑制肥大細胞(mast cell)的去顆粒作用,並改變會影響肥大細胞活動的淋巴球或其他細胞。某些對昆蟲抗原皮膚試驗呈陽性的動物,可有效利用抗組織胺達到治療效果。曾有一個以抗組織胺成功治療螞蟻過敏的犬病例,除此之外,沒有充分的資訊證實抗組織胺在治療昆蟲過敏症的實際效果。

葡萄糖皮質素可經由多種機制調整免疫反應。當動物被診斷出有過敏反應時,常需利用短暫的葡萄糖皮質素治療以抑制過敏症狀;例如犬隻發生嗜伊紅性癤瘡症的36小時內,每天口服給予prednisone(1~2mg /kg),待症狀消褪後改為每2天一次,連續10天。由於長期使用葡萄糖皮質素會出現免疫抑制的副作用,故僅建議作短期投藥。

一般認為某些脂肪酸能改變動物體內部分反應的最終產物,使其成為低炎症反應性的物質。利用具過敏體質的動物(包含跳蚤過敏)進行脂肪酸添加試驗,結果顯示該添加物對改善動物過敏問題確實有明顯助益。

摘自Cecilia A. Friberg, Diane T. Lewis. Insect hypersensitivity in small animals. The compendium of continued education, Vol. 20, No. 10 Oct. 1998.
............................................................
第一次看到外部寄生蟲並也就是昆蟲過敏症,呵呵~原來一切都是因為"過敏"而發生的 表情



*..-痛苦使人沉思,沉思使人智慧,智慧使人對生活比較易於忍受-..*

強力推薦☆五歲的心願(OSEAM)☆[影片]美麗畫面描繪如同抒情
      散文,勾勒自然和生命循環,贏得全世界觀眾的淚水與掌聲!!

助讀書之經咒(心經+記憶咒)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 和信超媒體寬帶網 | Posted:2005-08-05 12:08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52847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