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外的人文素养 现代社会的一个特征就是专业分工。它虽然带来了整体的经济利益,却也使个人对于专业领域以外的一切都变得疏远,形成专业领域中卓然有成;专业以外,陌生寂寞。 对专业以外的人与事,对专业以外的知识与环境没有时间,或者没有兴趣了解,就有可能变成专业外的孤独;甚至变成专业外的「文盲」。 在台湾社会中,我尊敬那些在专业领域中表现出色的人,但也令我向往一些在他们专业领域以外,所表现的博学多才与人文素养,例如清华大学的前校长沈君山、和信医院院长黄达夫、及实践大学校长谢孟雄。 与年轻朋友交谈时,我常向他们鼓吹:不要羡慕那些大官、那些巨商、那些新贵;而是要学习那些专业以外也不外行的人!学习他们在专业中,可沈醉其中;学习他们在专业外,也享有人文情趣。 1980年代的美国社会曾流行过「功能性文盲」(functional illiterate)一词。它是泛指那些缺乏处理生活及周边环境能力的人:如不会读家具组装的说明书,不能修理家中水电的细微故障,不会填报所得税。把西方社会这种「实用性」的定义用到台湾,我们也会出现惊人的数字。我常担心愈会用笔考试的年轻学生,愈不会用手来处理生活上的问题。 《纽约时报》的例子 当专业以外的知识--尤其是人文素养或泛称的通识教育--所知有限时,就出现了专业之外的外行现象。自己就是一个例子。 接受过美国大学人文教育的学生,专家们认为他们就能够读懂:《纽约时报》《科学人》《华尔街日报》《纽约客》《经济学人》等书报杂志,并且会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 只要在美国,我当然会看《纽约时报》。让我坦白地承认,以它星期天两百多页的报纸来说,有一半是我看得懂的:如国际时事、新闻评论、财经金融、体育、旅行、书评;另一半基本上读而不懂的:科学、文学、宗教、语言、考古、音乐、舞蹈、戏剧……。 看不懂不是英文的问题,是知识不足的问题。这正反映出自己当年在台湾读大学时,都没有接触过的学科。年轻时没有底子,工作后忙于专业,再要从头学习并不容易。生活在西方社会,就会深切体认到自己做一个现代人的欠缺。 为什么一个在台湾的大学生大体上都可以读懂国内的报纸?原因是台湾报纸的水准是在配合读者的程度,而不是在提升读者的水准。那么为什么《纽约时报》会有那么「高」的水准?实际上也无所谓「高」水准,它只是配合美国知识分子的阅读程度。这就是说,人文教育普遍的美国社会,它们的知识分子是喜欢读那些题材的。 台湾则不然。事实上,台湾早已出现专业外孤独的现象而不自觉。我们周边有多少读理工、读财经、读医农的朋友能侃侃而谈哲学、宗教、艺术、文学、音乐……?因此大家就很自然地接受不需要什么知识背景的八卦、暴力、情色、内幕及政治口水战的题材。只要社会上人文素养低落、媒体的素质是难以提升的。 如何来补救这种专业外孤独现象?那当然只有透过社会的觉醒与自我的学习。 「学习」才会赢 多位当代管理学者近年来都强调:企业制胜最大的关键,已不是资源、资金、技术,甚至还不是人才与创新,而是要有持久的能力比对手学习得更快、更彻底。企业是如此,政府部门也是如此,个人更是如此。 要判断企业领袖或政治人物的成败,只要认真观察他们自身及重要幕僚,是否拥有较高的学习意愿、较强的反省能力、较大的包容态度、以及较深厚的专业知识。 一个没有学习能力的个人,他(她)的知识水准就会停留在二十岁左右的大学时代,他(她)的心智成熟也就停留在青少年期,这将是一个多么残缺的人生! 过去十年常听到「爱拚才会赢」的呐喊,那是草根性的「匹夫之勇」;现在要提升到「学习才会赢」,来呈显「知识之力」。 被誉为「学习型组织」大师的彼得.圣吉(Peter M. Sange),终于要在11月下旬来台亲自讲授「再造『学习型台湾』」。在他备受推崇的《第五项修练》一书中,他提出了五项修练:追求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参与团队学习、推动系统思考。有了这种修练,当然就不会产生专业外的孤独。 人的一生就是在寻找各种因素的平衡:家庭与工作,所得与休闲,储蓄与消费,小我与大我。要做一个内外兼顾的人,我想不能超过八分时间用于「专业」,不能低于二分时间用在吸取「专业外」的知识;否则,就容易变成「太多专业,太少人味」。专业知识可以使自己拥有生活的舒适;人文素养才能使自己体验生活的丰富。 一个圆满的人生是指:专业领域内是内行,专业以外也不外行。不仅要做一位完美的专业人,也要做一位有人文素养的现代人!
~~理随事变、宽廓非外~~~~事得理融、寂寥非内~~
下面是引用gogogo于2004-11-17 03:16发表的 [转贴]专业内要内行 专业外不外行: 文 /高希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