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4549 個閱讀者
觀星資訊》 觀星氣象 | 全天星圖及月相 | 即時影像 | 每月星象 | 台北星空 | 晴天鐘 | 親子觀星會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whitewolf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鮮花 x8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一公尺有多長
公尺(meter)是由巴黎科學院(Paris Academy of Sciences)於 1791 年所制定的,當時的定義是「通過巴黎的子午線,從北極到赤道的長度的千萬分之一是一公尺」。為實現這個定義,一群大地測量家花了六年的時間,測量從敦克爾克(Dunkirk)到巴塞隆納(Barcelona)之間的距離,並把這個定義做成了長度是一公尺的白金棒。但由於測量誤差,這個公尺原器有 0.2 公釐(mm)的誤差。

經過許多年,公尺制度漸漸被世界各國所接受,有 20 個國家於 1875 年簽訂公約,並成立國際度量衡局負責相關的業務。1889 年國際度量衡局改良第一代公尺原器的設計,製作了 30 支截面是X形的鉑銥合金棒,分贈給各會員國,來統一及推廣公尺的定義。並於 1927 年,把保存在國際度量衡局內的改良型公尺原器,當它在攝氏零度時,原器上兩端刻線間的距離,做為國際公尺的定義。

但是用鉑銥合金棒上的刻線來定義公尺,有許多缺點,例如刻線品質和材質穩定性都會影響尺寸的穩定性及重現性,而且一旦毀損後也無法復原。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希望把長度基本單位建立在更科學、更可靠的基準上,而不再是用某一實體的尺寸做為標準。

1893 年邁克爾遜利用鎘的紅光波長及其發明的干涉儀,來量測鉑銥公尺原器的長度,從而激發科學家用光波波長做為長度基準的想法。經過許多科學家對眾多物質的光譜進行有系統的研究後,向國際度量衡局建議三條可能做為長度基準的光波譜線。最後在 1960 年第 11 屆國際度量衡大會中,通過以氪-86 的輻射光波為長度基準,並定義「公尺等於氪-86 原子在 2p10 和 5d5 能階間躍遷時,輻射光的真空波長的 1,650,763.73 倍」。

1960 年的一個重大科技進展是雷射誕生了,科學家利用其優異的單色性、方向性,以及消除都卜勒寬度的技術,使其頻率穩定性及重複性比氪-86 高了 100 倍以上。除此之外,光波頻率及光速值的量測技術也有驚人的進展。

經過物理學家及計量學家數十年的研究與驗證,終於在西元 1983 年的第 17 屆國際度量衡大會通過了新的公尺定義,「一公尺等於光在真空中 1/299,792,458 秒之間所行走的距離」。這個定義的特點是把真空中的光速值視為一個不變的物理常數,它的數值是 299,792,458 公尺/秒。歷經了上述三次重大的變革,公尺的定義與實現方法已經分開,長度基準不再是某一種規定實體的尺寸或某一特定的輻射波長。因此公尺實現的準確度不再受定義限制,相反地,它會隨著科技進展而不斷地提升。

如何把公尺定義應用到實體的長度量測上?根據國際度量衡局的建議,實現的方法有兩種。第一種是飛行時間法,即量測短脈衝光波行經待測長度時所需的時間,再乘以光速值就可得到長度值。這是屬於長距離量測方式,適用在大地測量及衛星雷射測距。第二種是干涉法,量測方式是用已知波長的光源搭配光干涉技術來量測待測長度,最後長度值等於干涉條紋數乘上波長值。這是屬於短距離量測方式,其準確度非常高,也是各國國家標準實驗室採用的量測方法。

現今的光源有很多種,波長則從可見光到不可見光都有,但一般人並沒有能力量測光波的波長或頻率,因為它需要特殊的技術與設備。有鑑於此,國際度量衡局根據許多科學家的研究結果,建議了 12 條已知波長的輻射譜線,並清楚地描述其實施方式與工作條件。

中華民國國家度量衡標準實驗室則根據國內需求,建立了三條建議輻射做為長度的原級標準,分別是碘穩頻 633 nm 雷射、碘穩頻 532 nm 雷射及鈣穩頻 657 nm 雷射。如果以碘穩頻 633 nm 雷射為光源,用光干涉的方式在真空中量一公尺的長度,其不確定度是 2.5 × 10-11 公尺。

由於大部分量測系統是在普通的大氣環境下工作,因此在空氣折射率的影響下,即使採用碘穩頻 633 nm 雷射進行干涉測長實驗,以現在的技術水準,一公尺的量測不確定度最多可達到千萬分之一公尺。這對一般的應用已足夠,但如果要提升量測準確度,就必須在真空下進行實驗或改善空氣折射率的量測技術。

總之,公尺定義經過 200 年的演進,長度的基準已不再是一個實體,而是一個物理定義,任何人只要依上述的方法,都可產生一公尺的標準。

資料來源: 《科學發展》2005年5月,389期,74~76頁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教育部 | Posted:2005-05-23 22:38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112814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