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Toe-in:
内八字,两个前轮相互往内推,直行稳定性佳,方向盘回正的力量较大,车开起来感觉很稳,高速公路上直行时觉得车定在轨道上似的,稍一点点转向的动作就有回推的力道回到中央。
看的微观一些,我们开的市售车,为了减少噪音和增进舒适性,其悬挂系统的轴衬都是采用橡胶材质,所以有一定程度的顺服性,在激烈操作时,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变形,这个变形就直接改变了悬挂几何,虽然微量,但对要求操控性的热血男儿来说还是很重要的。这就是为什么有些高档的避震器要采用鱼眼上座,而舍弃原厂的橡胶上座,国外还有许多人将橡胶轴套改成硬质塑胶甚至赛车用的金属制品,为的就是减少、或彻底消除这个微量的悬挂几何改变。
再看回Toe-in,稳态时是内八,当急加速时,两个前轮强大的力量往前带动(假设是前驱车),在悬挂轴衬的顺服性之下,内八会变的更内八,原本往正前方带动的力量就有更多部分分到了两轮相互往内推上,造成对加速性不利。
反过来说,急减速时,两个前轮往后扯,内八就变成趋向于平行,再加大的负荷下造成轮胎对地的接触面最大(因为没有侧向力的成分让轮胎往单侧变形),所以煞车性能较好。
过弯时,大部分的力量都落在外侧轮,但两轮相互内推的情况仍在,所以相对之下,当外侧轮努力的将车带进弯时,内侧轮还在跟它互推,虽然只是一点点的角度,但仍然会抵销掉一些往内拉的力。所以Toe-in设定不利于过弯。
Toe-out:
外八,所有的情况刚好和Toe-in相反:直行稳定性较差、加速优(外八拉成平行)、减速逊(外八扯得更外八)、过弯轻松(内侧轮更加往弯内拉,形成助力)。
综观全部,最理想的应该还是不Toe-in也不Toe-out,大部分的原厂设定应该都是趋近这样,或是非常微量的Toe-in。因为不管Toe哪边,都会造成轮胎加速的磨耗。若为安全、稳定的行车,微量的Toe-in能在直行和煞车时有些帮助;若要加速快、杀弯爽,一点点Toe-out是可以的。
对99%的人来说,不管Toe哪边,应该是一点点就够,角度大了,只会肥了轮胎店和加油站,你的轴承也可能坏的快。若要下场比赛,那就另当别论了,大角度的负外倾角和Toe-out会较适合于高密度的激烈过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