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x0
|
[健康] 常見的感染性腹瀉
一、常見的幾種感染性腹瀉: 腹瀉是消化系統疾病最常見的症狀。引起腹瀉的原因很多,如患胃、腸、胰、膽等許多疾病都可以引起腹瀉,由感染(細菌、病毒、寄生蟲等微生物)引起的腹瀉就稱為感染性腹瀉。感染性腹瀉致病原因非常多,早期可能僅有一個共同表現為腹瀉,但往往因患者、醫務人員對腹瀉的認識不足、不全面或者疏忽,而造成患者的經濟損失甚至生命威脅乃至社會的極大危害。下面簡要談談幾種感染性腹瀉: 1、細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桿菌引起的潰瘍性結腸炎。在我國的感染性腹瀉中,此病是最多見。典型的表現為: 起病急,發熱甚至高熱,陣發性痙孿性腹痛、腹瀉。開始水瀉1-2次,繼而糞便逐次減少,出現粘液、粘液血便,最後全為膿血而無糞質(特點之一)。便次很多,可達每小時一次,甚至每半小時一次,伴有明顯的裏急後重(特點之二),可有噁心、嘔吐。糞便常規檢查可見較多的白細胞及少許紅細胞和膿球,此時可作臨床診斷,培養出痢疾桿菌可確診(有4種,我國以福氏痢疾桿菌多見)。 菌痢分普通型和中毒型。前者分急性、慢性;後者分休克型、腦水腫型和混合型。中毒型在典型菌痢表現的基礎上出現高熱、抽搐、休克、昏迷,如不及時搶救可迅速導致迴圈衰竭、呼吸衰竭而死亡。 2、阿米巴痢疾:是由阿米巴滋養體侵襲結腸引起的腹瀉(阿米巴也可侵入肝、肺、腦、外生殖器和皮膚等器官組織造成肝膿腫、肺膿腫、腦膿腫等),近年發病率有所減少。其典型表現為:起病較緩,全身症狀較輕,不發熱或低熱,腹瀉次數每天十次左右,大便量中等含膿血粘液,呈暗紅或紫紅似果醬樣,有惡習臭。大量檢查出阿米巴滋養體即可確診。 3、彎麴菌腸炎:由空腸/結腸彎麴菌引起的小腸結腸炎。其發病率與細菌性痢疾相仿,其典型表現也與菌痢類似,但培養出來的細菌為彎麴菌。如果家中有玩賞的小動物,出現右下腹痛較固定的腹瀉,熱度又不太高,腹瀉5-15天內出現急性快速進展的肢體馳緩性麻痹,這些線索可幫助考慮彎麴菌腸炎的可能。治療主要是使用抗生素。 4、腸出血性大腸桿菌腸炎(代號O 、H ):O 、H 最初被認為是細菌食物中毒的病原菌,可能僅次於痢疾桿菌、彎麴菌,為第三位多見病,集體用餐食物被污染時,極易發生。典型表現為急性起病、低中度發熱、痙孿性腹痛、腹瀉、水樣、血水樣便伴噁心嘔吐。此類病人一旦合併溶血性尿毒癥和血栓性紫殿,死亡率極高,嚴重威脅人民生命。特別要提出的是這種病不能使用抗生素,否則會加重病情,相應的實驗室檢查可作出診斷。 5、霍亂:是由霍亂弧菌引起的烈性腸道傳染病。霍亂弧菌分泌極強的外毒素使腸腺分泌極度增加引起大量腹瀉,一般先瀉後吐,較少出現發熱、腹病、噁心。典型的排泄物為為泔水樣。因患者大量脫水造成酸中毒、電解質紊亂、迴圈衰竭,病情進展相當兇險。病人的排泄物可污染水源食物,易造成社會上霍亂大流行,對社會危害極大。實驗室診斷不困難,重要的是正確地採取液體療法和隔離措施。 6、輪狀病毒腸炎:是由輪狀病毒引起的急性胃腸炎。這種胃腸炎是兒童腹瀉的最常見原因,占獐腹瀉的35%。潛伏期1—7天,平均2天。典型表現為先低熱,這時2/3病人可有呼吸道症狀,繼之噁心、嘔吐、腹痛、腹瀉,可有脫水、電解質紊亂甚至休克。大便水樣,1/4病人可有少量粘液,但糞便檢查常無紅、白細胞。疾病有自限性,整個病程5—7天。診斷主要靠臨床特點和實驗室檢查。 二、預防: 1、管理傳染源:病人及帶菌者應隔離治療,實施國境、海港、航空衛生檢查,必要時封閉疫區,來自疫區的一切交通工具應嚴格消毒。 2、切斷傳播途徑:管理好糞便、水源和飲食衛生,把好病從口入關,飯前便後勤洗手,少吃生冷涼拌食物,不吃隔日污染食品。 3、加強對飲食行業、食堂的炊事員、食品加工、銷售人員的衛生宣傳和教育,嚴格注意個人衛生。 4、加強各醫療衛生單位的腸道門診的建設,嚴格初診負責制、疫情報告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