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階段性的以傭兵來增強實力,不失為強化自己弱點、學習人家長處的過渡性手段,但這 畢竟是治標不治本。台灣沒錢投資基層體育嗎?台灣沒有資質優秀的孩子嗎?
每當提到大陸的選手如何,總有人鴕鳥心態的用一句:"他們人多、隨便找都有人才" 來 帶過,拜託!人才不是放牛吃草繃出來的,沒有從下到上一貫性的訓練與培育機制,人 多也只不過多些廢物出來罷了!看看人家大陸的體育培訓系統吧!從全國數萬間所謂的 基層少年體校開始,資質優秀的孩子們從小到大、從少年體校到國家隊,不愁沒有優秀 教練、良好訓練環境、不斷鑽研的科學訓練系統、高水準的競爭對手與隊友。
反觀台灣呢?每年都有各項運動的優秀苗子,但體育相關部門的官員們有花多少心思在 基層培育上?除了 "體育保送名校" 這養成多數選手驕縱心態的手段之外,對選手們從小 到大專業性的培訓有什麼實質的規劃?進了國家隊之後訓練環境是改善了,但進國家隊 之前呢?官員們有什麼完整機制來培育優秀的孩子們一路成長到國家隊?
每當看到媒體報導政府 "懸賞" 上千萬給每面金牌、而官員們為此沾沾自喜時我就感到可 悲,丟堆上等飼料在那兒讓馬兒們去搶,但如何從小調教馬兒,完整的練跑、休養體系 等讓馬兒們跑得更快的因素一概不管,這是從何說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