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x0
|
[小品] 教孩子绝对不可说的话
注意到有对夫妇,两岁左右的儿子在身旁边跑边喊。这对夫妇在路边买了两支冰棒,边走边吃,小男孩也想拿支吃,母亲说:「宝贝,你可以从我这儿咬一口,但不能吃整支,因为太冰了。」可是小男孩伸出手来要整支,他母亲再次把手拿开,他失望地哭了,父亲又重复他母亲的做法。小孩边哭边向前跑去,想分散自己的注意力,但很快又跑回来,嫉妒又难过地盯着两个正吃得起劲的大人。一次又一次,他伸手去要整支冰棒,但大人紧握着宝物的手却一次次缩回去。
小男孩愈是哭,他的父母愈觉得有意思。他们不停地笑着,并想跟他开玩笑:「你看你,这有什么重要的,值得你这么吵闹?」于是小男孩坐在地上背对父母,朝母亲方向扔小石子,但他又突然站起来,焦虑地四下张望,想知道爸妈是否还在那里。父亲吃完自己的冰棒后,把小木棒递给儿子,自己继续向前走。小男孩期待地舔着小木棒,看了看,把它扔掉,又想捡起来,但最后还是没有捡。接下来他一脸失望,孤独又伤心地哭起来,全身颤抖。然后驯服地跟在父母身旁。
这是着名的精神分析家爱丽丝.米勒(Alice Miller)亲眼见的景象,写在《幸福童年的秘密》里,她非常惊骇于父母可以如此羞辱小孩,其后也展开对小孩成年后也会对弱者轻蔑的关联性研究。
米勒认为小男孩并非因为「贪吃的欲望」没有得到满足而伤心,而是他的情感不断受到伤害和打击。不但愿望无人理解,更糟的是,他的需求还被开玩笑。
父母把他们的观念与梦想投射在孩子身上,孩子为了生存和爱,学着去服从,甚至对父母所说的伤害自尊心的话,也只有压抑下来,这样的情景在我们社会里每时每刻在发生,很多大人不自觉地常犯这些错。
在妇幼节前夕,我们整理出一些耳熟能详的句子,提醒您,别再说了,别再让羞辱与轻蔑代代传下去了。
◎侮辱、人身攻击:笨蛋、坏蛋、混蛋、人渣、死人、猪、乌龟、朽木、娘娘腔、男人婆。
◎情绪性的语句:我讨厌你、我恨你、你欠揍、恨不得没生你、不想再看到你。
◎否定、贬抑:你真没用、没人喜欢你、你什么都不会、你考不上好学校、找不到好工作、头脑简单,四肢发达。
◎压抑:说不准就不准、闭上你的嘴、小孩子不懂少插嘴。
◎不让孩子解释:再给我顶嘴、你说什么我都不信、你还有理由啊?
◎讽刺、嘲弄:你也太聪明了吧、这种事只有你做得出来、你能考及格我就谢天谢地了、这么简单也不会。
◎威胁:你给我试试看、给我小心点、打电话跟老师说、送你去警察局、你如果…我就…、你不要后悔、把你送给别人、我看你以后怎么办。
◎哀求:爸求你不要这样、你再这样妈要哭了。
◎冷漠:你活该、我早就告诉你了、自己不会想啊、自己看着办。
◎比较:你比得上×××吗?人家比你强多了、如果你能跟×××一样就好了。
◎强调父母的经验和权威: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早就会了、你得听爸爸的。
◎怀疑:你实在无法让我信赖、我看你没这么厉害吧?那有什么了不起。
◎不耐烦:到底要我讲几遍?为什么老是忘记?
◎不当的引导:去死吧、干脆跳楼算了、出去就不要再回来、给我滚。
◎夸张:你对不起列祖列宗、自从有你,我再也没有一天安宁的日子。
◎放弃:我对你不抱任何指望、再也不管你了。
◎利诱:你少打一点电动,就多给你零用钱。
◎过于明察秋毫:终于逮到你了、又出错了吧、你以为我不知道?
责备孩子的原则 1. 尊重孩子的人格。小孩也有自尊心,也需要尊重,不适当的责骂、管教有时造成反效果。
2. 向孩子说明为什么受到责备,不要让孩子觉得无故挨骂。
3. 告诉孩子该怎么改进。责备的目的是下次不再犯,父母可以告诉孩子行为哪里不对,该怎么做,大一点的孩子可以让他自己思考怎么改进。
4. 父母的身教很重要。例如要求孩子对人有礼貌,父母自己就不能粗鲁无礼。先得到子女的尊敬,他们才会信服管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