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靜態磁碟:以傳統方式來分割硬碟
   例如:: 你買一顆80G的硬碟,你用軟體將他分割 40G/20G/20G..一顆分成3顆
            那就是 C 碟: 40G
                      D 碟: 20G
                      E 碟: 20G
動態硬碟:就是WINDOWS 2000/XP/2003以上的軟體來分割特殊功能硬碟
        (也就是外面所說的磁碟陣列RAID...也就是將硬碟做特別處裡...這種是SERVER等級以上才用的到)
磁碟陣列RAID : 一般在IEEE分成6種,RAID 0,1,2,3,4,5
在WINDOWS系統只用到RAID 0,1,5...3種
在WINDOWS系統裡 可以分 1.簡單 / 2.跨區(RAID-0) / 3.等量(RAID-0) /
                                      4.鏡像(RAID-1)  / 5. RAID-5
1.簡單磁碟
   就是如果你要設動態硬碟 那你就要先將靜態成碟設成簡單硬碟...
   才有辦法做後面的跨區/等量/鏡像/RAID-5磁碟
   例如:: 如本有靜態硬碟 C:40G D:20G E:20G F:30G G:20G
            我將D:/E: 設為簡單磁碟
            那就是變成靜態成碟 C:/F:/G:  ...3顆
                           簡單磁碟 D:/E:      ....2顆                           
2.誇區磁碟
  就是你可以將任""兩顆以上""""不同大小""的簡單磁碟變成同一顆硬碟
  比如 有設2顆簡單磁碟 D:20G E:30G
         那就是 D碟=D碟+E碟 =20G+30G =50G的大小
         這時候E碟你就看不到了...因為你全部變到D碟底下 原本20G變成50G
3.等量磁碟
   就是你可以將任""兩顆以上""""一樣大小""的簡單磁碟變成同一顆硬碟
   比如 有設2顆簡單磁碟 D:20G E:20G
          那就是 D碟=D碟+E碟 =20G+20G =40G的大小
          這時候E碟你就看不到了...因為你全部變到D碟底下 原本20G變成40G
4.鏡像磁碟
   就是你可以將任""兩顆以上""""一樣大小""的簡單磁碟變成容錯硬碟,
   其中第一顆為主硬碟,其他為副硬碟,當你存取檔案到主硬碟,其他的副硬碟同時變動
   比如 有設2顆簡單磁碟 D:20G E:20G
          那就是 D碟=D碟+E碟 =20G+20G =20G的大小(因為D碟變為主硬碟,E:變成副硬碟)
          這時候E碟你就看不到...可是你的D碟底下 還是20G
          如果你COPY一份資料到D:底下.... 硬碟就會自行在COPY一份到E:底下
          如果一顆壞掉...另一顆還有資料....就是底下所以有的副硬碟都是在備分主硬碟的資料
5.  RAID-5
    就是你可以將任""三顆以上""""一樣大小""的簡單磁碟變成容錯硬碟,
    資料會同時寫到不一樣的硬碟,同做同位元檢查資料,
    而"資料"與"同位元檢查資料"也會寫入到不同的硬碟    
    比如 有設3顆簡單磁碟 D:20G E:20G F:20G
          那就是 D碟=D碟+E碟+F碟 =20G+20G+20G =40G的大小
          (因為2顆存取資料,1顆存取同位元檢查資料...也就是說不管有幾顆硬碟組成,有一顆會當成存取
           同位元檢查資料用的硬碟)
          這時候E碟與F碟你就看不到...可是你的D碟底下 還是40G的大小
          如果你將第一組""資料""存到第一顆與第二顆硬碟,那第3顆硬碟就做""同位元檢查資料"'
          如果你將第二組""資料""存到第二顆與第三顆硬碟,那第1顆硬碟就做""同位元檢查資料"
          如果你將第三組""資料""存到第一顆與第三顆硬碟,那第2顆硬碟就做""同位元檢查資料"
          .........以次類推...
          ..............不知各位樓主有無看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