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學家從 NASA 史匹哲望遠鏡 ( Spitzer Space Telescope) 的觀測中發現,織女星旁有一塵埃環,可能是直徑兩千公里以上的初生行星體,經過反覆撞擊所形成,在織女星的星光加熱下,輻射出紅外光。
織女星距離地球約 25 光年,是全天第五亮的恆星,本質發光能力比太陽高六十倍。天文學家最早是在 1984 年,從紅外天文衛星的觀測中發現了織女星旁有塵埃帶存在。
天文學家指出,這次的觀測為行星誕生過程源自混亂的撞擊,再添一項證據。這些塵埃也無法停留在恆星附近太久,強烈的恆星風很快就會將其吹散,所以我們現在所見到的是最近數百萬年內撞擊所產生的塵埃,這些塵埃粒子僅數微米大,比地球沙粒還小百倍,數千年內便會離開恆星系統成為星際塵埃,但其數量眾多,總質量約為月球的三分之一,而整個塵埃盤半徑至少 815 天文單位,比太陽系大二十倍,也出人意料之外,停留時間如此短暫的塵埃,何以能維持這麼大的塵埃盤存在?天文學家相信這是因為不斷的撞擊,持續生產大量的塵埃所致。
此外,在塵埃盤亮度分佈顯示,在距離恆星約 86 天文單位處有一個空洞,很有可能是因為在空洞內緣處存在著一個較大的原始行星之故。
出處來源:http://www.tam.gov.tw/news/2005/200501/050110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