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x0
|
[励志] 奇美电子--许文龙的柔性快车
没有铁与血的纪律、也不是阶级清楚的严整组织,奇美却在二○○五年成为全世界前三大电视面板提供者,和三星、夏普并驾其驱,并拥有全球产能最大的第五代单一厂房,更准备打造完整的液晶电视专区,奇美是如何在人才及资源稀少的台湾南部,加入高科技十倍速的全球竞争,走出过去台湾高科技少见的经营模式?
奇美电子资深副总经理吴炳升,也是目前负责技术发展的最高主管,却是集团中最「资浅」的副总经理,他在一九九七年加入奇美,他透露了许文龙最让他惊讶的一个故事:一九九九年时,他们正在兴建奇美一厂,这也是奇美的第一座量产厂房,生产第三.五代产品,造价已达二五○亿台币,这已是奇美创立已来最大的投资,当时也正逢景气的大低潮,所以压力很大,有一次开会时,他们向许文龙分析景气来临时,谁的产能最大谁就是最大赢家,这时许文龙突然说:「那你们应该同时准备建第二座厂。」
吴炳升以为自己听错了,因为前景犹疑,也没有人提出多兴建一座厂房的企划案,完全是许文龙从他们讨论之中找出的结论,他怕自己听错了,许文龙讲的可能是加大第一厂的产能、扩大生产线的「Phase2」(第二阶段)的意思,所以他又问了一次许文龙,没想到许文龙斩钉截铁的说,「不是第二阶段,是盖第二座厂!」
领导魄力-十倍数成长全力冲剌 经过了这起伏的五年,吴炳升回顾奇美电子发展的历史,「要不是有二厂的兴建,赶上第一波景气,奇美绝没有今天的局面。」奇美当时把整个二厂四代线都拿来生产液晶电视(LCD-TV)用的面板,一片成本只要八百美金,但二○○三年第三季市场行情叫价到一千两百美元以上,仍然供不应求。
「他是我见过最有魄力的领导人了!」吴炳升说。 这样的形容词,似乎很难和许文龙的温良恭俭让形象连结在一起。远在两百公里以北的台积电内部员工,都会在背后喊董事长张忠谋叫「大帅」、而外界则习惯称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为「成吉思汗」,一方面透露他们的「治军严谨」、也透露了外界对他们的「敬畏」。对比之下,许文龙就一直缺乏这种「硬汉」的形象。 然而,许文龙的速度,比之张忠谋及郭台铭却无不及。 二○○○年奇美电子第一年正式量产,营业额是九十一亿,三年后已冲上七百亿,二○○四年就达一千二百亿,今年营收预计达到两千亿台币,集团营收预计达到两千六百亿。很难想像五年前奇美实业的营业额也才三百亿台币,奇美电子、也是奇美实业总经理何昭阳就感叹:「奇美实业奋斗了四十年的营收,奇美电子四年就达到了。」 对奇美电子来说,他们的确来到了「十倍速」时代,何昭阳说,过去一个建厂成本最多二、三十亿台币,现在是两、三百亿起跳,数字是「多一个○」,但是相反的,一个ABS(奇美实业主要的石化原料产品)规格有时可以卖十年,但是现在一年的时间,产品就往上跳一个世代,等于「少一个○」。
但是许文龙的决策速度,也让奇美毫不迟疑地抓住「十倍速时代」的机会。 二○○三年,英特尔推动迅驰(Centrino),意外掀起了整个笔记型电脑换机热潮。一时之间让占笔记型电脑成本三分之一的面板一时供不应求,当笔记型电脑大厂如广达、华硕赶着出货之际,液晶电视也跑来凑热闹。 美国在二○○八年以前规定传统映像管(CRT)电视不准再贩卖,欧盟则是二○一○年,如同奇美总经理何昭阳指出,「鱼群来了,才发现网根本不够大。」奇美是目前全球第三大的液晶电视面板厂商,仅次于日本夏普和韩国三星。
百年契机-技术与成本为筹码 奇美在经营的手法上及全球布局,也不输给台积电及鸿海。 在技术的布局上,除了发展自有技术,奇美于二○○二年买下了IBM在日本的面板厂IDT,让技术更有深度,特别是在「广视角技术」上取得更多专利,让现在日本大厂开始对台湾公司大举兴讼之际,奇美能全身而退,而当奇美确立了往大尺寸面板发展的实力之后,在二○○五年一月,又将小尺寸产品为主的IDT出售给新力公司,说明奇美经营之灵活。何昭阳还透露,新力找了他们三次,奇美确定新力真的很需要这座厂,才「忍痛割爱」。事实上,这个分割案也让新力和奇美的未来合作,又产生新的可能。 另外,就是成本的控制能力。奇美电子副总经理、也是专为奇美盖厂的转投资公司保仁工程总经理颜中村就指出,「第一、二厂我们观摩别人、第三厂我们开始参与部份规划,到了第四厂,我们连『无尘室』都自己来了。」特别是到了第五代厂的建厂,成本以五百亿台币起跳,奇美内部评估至少节省数十亿台币。 技术布局和成本控制,让奇美得以参与高科技的全球竞争。对台湾产业史有独特见解的奇美集团董事长许文龙,语重心长的说,「我真的觉得面板产业是台湾百年一见的机会。」这个「百年机会」,先来自台湾发展了三十年的半导体技术,像TFT-LCD的制程中有八○%和半导体相同。一九九三年台湾第一家TFT-LCD厂,就是联华电子投资的联友光电。
傲视五虎-五代线面板产能全球居冠 「日本企业经过五十年成功而松懈,决策缓慢,当新力、东芝发现韩国坐大时,己来不及了,」资策会顾问王金岸曾指出,但是随着日本经济下滑,加上韩国厂商的竞争,拥有液晶显示原初技术的日本公司也开始改变态度,台湾企业家利用和日本企业关系亲密的这项「资产」,加上在科技业界练就的胆识,一进军液晶显示器面板,就是大手笔。 奇美、友达都已宣布投资第七代的建厂地点,现在「面板双雄」奇美、友达争做类股股王、争相抢做「世界级」龙头,更带动台湾产业的未来前景。外商瑞银投顾的报告就指出,以二○○四年八月十四日为例,台股成交量约一千三百亿,其中「面板五虎」的成交量就高达五百亿,而「晶圆双雄」的台积联电成交额仅约七十亿。 而所谓的「面板五虎」∣∣友达、奇美、华映、彩晶、广辉之中,奇美是唯一一家来自台南的企业,人才和周边配套资源比北部少,但是光看奇美第一座五代厂开出的产能,在五代线的一万坪厂房中月产能高达十二万片,成为全球产能最高的单一五代线厂房,比三星的十万片还要多。 深耕TFT面板产业,日本花了二十多年时间,韩国花了十多年,台湾努力追赶六年就表现亮丽,而且奇美已走出一条不一样的路。奇美不迷信名校学生、以台南人才为主,又强调「以和为贵」的文化,不讲究对抗性的「建设性的冲突」。而奇美是如何做到同时能全球竞争,也能「追求幸福」,兼顾营运数字和人性化管理的平衡?又是如何能够让一家拥有四十五年历史的「传统产业」,能用「十倍速」转型高科技?
无为而治-融合新旧成功转型 「不是执行力,是向心力!」包括奇美电子总经理何昭阳等许多资历数十年的干部都指出,奇美在经营上讲究的是「裁事业单位,不裁员」,公司有长远的规划及福利制度,让员工对公司有信任,也有长久的承诺, 让新旧的融合和变革快速发生,「公司把我调到新单位,我绝对不会怀疑,努力去做就是了!」一名从奇美实业「转型」到奇美光电的员工说。 在领导上,许文龙充份传达他深受「老庄思想」启发的经营哲学,一周只进公司两次,只负责「聆听」和「做决策」,让「授权」的精神发挥到了极致。在策略上,奇美以接近平民化市场的战略思考,其实就是要把「饼做到最大」,也决定了奇美「降低售价」的最高战略方针,也有过去ABS称霸世界的影子,让上下游完全整合,从内部价值炼、策略联盟及人才培育,都往这个策略前进。 最后,所有的领导、经营和策略要能长期运作,还是要回过头来落实在「企业文化」之上,有了好的组织文化,极扁平化的组织才能往同一方向前进,这也是奇美企业认为「老员工是宝」的原因。 奇美电子副总经理林荣俊也指出,高科技的人才的确比较功利,眼中只有股票,而且坚持自己的想法,所以「新、旧文化融合」的概念很重要,这样公司才能走得更久,「而不认同这种文化的人,自然就会离开,」林荣俊说。 从二○○二年开始,台湾一举攻上全球液晶显示面板占有率四○%,「而且,我们很多第五代技术己不输日本了,」许文龙对媒体自信的说。 而台湾从没有一项高科技产业可以控制全球四○%以上产能,像二○○三年台湾全部二十六座半导体厂产能相加,也才占全球的十二%左右。 新的市场、新的变动、新的挑战和机会,TFT面板产业前景仍旧不明,但奇美正坚持走在一条回异于以往的道路上,而他们未来获致的报酬,可能也不只是有形的股票而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