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0306894
|
分享:
x0
|
[分享] 冰河時期可能是地球穿越巨大分子雲所造成
美國航太總署(NASA)天文生物研究所(Astrobiology Institute)指出:數萬年前,地球曾穿越太空中一個巨大分子雲,造成地球上大規模的生物滅絕事件。
最近有兩篇發表在地球物理研究期刊(Geophysical Research)快訊中的論文。其中一篇指出地球的冰河時期,或許是因為整個太陽系可能穿越一個太空中稠密的巨大分子雲而造成。另外一篇論文則指出,所經歷的巨大分子雲密度不需很大,也會因為分子雲中的大量帶電粒子進入地球大氣中,破壞臭氧層,使得植物因無臭氧層的保護而被摧毀,造成其他生物跟著滅絕。
這兩篇論文的主要作者都是美國科羅拉多大學的Alex Pavlov。他表示:電腦模擬的結果顯示:當太陽系穿越太空中稠密的分子雲時,星際塵埃逐漸累積在地球大氣中,漂浮在空氣中,吸收或散射來自太陽的輻射使其無法進入地球表面,然而另一方面卻不遮擋、可讓地球本身的輻射進入太空中,使得地表溫度愈來愈低,因而造成氣候驟變,整個地球表面都被冰川覆蓋,進入冰河時期。他們稱這種原因造成的冰河時期為「雪球冰川作用(snowball glaciations)」,在地球過去6~8億年間的4次冰河時期中,至少有2次是這種雪球冰川作用造成的。
不過,這個假說仍然需要地質證據來檢驗其正確性。如果可以在岩石中發現比例異常的鈾235/238兩種同位素的比例,就可以證明這些物質來自太空塵埃。鈾235這種元素無法在地球上、甚至太陽系中自然產生,必須經由超新星爆炸才能製成;超新星爆炸的殘骸會逐漸擴散進入太空中,因此在星雲中相當常見。
天文學家認為太陽系與太空中的分子雲相撞的事件應當相當罕見。然而,透過Pavlov等人的模擬顯示:如果只是一般密度中等的分子雲的話,則類似事件發生頻率將比預期中還頻繁,而且同樣可以引起地球災變。
雖然在日光層中(太陽風可抵達的範圍),太陽風與太陽磁場可擋掉來自太陽系外的一般粒子和輻射,使地球不至於受到宇宙高能輻射的危害。但當地球穿越中等密度的分子雲區時,日光層邊緣並不會因此而受到壓縮,大量氫原子從太空分子雲流入日光層中,使得氫原子與太陽交互作用下,產生大量帶電粒子--宇宙線( cosmic rays)。正常情形下,地球磁場和臭氧層可抵擋宇宙線和太陽的紫外線等,保護生命不受危害;然而當宇宙線大量增加,又碰上特殊情況時,地球的自保程度畢竟有限,災害自然就發生。
一般而言,太空中的中等密度分子雲都非常龐大,太陽系可能得花50萬年去穿越一個這樣的分子雲。這麼長的時間,一定剛好會經歷至少一次以上的地球磁場反轉期,此時地球磁場強度減弱,帶電粒子組成的宇宙線便可長驅直入,完全不受阻擋,破壞大氣中的氮分子後形成氧化氮分子。氧化氮分子可破壞地球上層大氣中40%以上的臭氧分子,以及兩極上空臭氧層中80%以上的臭氧分子,造成地表生物滅絕。
出處來源:http://www.tam.gov.tw/frame/all_2.htm
[ 此文章被t0306894在2005-03-16 12:33重新編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