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承辦健保? 保險業敬謝不敏 【記者薛桂文/報導】
全民健保面臨財務崩盤危機,中央健保局的管理效率備受質疑,外界再度出現「公辦民營」的呼聲;衛生署贊同如此可免除政治力干預,讓健保永續經營,但保險業者卻視健保為燙手山芋,根本沒人敢接手。
現代保險教育事務基金會昨舉辦「健保不能倒,公辦民營好不好」論壇,衛生署主任秘書賴進祥指出,健保開辦2年後,衛署即曾提出公辦民營構想,另設基金會負責健保業務,且開放多元保險人,讓民眾可選擇到那裡去投保,但因外界質疑衛署以此卸責、迴避監督,這項改革案後來胎死腹中。
保險教育基金會副董事長林麗銖說,其實大家都清楚,造成今日健保的危機,關鍵在政府怕引起民怨,未依法執行,以致該調保費時不能調,不該給付的又不能取消;未來恐須改為公辦民營,減少政治力干預,並藉由競爭,提升經營效率。
賴進祥表示,公辦民營確實能免除政治干預、外界非理性抗爭,使執行回歸法律面,但也須有完整的遊戲規則,確保民營保險人的效率、服務品質、以及民眾權益不受影響,所以,前提須先將健保財務規畫好,才能交由民營。
不過,出席的業者對健保公辦民營多半興趣缺缺,南山人壽資深副總蔡豐輝直言,商業保險有「對價原則」,風險愈高者、保費愈多,但健保卻採固定費率,保險公司若接手,財務恐被拖垮,沒人敢投入,介入經營管理或許可以,但財務要切開來。
壽險公會理事長林文英則說,若要健保民營,保險與福利應脫勾,像重大傷病等社會福利色彩濃的醫療,應由政府負擔,一般人的部分再由民間來承辦;然而,這卻與健保全民分攤風險的精神相違,變成商業保險。所以,保險業者多半認為,健保應先解決眼前危機,公辦民營須從長計議。
【2005/03/16 民生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