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游泳、走路 最理想運動 【記錄:薛桂文】
人老了,身體雖無可避免退化,但若注意保養,仍可延後退化性關節炎的發生;否則就像車子零件再好,成天往崎嶇的山路開,車子很快就會磨損,提早報銷。
高念慈建議,運動方式與關節的磨損密切相關,宜在年輕時即慎選運動,像爬樓梯、爬山、跑步等,雖是很好的有氧運動,但對膝關節的損耗都很大,最好能免則免;而游泳、走路、騎腳踏車都對膝關節衝擊力較小,是較理想的有氧運動。
此外,日常生活中有些「危險動作」少作為妙,像蹲的動作,如果兩腳同時下彎超過90度,對關節壓力過大,最好採一腳跪地、一腳彎曲的方式蹲下來,較不傷關節;還有背負重物也不宜。
若是關節已開始不舒服,黃彥皓建議,平時應多休息,尤其急性發作期,更要少動,若有紅腫熱痛,可在病情發作的前2天冰敷,每小時20~30分鐘,有助消除疼痛;同時可善用輔助器具,如枴杖、護膝、吸震佳的運動鞋等,保護關節。
如果身體質量指數(BMI)超過25,已有肥胖傾向,也會加速退化性關節炎發生,應積極減重,尤其已有膝、髖關節不適的人,更要嚴格控制體重。金美雲表示,減重並非不能吃那種特定的食物,而是均衡攝取各種食物,但油脂、糖類要控制,如此才能減少熱量,又不怕營養失衡。
此外,坊間有許多「顧筋骨」的保健產品,像是葡萄糖胺(glucosamine,也就是「維骨力」的成分),也有很多人自行購服。但王明媛提醒,葡萄糖胺在國內分食品、藥品兩類,藥品管制嚴格,療效較明確,食品則品質良莠不齊,效果較無保障,所以民眾最好先諮詢醫師再使用。
劉文俊表示,有些研究顯示,足夠劑量的葡萄糖胺,可以讓關節內的軟組織增生、修復,可能有助改善退化性關節炎的疼痛;但高念慈強調,這必須長期使用才有效,屬於預防性的關節保養,無法緩解急性期症狀,所以目前健保一次只給付3個月用藥,之後就得先停藥3個月,經評估有必要才可再用藥。
【2005/03/02 民生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