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amlee9
&n ..
|
分享:
▼
x0
|
[分享] 作與無作
圖 1.
圖 2.
作與無作西蓮淨苑 智諭法師. 一切諸法,不外作與無作二種形式。 作法為用,無作法為體。 正確地說,應該是作法是 體之用,無作法是用之體。 並非於作以外另有無作, 亦非於無作外另有作法。 而是作無以自立, 依無作而立。無作無以顯現, 依作法而顯現。譬如水與波, 水性濕下不可見,依波而見。 波相如幻不能自有, 因水而有。波無水便不立, 水無波則不見。波之與水, 二而一,一而二, 差別而無差別,無差別而差別。 作法有生滅相,無作則無生無滅。 以作、無作一而二,二而一故, 所以生滅而實無生滅, 無生滅而幻現生滅。 例如六道輪迴,人死為鬼,鬼死生天 然滅法不應更生, 若人已「死」,焉能為鬼? 既能為鬼,即說明人猶未「死」也。 若鬼已死,焉能生天? 既能生天,即說明鬼猶未「死」也。 所以六道輪迴,實無生滅, 實無增減,生滅增減者, 不過隨緣幻現而已。 人死為鬼,鬼死生天, 乃至六道輪迴,只是隨業緣轉易, 而無生滅增減。於六道中, 由本陰而入死陰, 由死陰而入中陰, 由中陰而入生陰, 由生陰再成本陰, 亦只有轉易而無生滅增減。 何以故?本陰空故。 本陰空死陰則空, 死陰空中陰則空, 中陰空生陰則空。 空則無生滅增減。 以空故,諸陰隨緣乃有轉易。 如果諸陰決定有而不空, 不空則無轉易矣。 例如本陰定有, 則生陰不能轉為本陰。 生陰定有, 則中陰不能轉為生陰。 中陰定有, 則死陰不能轉為中陰。 死陰定有,當然亦不從本陰來。 所以六道定有,便無六道輪迴。 以本陰空, 生陰隨緣乃成本陰。 以生陰空, 中陰隨緣乃成生陰。 以中陰空, 死陰隨緣乃成中陰。 以死陰空, 本陰隨緣乃成死陰。 以六道皆空, 眾生隨緣乃輪迴六道。 故一切法無性能隨緣, 隨緣則無性。 無性隨緣乃有作法, 隨緣無性乃有無作法。 譬如臨敵則鬥心起, 敵去則鬥心息。 然鬥心息非是滅, 若鬥心滅, 再臨敵時不應更起, 以滅法不應更生故。 既然非滅,當然亦非生, 以生必有滅,滅必有生, 今既無滅,故亦無生。 無生無滅者,隨緣無性也。 現生現滅者,無性隨緣也。 無性隨緣謂之作, 隨緣無性謂之無作。 我們已經知道, 作法是無性隨緣, 無作法是隨緣無性。 而無性隨緣,隨緣無性, 即是真如法性。 一切法以真如為性, 故曰真如法性。 何故一切法以真如為性? 真如隨緣起萬法, 萬法無性是真如。 是知一切法皆以無性為性, 無性隨緣乃成萬法。 以如是故,當知萬法作而無性, 無性則無作。 無性隨緣,而有萬法之作。 法華經云諸法實相, 既知諸法實相, 當知實相諸法。 實相無相,無相即是無性, 故無性即是實相。 法不孤起,因緣而起, 所以諸法即是緣成。 緣成無性,故曰諸法實相。 無性緣成,故曰實相諸法。 諸法實相,故萬法森羅, 不礙畢竟空寂; 實相諸法,故畢竟空寂, 不礙萬法森羅。 猶如波濤沸騰,不礙水性常寂; 水性常寂,不礙波濤沸騰。 正如僧肇大師所說: 旋嵐偃岳而常靜; 江河競注而不流。 二乘人只知緣成無性, 於是偏空滯寂不起化道, 證一切智得慧眼,急取涅槃。 菩薩知緣成無性,無性緣成, 於是行空不證而起大悲度眾生。 菩薩知緣成無性,故隨緣不變。 菩薩知無性緣成,故不變隨緣。 隨緣不變,故不住生死。 不變隨緣,故不住涅槃。 不住生死,是不住此岸。 不住涅槃,是不住彼岸。 菩薩證道種智得法眼, 無量劫往來生死度眾生,無有休息。 佛得一切種智,具足五眼, 知生死涅槃俱同幻化。 諸法實相,實相諸法。 一即無量,無量即一。 雖徹證法身,為迷悶眾生故, 隨緣而起報化。 雖現報化身,而同一法身。 報身者報法身,化身者化法身。 法身無生無滅,以等虛空故。 由法現報,報身有生無滅。何以故? 以報身有成佛時故有生, 既已成佛,還同虛空, 故而無滅。化身則有生有滅, 如釋迦牟尼佛, 示現生於釋宮,是有生也。 雙林間入涅槃,是有滅也。 然三身同一法身, 故報化二身亦無生滅。 何以故?始覺未合本覺前, 報身似有生滅。始本合而後, 報身實無生滅。 化身隨緣,似有生滅。 然化現十方,無有斷絕。 無有斷絕,豈有生滅? 故報身者報法身,化身者化法身, 依是無性隨緣,隨緣無性。 無性隨緣現於生滅, 我們稱之有為。 隨緣無性不生不滅, 我們稱之無為。 有為無為皆是假立。 因為無性隨緣,即不可得義故。 無性法不可得;隨緣即無性, 故緣起法亦不可得。 以無性隨緣立於有為, 以隨緣無性立於無為, 故有為無為皆不可得, 皆是假立。無為法不可說有, 若說有無為,則此無為即是有為。 所以無為之名,只是假立, 對有為假立無為之名。 然有為法幻有非實, 緣成無性。有為既不立, 對有為而立之無為焉有? 故有為無為,只有名字而無實義。 正如無性隨緣、隨緣無性俱不可得, 是同樣的道理。以無性隨緣、 隨緣無性俱不可得故, 即是無生法。無性即是無生, 當無疑問。無性能隨緣, 隨緣即無性,故隨緣即是無生。 無生法本來寂滅,是畢竟空義。 滅生謂之滅,滅滅謂之寂滅, 寂滅是佛正法。 如華嚴經性起品云: 正法性遠離,一切言語道, 一切趣、非趣,皆悉寂滅性。 故寂滅性,即甚深無生法。 若依仁王般若經云, 七八九地菩薩證無生忍, 十地及妙覺,證寂滅忍。 而無性隨緣、隨緣無性,即其因也。 法華經云:佛種從緣起。 佛種都從緣起,餘法當不足論矣。 既從緣起,定知無性, 以無性方能應緣故。 此法圓融無礙,究竟了義。 我們在此不過略說, 若廣說者,無量無邊。 總說一切善法惡法, 世間法出世間法,皆不出此一原則。 因為此原則即是二諦, 無性隨緣者,世俗諦也。 隨緣無性者,第一義諦也。 無論菩薩、弟子、天、化人, 只要說法不違二諦,即順佛旨。 總之,無性隨緣,則理不礙事。 隨緣無性,則事不礙理。 故此法總一切事理, 無不包容。若得其旨, 則理事無礙、事事無礙, 猶帝網天珠,一切圓融無礙矣。 華嚴宗雖謂無性隨緣旨大乘初教, 是謂其旨在於因地, 若論究竟,可貫頓圓也。
[ 此文章被adamlee9在2023-06-20 21:27重新編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