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amlee9
&n ..
|
分享:
x0
|
[分享] 法性宗
法性宗,简称性宗,汉传佛教术语, 为判教分类方法之一, 法性宗与法相宗构成了大乘佛教的两大主流。 传统上认为,法性宗即中观派, 但现代佛教研究学者认为,由宗义来看,⋯⋯ 法性宗应是如来藏学派。 概论 法性,意指诸法的本性与实相[1], 研究诸法本性的学派,称为法性宗。 法相宗与法性宗的分类,起源于中国南北朝时代。 印度那烂陀寺中,戒贤、护法等人, 依《解深密经》与《瑜伽师地论》等经典, 建立法相宗;而清辩、智光等人,建立法性宗。 性、相二宗,形成那烂陀寺中的两大宗派, 这个分类随后传入中国[2]。 因为智光的传承来自清辩,远承龙树, 传统上将天台宗、三论宗,般若学派或中观学派, 都归于法性宗之下[3]。但事实上, 汉传佛教所理解的法性宗,其学说内容阐明法性是 「真如随缘为染净之本」, 根据现代佛教研究学者的见解, 其学说主要属如来藏学派。 华严宗很早就将法性宗归于如来藏学派, 如圭峰宗密将大乘佛教分为法相宗、破相宗与法性宗 三大流派,智光一派为破相宗,属于空宗[4], 认为法性宗并不属于空宗,或中观宗的范围, 并举出十种差异[5]。但是华严宗的见解, 在宋朝之后不被列为主流, 汉传佛教传统上仍然将法性宗等同于空宗, 或是中观学派[6]。
注释 1.^ 鸠摩罗什译《大智度论》: 「法性者,诸法实相,除心中无明诸结使, 以清净实观,得诸法本性,名为法性,性名真实。」 2.^ 法云《翻译名义集》:「性相二宗,肇分于竺国。 南北之党,弥盛于齐朝。故西域那烂陀寺戒贤大德, 远承弥勒无着,近踵法护难陀,依《深密》等经, 《瑜伽》等论,立法相宗。言法相者,唯齐八识业相, 以为诸法生起之本,故法相宗,以识相行布为旨。 其寺同时智光大德,远禀文殊龙树,近遵青目清辩, 依《般若》等经,《中观》等论,立法性宗。 言法性者,以明真如随缘,为染净之本,故一性宗, 以真理融观为门。」 3.^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二宗〉: 「二宗,法相宗与法性宗也。此为大乘之宗别, 华严宗之所判。一、法相宗,略曰相宗。 以万法之生起归于阿赖耶识, 以阿赖耶识为一切染净因果之根本,就其所生之法, 广分别名义,故名法相宗。 如深密经唯识论之所明是也。华严之大乘始教, 天台之通教,八宗中之法相宗当之。二、法性宗, 略曰性宗。破前相宗所说之万法, 而显真性空寂之理,故名法性宗,如般若经, 四论等之所明是也。华严宗五教中之终教已上, 天台之四教中别圆二教,八宗中之三论宗当之。 在竺土称为龙树天亲之二宗,中观瑜伽之二宗, 护法戒贤之有相大乘,清辨智光之无相大乘者也。 」 4.^ 圭峰宗密《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略疏注》: 「然大乘教总有三宗。谓法相、破相。二皆渐教之始。 即戒贤、智光二论师。各依一经。立三时教。 互相破斥。而传习者。皆认法性之经。成立自宗之义。 法性通于顿渐。渐即终教。终于始故。顿如后说。」 5.^ 圭峰宗密《禅源诸诠集都序》卷2: 「讲者禅者同迷,皆谓同是一宗一教, 皆以破相便为真性。故今广辨空宗性宗,有其十异: 一法义真俗异。二心性二名异。三性字二体异。 四真智真知异。五有我无我异。六遮诠表诠异。 七认名认体异。八二谛三谛异。九三性空有异。 十佛德空有异。」 6.^ 《宋高僧传》卷6:「昔佛灭度后, 十有三世至龙树,始用文字广第一义谛。 嗣其学者,号法性宗。」 维基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