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空法師:
如來有沒有一絲毫意思在裡頭?
給諸位說沒有,這一點我們必須要知道。
如果加上一點自己的意思,這是凡夫,這不是聖人。
我們這聖人的標准是法身菩薩,也就是圓教初住以上,⋯⋯
他們真正是六根接觸到境界不起心、不動念,
這就是沒有妄想;不分別、不執著,沒有見思煩惱,沒有塵沙煩惱,
所以現身說法皆如是。如果說那裡有感,我動個念頭我去應,
我得想想看用什麼身去應,這是凡夫,這不是菩薩。
不但法身菩薩不會起心動念,即使阿羅漢也不會,
但是阿羅漢的程度,定慧沒有法身菩薩那麼深,
沒有法身菩薩那麼樣的明顯;因為阿羅漢執著決定沒有了,
還有微細的分別,妄想確實還沒斷,這妄想都是很細的。
這粗重的妄想,我們都知道有妄想,微細的妄想不知道,
現在人所講的潛意識,佛法裡面講的無明妄想。
所以諸佛菩薩隨眾生的根性,這地方講的“依根”就是隨根,隨心應量。
唯有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現的那個身,
說的那個法就恰到好處,妙不可言!一起心動念就夾雜妄想,
再要有分別執著,那就夾雜著塵沙見思,
這是凡夫,六道凡夫,不是聖人。凡聖差別在這地方,
我們不能不知道,真正要想學佛菩薩,不能不在這地方留意!
那就是說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無論是工作,無論是處事待人接物,
盡量要把妄想、分別、執著降低,這對於我們功夫的提升有直接的影響。
也就是分別執著愈淡愈好,愈少愈好,你智慧才能現前;
這很重的分別執著,沒有智慧了。無明妄想就是起心動念,
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盡量保持著不起心不動念。
起心動念已養成習慣了,想不起心動念不行,自自然然就起心動念了。
在這時候你就要想到古人的教誨,古大德常常講“不怕念起,只怕覺遲”,
這話好!起心動念了,我立刻就曉得,我又起心動念了;
你曉得就覺了。怎麼樣保持覺?念佛人就用這一句佛號,
馬上把念頭轉到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一直念下去,把這念頭換成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是覺,無量覺,覺而不迷,這是真會修行,真會用功。
轉煩惱為菩提,是這麼個轉法,要轉得快,
當然最好第一個妄念起來了,第二念就轉成阿彌陀佛,這了不起!
我們現在一般大概念頭起來,
那個妄念總有十幾、二十、三十個才想起阿彌陀佛,也好還不遲,
所以要會用功。
摘自《大方廣佛華嚴經》(第1073卷)
【如今修道者,但隨自信解力,便處即作,不可例然】
按這裡檢視影片,登入論壇可以直接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