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amlee9
&n ..
|
分享:
▲
图 1.
智敏·慧华金刚上师开示 兹依《大乘起信论》泛讲一心。真如一心,万法之源 此“真如一心”:摄用归体,则是一切即一,法界一切万象, 不离真如一心:由体起用,则是一即一切, 如幻显现法界情世间、器世间、时世间。 更可开出二门、三大、四身、五智。 真如一心“一”,非表数量、相对, 乃表绝待之意;非比较、思虑、知觉之心。 “真如一心”即法界之体性,绝对、平等、不二, 无相对、无差别,故名“一心”。 真如一心又名“真如”、“实相”、“自性”、“法性”、“心性”、 “佛性”、“涅槃”、“圆觉”、“涅槃妙心”、“如来藏”、“本来面目”等。 阿赖耶识,迷悟关津 一心二门 真如一心,义具二门: (1)心真如门(一心之体):为绝对、无限的体性, 无染净、真妄之别,无佛、凡之别,亦无心、物之别,乃绝待一心。 (2)心生灭门(一心之用):为相对境界、差别的现象, 有真妄、染净之别,心、物之差别相。 生灭门之一心,即是人类的第八识,又名“阿赖耶识”。 觉与不觉“阿赖耶识”又分“觉”、“不觉”二义: (1)觉:即真如,亦即绝待平等的法介一相。 (2)不觉:即“根本无明”,不知真如平等、法界一相。 “阿赖耶识”,就是由不生不灭的真如体性, 因不觉无明而起的妄念、妄动,而有生灭。 这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非一非异的“心”,名之为“阿赖耶识”。 不变与随缘 觉又分“不变”与“随缘”二义: 不变:心之体性常无念故,名为不变。 随缘:即“不达法界一相故”,不知法界乃真如平等一相, 故心不能与法性相应,忽然念起称为“无明”。 “根本无明”即“根本不觉”,为迷昧真理的无明。 由根本无明,而生起“枝末无明”,为执着世间妄相的无明, 又称“迷妄无明”。 真如与无明,无始以来同时存在,为一体之两面, 犹如手背与手心。以不如实知真如法性,忽然念起,名为无明。 由无明而幻显开展三千大千世界,乃由绝待的法界体性, 虚妄分别为个体的相对精神。 薰习 真如又有“妄法薰习”与“净法薰习”: 妄法薰习:此无明薰习真如,则生妄心、妄境, 能所对立,执着「我”、“所”,以致造业轮回,相续不断。
净法薰习:此真如薰习无明,令妄心压生死苦,求涅槃乐。 知由自心妄动,而有身心世界,故修远离法, 随顺真如而修无相、无念、无住。恒时如是而修,心念渐趋寂灭, 直皮无明妄心,一切身心世界、山河大地, 亦随之而灭,心、物悉归清净,名为涅槃境界。 还灭与流转 阿赖耶识具“向上还灭”与“向下流转”二门: (1)向上还灭门:乃净觉向上还灭,入佛境界。 “觉”的力量强大,则清净觉薰习不觉妄心,返妄归真, 向上发展而成三乘圣贤、无上涅槃之果位,谓之“还灭门”, 即还归本来真如寂灭之门。 (2)向下流转门:真如心体,因不觉故,向下流转, 成为众生轮回境界。不觉力量强大, 则不清净之不觉薰陶于觉性中,遂成迷界,向下堕落, 而现六道轮回境界,谓之“流转门”,亦即在六道中流转之门。 故知,由阿赖耶识之二门,出生迷悟、染净诸法, 无论凡夫轮回境界,乃至三乘圣贤、菩萨与佛之无上涅槃果位, 悉皆不出心之还灭、流转二门。 总结综观阿赖耶识: (1)觉与不觉二义:乃佛与众生之分野。觉即佛;不觉即众生。 (2)不变与随缘二义:乃真如产生无明之缘因。 心性恒寂为佛;忽起妄动(念),遂至无明。 (3)净法、染法薰习:为成佛与轮堕之方法。 随顺真如(觉),得入涅槃;妄心妄境,执着我所,造业轮回。 (4)向上还灭与向下流转:为能否成佛或继续轮回之主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