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amlee9
&n ..
|
分享:
x0
|
[分享] 內在上師心性
圖 1.
【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上師與自己不可分離】 外在的上師 正如我們說過的,外在、內在、⋯⋯秘密的上師即是我們的心性。雖然如此, 我們初學者仍會尋找一個榜樣來啟發並引導自己, 於是我們向他皈依;而為了表達對佛法的感恩, 我們對他獻上供養。 很多人都嚮往能找到某個對象或任何對象, 使用我們唯一會用的溝通方式,諸如哀號、抱怨、哭求、 祈請等,來向他們描述我們所有情緒的高低起伏。 而為了滿足這種需要,修行之道—— 從金剛乘的角度而言,「道」即是「迷惑」—— 為我們提供了外在的上師。 當然,所有的修行之道最終都會被拋棄,但此刻, 你應當繼續將自己的虔敬心, 連同崇慕之心與不動搖的清凈顯相,都獻給外在的上師。 然後慢慢地、一步步地盡量將自己跟內在、 秘密的上師相融合,過了一段時間後,你會了悟外在、 內在、秘密的上師其實從未曾與自己分離。 渴望與上師相連繫 很多學生喜歡談論自己想到上師時的心情, 有些人心裡感到很充實,胸臆充滿各種感受; 也有人感到自己受到關愛,因而完滿。 我想,這些學生想要表達的是, 他們渴望與自己的上師相連繫。 確實,當我們想到他就會生起強烈的感受與觸動; 但重要的是,我們同時也要謹記, 感受與情緒是非常易於變化的。 感受屬於暫時性的世界, 因此它只是另一層外皮,最終仍需要剝除。 我們與上師情感上的連繫, 並非我們在心靈之道上要努力的唯一成果。 就目前而言,上師與我們似乎是分離的, 然而隨著我們在法道上進步, 修持的善巧方法之一就是不斷自我提醒︰事實絕非如此。 任何我們所接受過的教法, 絲毫都未曾說過上師是分離的個體, 這種有個「上師」與「弟子」的想法, 完全是我們自己所犯的錯誤,而且它又被習性所強化。 如果我們已經完全信服上師與自己一直都未曾分離的話, 「上師瑜伽」就完全是多餘的。 雖然,感覺「連繫」就意味著他是個分離的個體, 但我們仍然執著於自己與他「連繫」的概念, 正是這個概念把我們束縛在二元分別上。 「上師與自己不可分離」的認知, 是我們所會擁有的唯一永遠無法被剝離的了悟。 按這裡檢視影片,登入論壇可以直接觀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