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 1.
不即不離 即:接近,靠近;離:疏遠,離開。
指對人既不接近,也不疏遠。多指對人似親非親、
似疏非疏的關係。
【出處】:《圓覺經》卷上:“:「不即不離,無縛無脫。
始知眾生本來成佛,生死涅?猶如昨夢。」
不即不離 聖嚴法師:
雖聞如來聲,音聲非如來;離聲復不知,如來等正覺。
──六十華嚴經卷一○.夜摩天宮菩薩說偈品
此偈是說,人們雖然聽到了如來說法的聲音,
但那個聲音並不就是如來;可是,離開了如來說法的聲音,
也無從知道如來便是已經成正等正覺的佛。
如來的聲音是指佛在說法。釋迦牟尼佛當時並未寫書,
每講一段話或連續幾天講同一主題的話,皆以口耳相傳,
後來才記錄下來。當時記憶力特別強的人,
能把佛所說的內容記得很清楚,然後傳誦給他人。
所以每部經典一開始往往是「如是我聞」,
表示這是他親耳聽釋迦牟尼佛這樣說的。
有人迷信特定的聲音,具有神祕的威力,佛是不贊成的。
聲音言語,僅是表達及溝通的工具,
甚至佛也不主張對他個人當作神來崇拜,
不以為唯有佛說的話才是真理。佛的聲音不是佛,也不是法。
對於聲音語言所表達的內容,必須用心去領會,
照著去實踐及體悟,才能知道如來是什麼。
因此,我們也不能不要如來的聲音,
不能不聽如來所說的法,不能不通過佛經看如來,
否則無法知道如來的名稱,也無從知道佛是怎麼覺悟的?
為何覺悟?覺什麼悟?
許多人看偉人及名人的傳記,許多人愛讀時人的醜聞。
如果是為求知、是為益智、是為勵志,非為消磨時間,
非為尋求刺激,那就把書本當作鏡子來看,
才算是懂得看書的人。否則看書被書騙,豈非上了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