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 1.
圖 2.
圖 3.
圖 4.
圖 5. 岔路口D,右轉上坡通往"瑪礁古道"
圖 6. 圖5的特寫
圖 7.
圖 8. 也是要過"乾沽的河床".
圖 9.
圖 10.
圖 11. 直行和右轉的路都在前面圖12處會合.
圖 12. 事實上,這裡並不陡,拉線只是多一層保障而已.
圖 13. 甚麼東西阿?
圖 14.
圖 15. 由於路下面的土有點掏空,所以最好要拉著"前輩們所綁的樹枝"過去
圖 16. 明明可以直接左轉過溪床的,怎有人繞小竹林一圈才過溪呢?
圖 17. 圖16的溪床,乾沽的,根本不必繞"小竹林"才能過溪.
圖 18. 過了圖17的河床,上坡幾步就到了這個T字岔路口
圖 19. 圖18的特寫.
圖 20. 過溪後,一失神居然在岔路口1,上坡走,到了瑪礁古道(岔路口2)",因此這次沒再經過土地公廟.
圖 21. 岔路口2
圖 22.
圖 23. http://bbs.mychat.to/reads.php?tid=761514 裡的圖20處,可以下坡到"內寮古道"
圖 24. 我們所走的是圖中的藍色線
圖 25. 經過P0處. 我們往相片的右邊前進.
圖 26. 從P0到P1之間,左手邊的景色.
圖 27. 快到P1小草原之前.這裡之前的路很窄,兩旁有很高的芒草.
圖 28. P1處是ㄧ個小草原.有許多"芒草叢"擋視野,所以要花點時間確定路.
圖 29. 圖28裡的圖根點. ; 打領帶的圖根點!
圖 30. 在P1小草原
圖 31. 這是圖28裡所指的碉堡.上面的標示不清不楚的.
圖 32. 回到圖28,再繼續前進. 前進時,要花點時間注意"遠方"才能發現"前往P2"的"人跡".
圖 33.
圖 34. http://bbs.mychat.to/reads.php?tid=761514 的軌跡圖,比較用.
【相關資訊】相關收費: 自備車資&餐點
【心得分享】由於那次(
http://bbs.mychat.to/reads.php?tid=761514)探查"內寮古道",
發現"內寮古道"南段有兩條路,所以這次又去探查.
結果證實,的確南段有兩條路.
上兩次所走的是"西線",這次走的是東線.
東西兩線的"內寮端出入口"都是在圖2的位置.
南段東線與南段西線的比較,整體而言:
"南段東線"的路比較顛簸些,路上有較多的"大大小小的石頭擋路".
也比較需要"留意"路條與人跡",途中也多一些"在前面就會合的小岔口".
而其"比較好走的路"大都沿著"(乾沽的)溪旁",其中有些路底下快掏空了.
所以說"南段西線"比較容易走.
但,"南段東線"有比較長的路沿著"溪",這也就是說"當溪水流動時,這東線會比西線棒".
上次的"內寮古道"之行,我們只到了 P0 處就改走"瑪礁古道",並沒進入一般"擎天崗 遊客"所熟悉地方.
所以,這次就特別走向"擎天崗 的 環型步道". 從P0,經P1,P2到達P3.
P3位於"擎天崗 環型步道 - 竹篙山"之間的石頭步道上.
"從P0到P1之間"與"從P2到P3之間"的路是"兩旁有很高的芒草的 窄 步道",如圖24.
不過,芒草雖高,仍然非常好走.
P1附近是小草原,但雜混一些"芒草叢",又"人跡"時有時無,要稍花點時間找路.
(若不知道,就朝著"西北方向"走)
根據google map,P1到P2之間,應該有一條岔路"直接"接"擎天崗環型步道"的,但我沒注意到.
(當時,並不知道有一岔路,所以沒找).
但根據地上的"人跡",我所走的"P1-P2-P3"應該是比較多人所走的路線.
PS:
GPS 定位的是圖33裡P3 處("內寮古道 & 瑪礁古道"於"擎天崗 環型步道-竹篙山"端的出入口).
(將 "P3處的GPS座標值"直接輸入UrMap, 怎在 UrMap 上所標示的位置不太一樣阿?)
***** 建議"數位男女",讓"GPS 座標值"也能跟著圖顯示出來. *****
這樣,大家就能用"座標值"定位.
交通資訊:
小19公車到"(平等里)內寮站"下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