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引用Sally小貓於2007-09-01 14:53發表的
原來繁殖盒還有分喔?我現在才知道耶!
改天我再去水族館問老闆和有沒有洞比較粗大點的好了。
這個繁殖缸是我同事借我的,我特別借這種雙層的,
因為下層空間比較大,我還想說可以讓小魚活動空間比較足夠。
可以參考我發表的孔雀魚的繁殖槽DIY
這樣濾網要大要小都由自己決定,就不會卡住了.......XD。可是我不懂,
用比較小的繁殖缸,導致水質或溫度變化劇烈。生產過程中我沒有換水耶!這樣水質或是溫度會有變化嗎?
你有沒有發現生產過程,除了仔魚還有一些胎膜、甚至未受精的卵被排出來,這些營養物可是細菌繁殖的好食物。
若繁殖用缸子較小,水體會被氣溫所影響,當然也會影響存活率,而且這類魚大都原產於熱帶。溫暖一點且恆定的水溫就變的重要了。產卵槽為雙層結構,若是生產完後沒有將小魚移至可接觸空氣的水缸,而一直待在繁殖缸下層,也會提高致死率。如果下次有機會讓我再親眼看到魚生產的話,我是不是應該要將魚寶寶立刻移到小魚缸中呢?
如果利用我上述的作法就不用移缸,剛出生的生命比較脆弱,還是不要隨便捉來捉去比較好,
而且利用上面的方法還可以在繁殖缸中養一兩隻黑殼蝦,清除生產時所留下的廢物及無法存活的仔魚。這樣水質也可保持乾淨。夜間CO2未關閉。夜間CO
2未關閉這個我不懂?要關閉什麼東西呢?
種水草會使用二氧化碳,若夜間未開燈還開著二氧化碳,很容易造成仔魚的死亡,畢竟剛出生各項功能未完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