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
Re:[] 台北市政府约聘雇人员甄选心得分享
我与一位朋友都在社会工作十年以上了,现都进入聘雇职,看到很多不平等的现象,包括职场的纷扰,与上述约聘雇情况并无两样,说穿了,只是私人公司开在政府机关中,自己应调整好心态,公职只能是骨干,不能处理实际庞大的业务,这就是社会现实,否则与共产社会无异。 聘雇职层级低,较无责任,但是做得好,却人救无数人于水火之中。 每次看到不公不义的事,只有一种感想:这些抗议的年轻人如果都来政府部门,把所有职缺塞满,将来升谁作主管都一样,政府就完成真正的轮替了。 其实许多影响民众权益、陈情、抗议的事都只到基层窗口(否则长官十条命都不够用,还要顾升迁,被人恶意检举就完了),这些众人之事,许多常是两难的决定,端看基层人员的智识与良知,是否要"依法"一意孤行,鸡毛当令箭,逼死人也不会有事,否则谁敢坐那个位置?陈情顶多股长就决行了,科长还不见得知道,更别说首长了,等出了事他往往不知章是谁盖的,顶多耸肩遗憾同情or"震怒"了事,上面换那个党做都一样。 有些人可能不以为然,举"某甲"真实例子:某日长官打回票,理由是不合之前惯例、也不合法令,正常,好吧,那就否决了。结果,果然变成议员件,这类在界定、做法、期程上有商榷处,只要窗口承办人员能将心比心,转介、便通、弹性,尊重民众,通常是皆大欢喜。之后,长官更加器重"某甲",原因是"某甲"大事化小。议员就是法律外的"融通法",聘雇职就是媒合民意的人,因为他也是民众,如果有同样境遇更能体会,机关首长要的就是施政满意度。 那各位会问:承办人员谁会将心比心?与考上高普考当然没有必要关系,而是承办人员有无直接类似境遇,例如之前着名新闻:如果通融一下,等竹南大埔阿嬷的稻田收割后,转介、安顿完毕,再含泪受命怪手铲平、执法征收。或许就不会有后续政治运作的空间,甚至有机会获选年度最有爱心公务员。如果阿嬷的家人、亲友、支援团体真的有心,看到这篇,我们会希望他们不要只有抗议,而是变成"青年军",努力考进这些窗口执行单位,让这种事再也不会发生,那阿嬷的牺牲就不是枉然。检验出塑化剂食品的杨技正似乎也是根植于妈妈的身分能将心比心,无惧于得罪庞大的厂商集团压力。 只有抗议是无法解决问题的,古代罗马等集权国家就已经有很多人在集游抗议,那甚至只是集权者要突显自己宽大的表像。 民主与集权,最大的差异是政府机器是否可由人民掌握,可叹过去由于长期经济奇迹,志青(有志青年)大都习惯去企业发展,造成"人民掌握"的志青成员比例...长期..有点差距,所以政府整体效能有点缺乏正义感,实际上,政府机器早已是一个开放架构了,只是内容物_人,人民还没就位,大家还是习惯被"服务",而没意识到自己应该就是那个"服务者",大家还是习惯妖魔化政府人员,心境没有转变,更谈不上去接受自己坐那个位置。公平正义,也许就难在此处。大家加油!
[ 此文章被kanja在2011-06-10 11:53重新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