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6856 个阅读者
 
<< 上页  1   2   3   4  >>(共 4 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Dragon-Q 会员卡
个人头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小有名气
级别: 小有名气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鲜花 x1156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下面是引用 洪法 于 2009-08-31 18:49 发表的 : 到引言文
一回首,发现自己方才所有思绪,似乎皆有谬误。

所谓危险前行为,是指因自己的行为,对特定法益造成危险,法益因前行为陷入一种无从得到防护的状态(黄荣坚老师,论保证人地位)。这里要强调的是"造成危险"四字。例如车子故障停放路边,而未设立警告三角标示,又如刑法第189条之二阻塞逃生通道罪,该行为人即因危险前行为,致生危险于他人生命、身体或健康,此皆符合第15条第二项,因自己行为致有发生犯罪之危险者,负防止其发生之义务,即具有保证人之地位。

然而本题之故意杀人行为,等同于上述之危险前行为吗?不无疑义。盖杀人系一侵害行为,是一实害犯,而非危险犯。故其侵害既了而结果未遂时,可以认为是危险犯样态之一种吗?即实害犯既遂前,能认其可能致生危险,为一不法的危险前行为吗???如果认为是肯定的,那是不是双重评价了行为人的杀人行为了呢?同时用实害犯和危险犯来评价该单一行为!

保证人地位的构成,是不是该有所限缩,仅及于危险犯与过失的实害犯,而不及于故意的实害犯??

表情 混沌...


补充资料:
以下为黄荣坚老师与许玉秀老师对不作为犯的看法

http://www.license.com.tw/lawye...ch/tcm024.pdf



最难的题目不是存在于难与不难之间.而是被忽略的东西!!!
献花 x2 回到顶端 [30 楼] From:台湾中华宽频网 | Posted:2009-08-31 19:51 |

<< 上页  1   2   3   4  >>(共 4 页)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3789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