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7259 個閱讀者
 
<< 上頁  1   2  >>(共 2 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搞笑熊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路人甲
級別: 路人甲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1 鮮花 x5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因為我電腦壞掉所以現在才po
這是三科專業科目的重點
我朋友做的
本來前兩個禮拜就要po但是我電腦送修
所以現在才po反正離明天考試還有時間
有看到的算你們好運囉
沒看到的也別怪我因為我沒有義務做這件事


兒童發展與輔導
一、發展
定義
1.發展是一種質與量的改變            2.發展從生命形成到死亡期間,所發生的生理與心理連續變化的歷程。            3.發展會受遺傳、成熟、環境、學習影響
原則
1.從頭到尾2.從近到遠3.從簡單到複雜4.分化到統合
兒童期分期:
1.胚胎期:又可稱產前期,自受精到出生前為止,約266天,此發展階段可以分為三個三月期之分期,又可稱受精卵期,胚胎期及胎兒期,以優生保健最為重要。
2.嬰兒期:出生~兩週為新生兒,2週~2歲為嬰兒期,是發展快及最重要的發展階段,生命中第一年,體重可成長至出生時的3倍。2歲時,運動、語言、概念形成的基礎已具備。此時期的發展與保育、營養衛生保健、疾病預及給予依戀及信任是必需的。
3.學步期:又稱嬰幼兒期。2歲~4歲左右。此階段發展與保育,預防意外產生、營養衛生保健、親情與教育的提供是必需的。
4.幼兒期:從4~6歲,此階段的幼兒已受到複雜社會所影響。台灣4~5歲左右托育率約有80%;5~6歲的幼兒則有96%在托育機構。此期的發展與保育在安全、營養、衛生及生活自理能的培養是相當重要。
5.兒童期:從6~12歲,又稱學齡兒童期或兒童後期。此時期對日後適應社會的能力培養相當重要。而此時的發展與保育的需要上,教育及培養技能是最為優先要務。
6.青少年前期:從生理的突然衝刺到生殖系統成熟。出現第二性徵,歷經思春期的變化,約10~18歲。此階段的發展與保育注重,性教育及獨立生活的培養及在同儕互動中產生正向之自我評價。
遺傳與成熟      遺傳      1.經由受精卵,將某些生理(血型)與心理(智力)特徵傳遞給下一代的過程
2.代表理論:高爾頓(Galton)遺傳決定論
     成熟      1.個體生理與心理各方面遺傳天賦的展現
2.代表理論:葛賽爾(Gesell)成熟學習原則-雙胞胎爬樓梯
環境與學習      環境      1.個體生存的空間中,影響其身心的事物。
(1)產前環境:母體環境、胎內環境:子宮
(2)產後環境:周圍環境、後天環境
A自然環境(物質環境):食物營養、地形氣候
B社會環境(人為環境):家庭、社會、學校教育
2.代表理論:華生(Watson)環境決定論
     學習      1.經由練習或模仿而產生的行為改變歷程
2.為後天環境影響
結論            簡單的初級身心機能,受遺傳、成熟影響較大
複雜的高級心理機能,受環境、學習的影響大
二、情緒
定義: 是個體受刺激後,由生理、心理、認知及行為等反應交互作用而形成的行為。
發展:受到個體生長成熟度和學習環境的影響1.情緒是與生俱來的2.情緒受社會環境刺激學習而來
布里奇斯論Bridges
↗憤怒3個月→失望、羨慕兩歲半
↗苦惱1個月→厭惡4.5月
                       →恐懼6月→羞恥、不安2歲半
激動                  ↘嫉妒18個月
                 ↗得意7個月→喜愛12個月
↘愉快3個月
                       ↘快樂兩歲→希望兩歲半
情緒的特質

1.短暫的
2.可轉移
3.情緒是強烈的
4.次數頻繁
5.可由行為了解情緒
6.情緒強度的轉變
7.表達情緒方式的改變

影響情緒發展的因素
1.生理遺傳:自閉症、智能缺陷、ADHD、吐芮氏症等
2.氣質的差異
3.隨年齡成長而穩定
(二)家庭環境與家庭關係
1.照顧者的教養方法:如在成長過程中父母的教養態度,如完美主義
2.親子互動形成的不當思維模式,如溺愛造成子女的予取予求、情緒控管不佳
(三)文化影響
環境提供的刺激,觀察學習與模仿,造成的身心適應不良、意志薄弱、缺乏學習動機、逃避退縮。
(三)情緒輔導
1.父母對子女應給予行動的愛、適時適量的愛、公平公正的愛
2.以身作則,提供楷模
3.協助兒童發展對情緒的覺察、辨識與表達的能力。
4.教導孩子用說的表達感受,以溝通來解決問題
5.理解與同理兒童的感受與內在經驗,表達出對其情緒的接納,以不批判的態度允許兒童經歷自己的情緒
6.讓孩子與年紀相近的孩子相處透過與友伴間的學習以及模仿友伴
7.利用機會教育:讓孩子知道如何表現能讓您滿意,當有符合父母期待的行為出現時,應立即給予鼓勵與增強
8.特意的行為忽略:為避免孩子藉生氣予取予求,有計劃的忽略可讓孩子瞭解到,吵鬧行為並不是達成願望的最佳途徑。
9.操控環境:攻擊行為的出現,可能是孩子處於難過或有誘發作用的情境所致,故敏感的家長應嘗試規劃環境,暫時改採其合意的活動,減少衝突發生。
10.親密的接觸:適當的肢體親近孩子,可以緩解孩子的憤怒衝動。研究發現,當成人表現對其活動有興趣,或適時的擁抱、觸摸都有安撫孩子的作用。
11.直接懇求:讓孩子知道您的感受,請他能夠體諒。
12.人身的限制:孩子情緒過於激動,時給予身體的約束或強制孩子從情境抽離,以避免其傷害自己或別人。實施的重點是要讓孩子知道「不可以這樣」。
13.果斷說「不」:向孩子清楚說明限制內容,並公平執行規範。在限制範圍外,孩子可自由去做任何事。


(1)依附理論
Bowlby理論:依附理論強調生理或基因是促成父母和孩子依附關係的主要因素
。(父母似乎知道嬰兒喜歡什麼且能做出正確的回應,這些行為是來自本能的驅動。嬰兒最喜愛的是人的臉,嬰兒一出生便能夠辨識母的聲音,新生兒也能夠模仿他人臉部的表情。)
階段      年齡      行           為
無特定對象      出生至3月      隨意微笑、讓任何人擁抱
特定對象      3~6月      選擇互動,對所喜愛的人微笑(陌生人焦慮)
依附行為建立      6月~1歲      依附主要照顧者,此人不在時會哭,試圖跟隨;對陌生人懷著戒心(分離焦慮)
相似目標建立      1~2歲      具完整記憶力,及物體恆存的概念;開始與他人互動
陌生人焦慮5~6月:對陌生人感到害怕、恐懼
分離焦慮6~8月輔導方法
○1讓孩子適應分離,並回答會返回○2可請保母到家裡帶○3帶孩子熟悉的物品○4適時給予孩子安撫
Ainsworth理論:嬰兒會將主要照顧者視為基地,需要探索環境的時候離開,需要安慰和安全感的時候返回。
類型      嬰幼兒期行為
安全型      把照顧者當做「安全堡壘」,當照顧者離開時會難過或哭,回來後感到快樂並主動靠近。
逃避型      迴避和忽視母親的存在,在母親離開時只有少許不悅
抗拒型      母親離開時非常苦惱;回來後表現矛盾,氣母親回來,拒絕母親觸碰,卻又留在母親身邊
無定向依附      嬰兒會表現出不清楚、不確定、或是矛盾的依附關係,這類嬰兒通常是來自有問題的家庭。
依附失敗的危險因素:
1.個體本身:早產、氣質屬難養型
2.照顧者:未成年、母親的憂鬱、有不良行為、管教態度、婚姻關係
3.家庭因素:子女太多、貧窮
(2)氣質
定義:每個人獨特的一種反應方式 ,包括行為、情緒的個別差異。
氣質的特性

1.氣質是天生的,受遺傳影響。
2.在發展上具有穩定性。
3.氣質個別差異大、沒有好壞之分。
4.可從嬰兒的情緒反應、活動量及社會行為上瞭解其氣質。
5.會影響父母的教養方式與態度。

嬰兒行為氣質的九個向度:
1.情緒本質:正向情緒與負向情緒的比例。
正向情緒輔導:提醒保持警覺心,以免過度樂觀而忽略潛在危險性,並需學習表達負向情緒。
負向情緒輔導:善用幽默感,引導孩子樂觀,對孩子才有幫助。
2.反應強度:刺激所產生反應的激烈程度、明顯程度。
情緒反應激烈輔導:○1預防孩子傷害身體○2瞭解孩子需求,給予適當回應○3別輕易妥協○4一致的教養態度
情緒反應較弱輔導:○1主動關心○2鼓勵表達內心感受
3.活動量:指動作的快、慢與活動量的比例
活動量高輔導○1寬容的心○2應注意安全○3發洩過多精力○4睡前不宜有太興奮的活動○5少吃糖果或喝可樂之類的食物○6學習靜態活動
活動量低輔導○1鼓勵嘗試動態活動○2鼓勵親子體能活動○3固定體能課/戶外活動時間
4.趨避性:對新事物、環境、情況的初次反應
外向輔導○1教導孩子分辨危險情境○2出門前的叮嚀
內向輔導○1給予接觸不同環境的機會○2給予時間做好心理準備,建立自信心
5.適應度:適應新的人、事、物的時間長短
適應性低輔導: ○1瞭解孩子的特質○2提早告知環境的異動○3給予時間適應新環境○4給予時間複習功課
6.注意力分散度:是否容易受外界刺激干擾而改變正在進行的活動。
專心的輔導:○1不要打擾他做事○2確定孩子聽見交代的事情
分心的輔導:○1減少環境刺激○2一對一活動○3分段學習○4工作完成後要讚美
7.規律性:指孩子的生活作息是否規律
規律的輔導:提早讓孩子知道任何人、事、物、環境的改變,降低其不安。
不規律的輔導:讓孩子試著接受,不要一下子要求太多。
8.堅持度:指遭遇困難、阻礙時,繼續做下去的傾向。
堅持度高的輔導:○1事先給予預警○2判斷要求合理嗎?○3採用分散注意力的方式,或用溫和的堅持來與孩子相處。
堅持度低的輔導:○1應有顆了解的心○2給予解決困難的成功經驗○3將要做的事分割成小單元,讓孩子分次完成,孩子會比較願意做,做完也會很有成就感
9.反應閾:引起孩子反應所需要的刺激量。
嬰兒氣質的三大類型
1.安樂型:主要特質是正面的,如:容易管教,情緒正向,對新環境適應性高,約佔40%。
2.慢吞吞型:對於新的刺激和反應較中等的負面反應,如:適應性低、活動量低、反應弱,對新環境傾向退縮,約佔15%。
3.難養型:經常是負面的並且容易受挫,如:不好管教,生活不規律、適應性低、情緒反應激烈、負向情緒對新環境傾向退縮,約佔10%。
4.另外35%屬於不易分類型


利社會行為
定義: 包括分享、同理、助人、安慰別人與別人共事。
利社會行為的發展
一、個體因素:
1.語言:溝通良好可建立自信,社會調適良好 2.智力:社會適應能力 3.健康:具活力、熱忱 4.情緒:穩定、愉快、容易跟人相處
二、環境因素:
1.家庭環境:家庭和諧 2.學校環境:教師教養態度、方法 3.社會環境
輔導:
1.家庭:○1滿足幼兒的基本需求○2合諧的婚姻關係○3良好的手足關係○4良好的溝通管道○5開拓生活領域
2.托兒所幼稚園:○1給予安全感○2重視自身身教○3輔導兒童建立良好人際關係○4提供親職教育與活動○5輔導幼兒不當的處理方式
3.社會環境:○1改善社會風氣○2重視傳播媒體的良善品質○3提供優良文教活動
(3)非社會行為
1.自我中心:常以自我觀點來看待事物,強調所有權。
2.幻想:想像力豐富,生活中的任何事物都可能成為幻想對象
3.偏見:大約在兩歲,外表及行為與眾不同的孩子,常受到一些歧視對待。
4.反抗:2歲後常見行為,當自主行為受到威脅或受他人壓迫,所呈現的抗拒行為;是培養幼兒意志力的重要時期。
行為:唱反調、發脾氣、冷漠
輔導方法:以鼓勵、讚美、競爭性遊戲取代壓制和責備。
5.耍脾氣:造成的因素有挫折、模仿、身體不適、個人行為習慣。
6.羞怯:常見於缺乏自信的幼兒
7.退化:環境改變、不公平、關心減少,會退化到較小年紀的行為

防衛機轉
定義:個體遇到挫折或衝突時用來保護自我,減低心理焦慮、壓力所採取的行為。
(1)認同作用:在現實生活中無法獲得成功或滿足時,將自己想像成一個理想中人物的行為特徵。
例:兒童常想像自己是卡通中的英雄人物。
(2)代替作用:對人、事物的負面情緒,轉移對象,藉以尋求發洩的歷程
1.昇華作用:將不被社會所認可的動機或慾望轉化為符合社會標準的行為。
例:將畸戀轉變為友情。
2.補償作用:受挫時,轉而在另一方面獲得成功來代替,以滿足需求的心理歷程。
(3)合理化作用:為了掩飾過錯或維護自尊所編造的理由
例:學生考試成績不理想怪罪老師出題不當
(4)轉移作用:把不能被接受的行為,發洩到其他事物上
(5)投射作用:把不被接受的想法和情緒歸到別人身上
例:一個有強烈慾望想考試作弊的學生,反而抱怨其他同學常考試作弊。
(6)否認作用:不承認事實的存在。
例:病患拒絕承認自己得了癌症。
(7)曲解作用:事實加以扭曲以符合內心需求。
(8)壓抑作用:把引起焦慮的情緒和經驗排出自我意識的範圍外
例:因不願記憶喪子之痛,久之竟忘記有關喪子的一切情形,如此可避免想起此可怕的經驗。
(9)退化作用:恢復較早期的行為特徵,來獲得安全感
例:5歲幼兒在弟妹出生後,經常尿床或吃飯時要求爸媽餵食。
幼兒時期最常使用的防衛機轉為退化作用、投射作用以及認同作用等。


道德發展
定義:個人在其社會角色中,以社會規範為標準所表現出來的態度、觀念與行為
道德理論:
Freud認為道德意識是兒童對父母強烈認同的產物,道德發展是「外制」而「內
化」的過程。本我、自我、超我
班度拉      Bandera社會學習理論:道德是一種社會學習,透過模仿和觀察而獲得
四個概念
1.賞罰控制(時間、說明、一致性、地點、方式;運用刺激反應聯結的原理,以情境來控制個人的行為)            2.楷模學習(以具體且容易觀察的行為為主)                  3.利社會行(指對他人、對社會有利的社會行為,透過觀察和模仿有益的榜樣,兒童能有效學會利社會的行為)為            4.抗拒誘惑(兒童透過觀察得知楷模行為的獎懲,可間接地影響兒童抵制誘惑的能力—如公開表與公開懲罰)

柯爾柏格Kohlberg
道德發展論:偏重「道德觀念」或「道德判斷」的發展。他認為道德的發展有固定的順序。
第一階段前習俗道德期:
1.避罰服從:因害怕懲罰而遵守成人所給予的規範,無是非善惡的觀念
2.相對功利:以自己利益為中心,判斷對錯以對自己最有利的為準
第二階段習俗道德期
1.尋求認可(好孩子取向): 完全為了獲取他人的認可而為
2.法規取向:尊重法律,服從團體的規範,遵守秩序原則。(不應該偷藥,因為
偷藥會受到法律的制裁。)
第三階段後習俗道德期
1.社會取向:尊重社會法規的規定,但又不受限於法規的約定,如果覺得法規不合理,不合時宜,會加以修正。
2.道德取向:道德規範為主,認為道德規範比任何法律制度重要
皮亞傑Piaget
皮亞傑認為兒童道德的展現,端視對事物的是非所做下的判斷
1.無律階段:出生~3:思考方式以自我為中心,人我之間未分化,缺乏服從規則
的意識,規則對他而言,都是似有似無。
輔導:行為舉止是否合宜是非常重要的,是兒童未來發展的基礎
2.他律階段4~8: 完全以他人的價值標準來評定,認為服從規則的就是「好孩子」。;將懲罰視為天意、報應,以行為結果判斷對錯,忽視行為的動機。
輔導:解釋前因後果,說明規則的意義,並強調動機不同有不同的處理方法
3.自律階段8歲後:認知發展進入「形式運思期」,了解規則是人們基於「互重」與「公平」相互協調後訂定的。(道德判斷不盲目了,開始考慮當事人背後的動機。兒童對行的判斷建立在行的意圖和行為的後果上,表示兒童自己具有主觀價值來支配道判斷。)
輔導:父母、教師的教養方式與態度是培養孩子建立社會道德標準的基礎
影響道德因素
(一)個人因素:
1.認知因素:表現道德行為,必須對行為有所認知且具有判斷能力
2.情緒因素: 情緒穩定時,較能平心靜氣的思索及判斷問題,在行為之前仔細思考事情的對與錯,作出符合道德的行為。
3.年齡:以皮亞傑的道德發展為例,按年齡的不同分為無律、他律和自律,可見道德發展與年齡有關。
(二)環境因素:
1.家庭因素:孩子會模仿父母的言行、風範及道德行為
2.教育因素:能幫助兒童分辨是非,使兒童了解行為的好壞
3.社會經驗: 兒童藉助於與同伴的互動,學習符合社會規範的道德行為
輔導道德發展
家庭方面:

1.安排規律的生活作息
2.培養良好的待人態度
3.注意兒童的社交活動
4.行為改變技術的運用
5.實施道德教育

學校方面:
1.德育教學:使道德觀念內化到人格中,進而發展良好的道德行為。
2.社會學習的運用:老師以身作則,提供楷模。
社會方面:

1.樹立良好的社會風氣
2.提倡正當的娛樂活動
3.積極推展親職教育

柯爾柏格Kohlberg
性別認知過程發展時期:
1.性別認同期3歲: 使用性別標誌,能正確指示自己及別人的性別
2.性別固定期4歲: 性別是固定的,長大後將維持同一性別
3.性別恆定期5-7歲:性別恆定不因時間、裝扮而改變
4.性別具有生殖器官的基礎7歲以上
輔導性別刻版印象
1.以身作則            2.給無刻版印象的禮物      3.選擇無刻板印象的書及節目

認知
定義:兒童透過心理活動,獲得應用知識的歷程
建構理論:主張個體是由處理其所經驗中所獲得的資訊,而創造出自己的知識。其乃是針對理性主義和經驗主義兩者間對立之處而提出的一種辯證式的解決之道
理性主義和經驗主義的論點:皆是探索個體是如何知悉世異萬物的方法。(理性主義:視理性(心智)為知識的來源;經驗主義:視經驗為知識的來源)

皮亞傑Piaget
認知結構論:個人對事物的一種基本看法,對人、事、所學的經驗
基 模      個體既有的認知經驗,稱認知基模
組 織      將事物做系統的組合,使其成為完整的知識
適 應      同 化      以原有的基模解釋新經驗
     順 應      改變原有基模來適應新環境的要求
平衡與失衡      既有的基模可處理問題時,個體狀態產生平衡感覺,反之則失衡
適應: 個體的認知架構因環境而主動改變的心理歷程
同化:當接受新刺激時,只要調整原基模便足以解釋新刺激。
★認知發展:強調個體的成熟及環境刺激對兒童認知發展的影響依年齡可分下面四個階段
分 期      年紀      學習特質      特徵
感覺動作期      0-2      口的吸吮和手的抓取是幼兒用以探索世界的主要動作      1.物體恆存(1歲前)
2.延宕模仿
運思預備期      運思前期      2~4      以語言、文字、符號進行思考      1.萬物有靈、在認能力
2.自我中心
3.單向思考
4.知覺集中
5.可使用符號
6.不可逆性
7.思維不符合邏輯      1.自我中心
2.直接推理
3.符號功能
4.注意集中
5.缺乏保留概念
     直覺期      4~7                  1.以直覺認識事物
2.簡單的分類概念
3.簡單數的概念
具體運思期      7-12      以具體經驗或具體物,作邏輯思考      1.了解水平線概念
2.保留概念
3.可逆性思考
4.邏輯分類
5.社會中心觀
6.規則性遊戲
形式運思期      12以上      能做抽象思維,並發展出價值觀與道德判斷力      1.演繹推理能力
2.命題推理
3.組合推理


維高斯基Vygotsky認為兒童的認知發展之所以各有差異,反映的就是兒童的文化經驗與社會經驗的不同。
社會文化論:個體透過與他人互動的過程中獲取知識
人同時隨著兩種不同類型的發展──自然發展和文化發展來獲得知識。
1.自然發展:是個體機體成熟的結果
2.文化發展:與個體的語言和推理能力有關。
鷹架理論:在學習過程中,透過旁人的協助和支持使其達到更高層次的發展
1.實際發展層次:個體能夠獨立解決問題的層次
2.潛在發展層次:經由較高能力的人引導才能運作的層次
3.最近發展區(ZPD):指實際發展層次與潛在發展層次間的距離,此距離必須由有經驗者 加以引導、啟發與教導才能達較高層次的發展階段。應避免直接或間接告訴兒童他們必須知道什麼,而是扮演搭鷹架的角色,提供兒童建構知識的經驗。
布魯納Bruner
表徵系統論
模式      幾歲      特徵
行動模式      0~2      此期與皮氏的感覺動作期一致;藉由動作來認識外在環境
圖像模式      2~4      與皮氏準備運思期及具體運思期相當;兒童藉由感官對事物產生心象來了解環境。
符號模式      5歲後      與皮氏的形式運思期相重疊;用語言符號來與環境互動。
班度拉Bandura
社會學習論:學習是經由觀察別人和模仿別人的行為而學習的,兒童喜歡模仿攻擊、利他、助人、吝嗇
概念:1.賞罰控制 2.楷模學習 3.利社會行為
艾瑞克森Erikson
心理社會論:人的發展是透過與社會環境互動所造成,每個階段都有其任務,如順利完成則有助於下階段的發展,如任務失敗造成危機有可能會影響下階段的發展。
年齡      關係人      學習過程      相關發展      發展任務成功v.s失敗
嬰兒期0-2Y      主要照顧者      依附      建立依附 情緒發展、感覺動作發展、社會行為的關鍵期      滿足生理需求:信任;
不信任
學步期2-3Y      父母、保母      模仿
     想像遊戲 語言發展自我控制 運思前期      充分的表現機會;活潑自主;羞愧懷疑
幼兒期3-6Y      父母      認同
     性別角色認同 自我概念道德發展 團體遊戲      對兒童的行為給予支持;積極主動;退縮內疚
兒童期6Y-12      老師      教育
     友誼發展 社會技巧學習自我評估 具體運思期      學習受肯定:勤奮進取;自貶自卑
青年期12~18      同儕      同儕壓力      同儕團體 情緒發展性關係形式運思期      統整過去發展:自我認同;角色混淆
成年期19~30      伴侶、親密人物                  人際關係、親密關係:親密;孤立
中年期31~50      家人、同事                  兼顧工作、家庭:精力充沛;停滯
老年期50~      家人                  回顧一生:統合;悲觀絕望
佛洛依德Freud
人格結構論:1.強調幼兒早期經驗的重要性2.重視人格內在動力
本我      生物的我唯樂原則      人格原始基礎      動機追求生物性需要避免痛苦      豬八戒
自我      現實的我現實原則      人格核心      調整行為適應環境      孫悟空
超我      理想的我道德原則      人格結構最高層      違之受良心懲罰而產生罪惡感      唐三藏
性心理發展階段理論:人類本能對日後的行為發展有決定性的作用
分期      年齡      快感來源      固著之特徵
口腔期      出生~1Y      口腔      悲觀、依賴、被動
肛門期      1-3Y      肛門      頑固、剛強、吝嗇、暴躁
性器期      3-6Y      性器官      出現戀母、父情節、閹割焦慮、陰莖嫉羨
潛伏期      6-12Y      無特定部位      注意力轉向同儕及周圍事務
兩性期      12-青春期      性器官      注意力轉向異性交往上
固著:任何階段中,需求被限制或滿足過度,都會造成遲滯現象而阻礙發展的進行,便無法順利向下一個階段邁入,導致人格發展受影響。
人格發展的輔導
1.合宜温暖的愛      2.注意幼兒(語言、情緒)發展情況      3.充實幼兒生活經驗      4.建立是非善惡觀念      5.父母:維持良好婚姻關係
馬斯洛Maslow需求層次論
成長需求與基本需求之間是交互作用的:
1.基本需求是成長需求的基礎,若基本需求未能獲得滿足(或部分滿足)前,成
長需求不會產生。
2.成長需求對基本需求具有引導作用
成長需求      自我實現      成就感
     求美      得美好事物的欣賞
     求知      對知識的渴望
基本需求      尊重      自我尊重、受人尊重、榮譽感
     愛與隸屬      親情、愛情、友情
     安全      穩定、安全
     生理      食物、空氣
遊戲理論
定義:日常生活中,除了工作或直接與各體生存相關的活動之外,的自發性活動
功能:○1促進幼兒身心健康和發育○2引導幻想啟發創造力○3增近社交能力○4有助於兒童自我概念的成長、人格的適應、語言與思考的發展、解決問題能力之增長
派頓Parten社會性遊戲型態
社會性遊戲:隨著年紀的成長,遊戲會電的更加社會化、合作傾向,可分為下面六種型態
1.無所事事行為2歲左右: 無目的的活動。
2.旁觀者行為2~3歲:注視遊戲情形但不加入
3.單獨遊戲2~3歲: 自我中心強,所以獨自玩耍
4.平行遊戲3~4歲:玩同一種玩具,但各玩各的
5.聯合遊戲4~5歲:和其他幼兒一起玩,會交談但沒有共同的目標或具體組織
6.合作遊戲5歲後: 有共同的目標一起玩,並會指派工作以達目標
司密蘭斯基Smilansy認知性遊戲型態
1.功能性遊戲0-2歲:無目的、主題,只是來回反覆抓取物品或操弄玩具
2.建構遊戲2歲起:有組織有目標的遊戲方式。如:積木、七巧板
3.戲劇性遊戲-2-7歲:角色扮演或者牽涉到想像過程之轉換。
4.規則遊戲-7-11歲:遵循可瞭解、認同及接受的規則來進行遊戲,如象棋、跳棋、井字遊戲等
影響遊戲發展因素
1.個人:(1)健康狀況(2)年齡(3)動作發展(4)性別(5)智力
2.父母對遊戲的態度: 父母對遊戲抱持著肯定、正向的態度,自然的,兒童遊戲的機會也會增加,父母會鼓勵兒童參與遊戲,甚至陪同兒童一起遊戲。
3.同伴的因素:兒童和同伴一起創造故事情節、溝通、分享輪流遊戲,會有更多機會進行社會扮演等高品質的遊戲,而且遊戲的內容與行為也會較為複雜。(同伴的熟悉度、同伴的性別、同伴的年齡)
遊戲時,語言具有哪些功能
(1)成人語言的模仿(2)可用於佯裝(3)用於解釋、要求或討論遊戲。
(4)幫助兒童擴大他們所看到的意義(5)保持想像的角色(6)幫助兒童從外在環境聽到自己(7)允許兒童在他們自己與所扮演的角色之間內在對話,又可增加語彙。
★加納Gardner
多元智力理論:認為人需要8種多元智力來因應生活、社會需求
1.自然觀察能力:對大自然的事物與環境具有高度興趣,並能敏銳洞察的能力
2.自知能力:了解自己內在感受、夢想與觀念,並能自省、自制能力。
3.人際智能:能察覺、辨識以及回應他人的情緒、動機、意向或感覺的能力。
4.語文智能:有效運用口語或書寫文字能力。
5.音樂智能:察覺、辨別、回應及創作音樂的能力。
6.空間智能:對視覺看空間的感受以及表現能力。
7.肢體運作智能:善用肢體表達想法和感覺在運動、表演藝術施展能力。
8.數理智能:有效的運用數字與推理能力。
智力測驗中:語言智能、空間智能、數理智能
社會智能: 肢體運作智能、音樂智能、人際智能、自知能力、自然觀察能力
★基爾福斯Guilford
智力結構論:智力是思考的表現可分為下面三個階段
1.思考內容:視覺、聽覺、符號、語意、行為。
2.思考運作:評價、【思考歷程:1.聚斂思考:對一個問題尋找一個可接受的最佳答案2.擴散思考:根據既有的訊息生產大量、多樣化的訊息。】短期記憶、長期記憶、認知。
3.思考結果:單位、類別、關係、系統、轉換、應用。
★賽斯通Thurstone
基本心能論:將智力分為7種能力
1.語文理解:在閱讀課文書報或考試之題目有好的領悟力。
2.語句流暢:造句、造詞、作文、重組等方面的能力。
3.數字運算:數學中的加、減、乘、除計算能力。
4.空間關係:在三度空間(如長、寬、高)方面的領悟力。
5.記憶:在面對不規則的數字符號、文字時能快速記得。
6.知覺速度:能迅速辨別事物異同的能力。
7.一般推理:指具備歸納推理能力。
智力測驗在兒童發展與保育上的運用
1.甄選資賦優異兒童:甄選資優兒童時均採用智力測驗為其中一項工具。
2.鑑定智能障礙兒童:鑑定是否為智能障礙兒,再依輕重程度考量編入的班級。
3.鑑定學習障礙兒童:學習障礙兒童必須是智力正常或以上,且附有學習障礙者。
4.篩檢發展遲緩兒:認知或心等方面的發展,是否比同年齡幼兒有顯著遲緩。
5.教育診斷:智力測驗多種分測驗,可根診斷結果,來進行教學上的輔導。
6.生涯輔導:預測未來發展,有一定的準確度,可提供兒童做生涯輔導的參考。
啟發兒童智力發展的方法

1.均衡的營養:有利腦細胞發展。
2.提供適當的環境刺激。
3.參與幼兒活動。
4.給予更廣、更豐富的學習環境。

5.把握幼兒的好問期:好問是求知欲的表現。3歲~3歲半是幼兒的好問期,應盡量解答其問題,使其能對事物有一概括了解。
6.透過多管道的教育方法、親情與愛、爬行、手、語言、遊戲、環境
7.注重胎教
創造力
意義:個體獨特見解與創新的能力。
1.社會學習理論:創造力是個人個性主義的表現和降低順從行為的表現
2.行為學派觀點史金納:創造是刺激S—反應R的因果關係。
3.人本學派觀點馬斯洛:創造力是一種潛能,只要滿足需求,就可以引發創造力。
4.創造的三P理論 莫內 創造的三個P:創造者、創造歷程、創造結果      
創造歷程可分為四個階段:
1.準備期:收集待解決問題的相關資料及必備知識與技能
2.醞釀期:對待解決問題的知識與技能已相當豐富,但容易受到舊經驗的引導 使創意難以形成,但潛意識已逐漸浮現創意的意象
3.豁朗期:能頓悟原先百思不解的疑惑,找出問題的關鍵
4.驗證期:創造者能在過失中發現缺失,修正後始創意更加完美
創造結果:表現的創造、發明創造、創作的創造、應變的創造。
具創造力兒童的特質
1.遊戲方面:戲劇性遊戲(藉由角色的扮演和情境的模仿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建構性遊戲(自得其樂的用素材自由創作的活動如積木)、假想玩伴、建設性的破壞
2.語言方面:萬物有靈、說話誇張、白日夢、喜歡說故事(個人知覺的反應,所以兼具自我表達跟創造的功能;會把聽過的故事加入自己的想像,而變成一種創作的活動,大人應多加鼓勵)、白謊(幼兒尚未能區分想像和現實,父母對於幼兒出現白謊的行為不用太緊張,但也不要贊同,以免養成習慣)
3.做事方面:有自信、不受拘束、高度注意力、興趣廣泛、獨立性高、由不同角度探討問題、喜歡對複雜的事物用心思
(四)語言
定義:是人類表達情感,溝通思想及學習的主要媒介
廣義的語言包含三種類型的表達方式:口說語言、身體語言、讀寫語言
人類語言具有三種特性:(1)「語意性」(2)「生產性」(3)「超越時空性」。
構成要素

1.語音:對語言聲音系統的知識【嬰兒用聲音玩耍的高峰,表達自己的意思】
2.語形:結合聲音以產生意義的系統
3.語意:探討文字意義的知識
4.語法:將單字組合成句子的規則【幼兒早期的語法階段具有的發展上特徵:
1.簡化,省略部分語句,讓話足以表達其意      2.過度類化,套用語法規則,不因狀況不同而調整            3.主、受詞倒置,因模仿學習之故,受詞主格無法因時制宜互調對換。】
5.語用:有效的使用語言與人溝通的概念。

語言輔導

1.注意嬰幼兒聽力反應,加強聽力訓練:70%~90%的幼兒感冒常因感冒併發中耳炎,是造成兒童聽力損失最常見的原因。;注意發音器官的保護
2.給予正確的示範:成人對幼兒說話宜用完整而有條理的短句、優美的語音、較慢的速度,讓幼兒易於接納,學習效果也較佳。;成人不宜模仿兒童的語音、語用
3.引發學習興趣,回應幼兒的問題:設法引起孩子的好奇心與學習語言的動機,並耐心傾聽幼兒的發問;做好語言輔導,愛心、耐性是最關鍵的課題。;鼓勵孩子與幼兒或大人非正式談話
4.營造閱讀環境,培養幼兒閱讀興趣:輔導幼兒語言最有效的工具便是利用故事圖畫書(繪本),選擇適合幼兒閱讀的書畫,邊看邊讀,若能利用情境教學則效果更佳。;給予刺激如說話唱歌聽故事

5.掌握雙語學習黃金期,為合格師資把關:由於三歲幼兒已有學習及運用兩個語言系統的能力,因此幼兒在齡前開始學習雙語,較易學習正確的發音及適當的語調。
6.重視「全語言」的整體性習,同時培養聽說讀寫的能力:全語言教育理論立於語言學習是整體性學習的觀點,提倡開放式的語言教學,方式包括:教師示範、師生共同參與討論、練習或角色扮演,以及表演或成果分享等四個主要步驟。
注意力缺陷過動症ADHD
特徵:
一、過動:1.手腳不停的動2.經常離開座位3.很難安靜的玩4.在不適當的情境下,跑來跑去5.話太多
二、衝動:1.搶著回答2.無法等待3.插嘴
三、注意力不集中:1.無法專注細節2.無法避免粗心3.與他人說話時心不在焉
因素:1.生理因素 2. 心理因素 3.家庭因素 4.環境因素。
1.生理因素:遺傳學方面:家族聚集出現的傾向
2.心理因素:對於自己動個不停、闖禍常被責罵,更會有無力感、滿腹委屈,因而容易有憂鬱的情緒或向外攻擊的傾向。
3.家庭因素:在低社經家庭、有家庭壓力的發生比率較高、問題也比較嚴重。
4.環境因素:都市化、環境品質不佳、人與人的競爭 壓力越來越厲害等。
輔導:
行為管理:1.一次只改正一個不適當行為2.讚賞好行為3.立即讚賞、懲罰4.明確指示不要說教5.計畫規劃控制時間
、親職教育:1.父母教養態度一致、藥物治療:中樞神經活化劑MPH、正腎上腺素再回收抑制劑
發展遲緩兒童
定義:認知、生理、語言及溝通、心理社會發展或生活自理技能等方面之發展較同年齡嬰幼兒顯著遲緩,經衛生主管機關認可之醫院評估確認,發給證明之兒童。
因素:
(一)生產前:
(1)環境因素:藥物、放射線,孕期感染如德國麻疹、或母親患有糖尿病等。
(2)先天性畸形:如小腦症、水腦症等。            (3)遺傳基因突變。
(4)染色體異常。            (5)產前缺氧。
(二)週產期:是指在出生前短期內或生產過程中缺氧、窒息、生產傷害或早產。
(三)生產後:
(1)環境因素:如外傷、感染、中毒、黃疸過高、腦血管病變。
(2)新陳代謝異常。            (3)其他先天性疾病。
四、社會心理文化因素      五、其他因素            六、不明原因(佔2/3)
自閉症
定義:因神經心理功能異常而顯現出溝通、社會互動、行為及興趣表現上有嚴重問題,造成在學習及生活適應上有顯著困難之兒童。
因素:1.遺傳因素 2.懷孕期間病毒感染 3.新陳代謝疾病 4.腦傷
1.遺傳因素:20%的自閉患者中在家族裡可找到智能不足、語言發展遲滯等症狀。
2.懷孕期間:病毒感染德國麻疹或流行性感冒…等,使胎兒腦部發育受損。
3.新陳代謝疾病:苯酮尿症,造成腦細胞功能失調,影響腦神經訊息傳遞的功能4.腦傷:造成大腦發育不全,嬰兒期感染腦炎…等,都可能增加自閉症的機會。
特徵:

1.人際關係障礙
2.語言溝通障礙
3.強迫性固定行為
4.聽覺障礙
5.情緒及行為問題
6.特殊技能
亞斯伯格症與自閉症的不同
     高功能自閉症      亞斯柏格症
對外感覺      不覺得別人的存在      覺得別人在干擾他的行為
比例      男女比為3~4比1      男女比為6~9比1
智能70      大部分為智能不足,有學習上的障礙      大部分智能正常,甚至智力優秀,且學習障礙不明顯
能力      機械性特殊能力      思考性
語言      自發性語言非常少,不會流暢的表達      自發性語言和對談上並沒有問題。問題則在於對談時,會有「冗長的對談」
動作協調      大肌肉動作沒有問題      1.模仿肢體動作有困難。
2.無法順利的接球。
3.單腳站立有困難。
4.兩手無名指彎曲有困難。
社會互動方面            有能力、有興趣,且會去參與,但社會直覺和一般人有差異,所以無法了解人際互動的意義。
攻擊暴力行為方面            有滿高的道德標準,因此也容易會引發互動上的衝突。



獻花 x0 回到頂端 [10 樓] From:臺灣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11-09-16 15:45 |
搞笑熊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路人甲
級別: 路人甲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1 鮮花 x5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親職教育

親職教育
一、意義
經由不同形式的教育方案和活動,增進現在或未來為父母與照顧者,擔負父母親角色責任和教養子女的能力,以成為有效能的父母親的歷程,最重要是培養身心
健全的下一代。
二、目的:簡言之是使父母成為一個有效能父母的終身學習
1.作好未來為人父母的準備,預防親職關係惡化的作用。
2.有系統的協助父母認識自己及培養穩定的情緒,使父母能心平氣和地面對子女的各種行為,並理性加以解決與判斷。
3.促使父母瞭解父母行為對兒童的影響及職責角色的重要性
4.培養父母對子女的愛心,並接納子女,使子女在愛的教育中成長,養成樂意接納他人的群性習慣。
5.提供父母子女身心發展需求的知識,促使父母協助子女成長及自我成長。
6.父母正確的教養方式與溝通方法
7.促使父母維繫良好的親子關係,避免子女行為問題的產生,並促進其身心健全發展。
8.促使父母具備解決親子問題的能力,並協助子女有效地解決問題,使危機變轉機,陪同子女成長。
9.幫助特殊障礙或異常子女的父母克服教養困境。
綜合上述,親職教育的目的是協助解決親子困境、預防親子問題的產生、以及增進親子關係,以達到家庭生活幸福,為其終極目標。
三、目標:
1.增進父母職能之教育活動。
2.父母瞭解父母角色態度與責任。
3.建立良好親子溝通與調適。
4.善盡養育與教育子女、管教職責、學業協助、交友輔導等。
5.教養孩子有健康的品格(責任感、主動積極、關懷、自我管理、謙虛有禮
、尊重、誠實)
四、性質、對象
1.一般性親職教育:學生、各行各業;演講、研習會;幼兒養育、兒童青少年發展、情緒、行為問題;對父母親或各界有興趣的對象(對父母提出勸告、教導、提供訊息資料等。)
2.親職訓練:小團體;依參與者需求;增進子女信心、如何和青少年溝通(對父母提供比較詳細、具體與個別性的親職教育,提供訓練者以專業人士為主。)
3.親職諮商:虐待子女、親子問題;(通常對象都具有較嚴重的問題,必須兼顧父母本身的治療以及親職技巧的指導)
五、功能
消極:改善有問題的親子關係或避免親子問題惡化
積極:可以幫助父母與子女預防親子問題的發生或者增進更好的親子關係。
1.促使父母暸解親職教育的基本任務:包含進行對子女的養育工作;培養子女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與正確的行為規範;提供子女經濟資源與社會資源之運用;導引子女具有正確的學習態度,與健全的人格發展。
2.讓父母明白應具備的教養態度:在教養子女態度上應常給予子女親切的關注,並建立子女的自信心與自尊心;溝通時以合理的獎賞與懲罰,正確的輔導理念與技巧,以達自我實現的最終目標。
3.親職教育在培養未來健全的父母:過程是漸進的,目標是長遠的。
4.具有矯治意義:親職教育透過課程的學習、觀念的改革、輔導技巧之訓練等方式,來改變其不適當教養方式,而成為有效能的良好父母。
5.具有強固安和樂利的社會功能:在喚醒父母負起教育子女的職責,勿將教育子女的責任推給學校或社會,發揮親職教育的社教功能。
6.具有建設光明遠景的國家功能:父母將子女教養妥善,即是為國民教育奠下良好基礎。
六、方式
1.個人:父母親尋求在教養子女上個別諮商與輔導、書面與電子通訊
2.學校方面:演講、座談會、愛心媽媽(爸爸)活動、媽媽教室、家庭聯絡簿、電話聯絡…
3.社區方面:社區心理衛生中心、親子活動、父母成長活動
4.社會方面:家庭教育中心、社會團體、其他政府與民間單位
5.大眾媒體模式:使用媒體,如報紙、雜誌、廣播、電視進行親職教育。
七、內容
重視不同文化之教養觀和多元家庭型態的需求,提倡父母照顧者的增能,並供給較彈性化的親職教育內涵和服務
八、重要性
1.子女:父母積極參與子女的學習活動,有助於增進子女的認知能力、人格發展、學業成就及自我概念。
2.父母:引導父母適當的扮演多元角色,並負起教養子女的職責,也協助父母學習如何教養子女的新方法,強化現代家庭功能,重建親子親密和諧的關係。
3.家庭:生態系統理論說明兒童與環境的關係,親職教育影響不僅是父母,還包括縱向面向(親子,祖孫)及橫向面向(父母手足)更加和諧
4.學校:學校會同家長辦理親職教育,了解彼此雙方之理念
5.社會:預防青少年問題,家庭教育法第14條-婚前要有四小時的婚前家庭教育課程
台灣現況有五點
一、家庭結構的改變:
1.失業率居高不下:男性失去工作,失去尊嚴、自信心,造成意志消沉、情緒不穩,接踵而來的可能就是酗酒、怒罵、暴力等問題的出現,嚴重影響家庭氣氛
2.生育率下降,少子化突顯獨生子女的適應問題
3.離婚率升高,單親家庭及隔代教養影響親子品質
4.職業婦女增加,母職角色衝突而造成家庭功能式
5.新移民家庭的增多,另類的子女教養危機急需重視

二、父母角色的改變
1. 父親:工具性角色(1)經濟供應者(2)為子女規劃生涯
2. 母親:情感性功能(1)日常生活的照顧(2)教育
三、教育功能的轉移
(1)雙薪家庭增加:養育及教育委託他人
(2)認同幼兒階段的教育重要:因為手足少,期待子女在家庭外的團體學習社會互動與培養各種能力
(3)托育型態多元化:3歲前父母、長輩、保姆、外勞;3~6:托兒所或幼稚園
四、家庭的外控因素加
(1)網際網路的盛行(2)便利商店的林立(3)通訊科技的發達
五、家庭形態多元化
核心家庭、單親家庭、繼親家庭、隔代家庭、同居家庭

教養類型
1、權威民主型=給愛堅持 (高回應+高要求)
父母:強調讓孩子在合理的限制內發展自主能力,會用講理的方式或心理的增強,引導孩子的行為。
孩子:成熟、性格開朗、友善、自信、適應能力強、獨立和品學兼優的孩子。
2、放任型=愛+寬容 (高回應+低要求)
父母:子女的規定很少,不會嚴格地監督、控制子女的行為表現。
孩子:不喜歡被局限、自制能力弱、易衝動、沒有責任感、不成熟、不懂得尊重別人,亦可能為抗拒管束而挑戰權威,引致紀律問題的孩子。但也有可能產生獨立、願意主動學習、有能力面對挫折的孩子。
3、專制型=敵意 + 堅持 (低回應+高要求)
父母設下許多規則,期望其能準確地遵守,但卻很少說明為何要依循規定,並且以懲罰等強力手段促使子女遵守規則。
這種管教方式下長大的孩子會產生多疑、膽小怕事、自卑、沒有自信、不善交際、缺乏獨立思考能力和好奇心等的問題。

管教
(二)原則:
1.以身作則,提供楷模
2.訂定規範(家規),適度約束(合理的處罰)
4.賞罰合理,是非分明:使孩子口服心服,改錯從善的力量。不是體罰或怒氣。
5.愛的環境,真心體諒:管教的目的是修正他的行為,而不是摧毀他的人格。動力是愛,而不是恨。打完手心,總要擁抱幾下。
6.管教一致,父母共親職
共親職的概念

1.父親與母親如何共同來教養孩子
2.共親職愈多,孩子問題愈少
3.內向性問題:衝突情境或做決定時的無 力感
4.外向性問題:產生情緒及衝動控制不良的行為

阿德勒理論
強調掌握孩子的每一行為都有他的目的,因此父母親宜鼓勵孩子適當的行為,及讓他們了解自己行為所產生的自然和邏輯結果,來改善其不良行為和家庭會議。
(1)提倡每個人都有獨特的價值判斷和選擇力
(2)重視培養兒童克服人生的勇氣
(3)兒童的行為由自我設定目的所引導
(4)認為家庭的人際互動是塑造人格特質的主要關鍵。
親職教育的特有觀念:(1)社會興趣的開展(2)紀律的訓練(4)民主的溝通
1.小孩不良行為的目的:小孩沒有感覺到被接納,他們就會尋求過度的引人注意、傷害他人就像他被傷害一樣、或是失望而放棄。
2.鼓勵:接納和欣賞小孩以及他們的行為,讓小孩發展自信,建立正向的親子關係。
3.自然和邏輯後果:容許小孩從他們的行為結果得到學習,並為他們的選擇和決定負責任。「自然」後果是經由事件的自然順序(如冬天不戴手套,手就會冰冷),而「邏輯」後果是來自「社會秩序的真實性」(如不準時起床就會遲到)。
4.家庭會議:是所有家庭成員定時的會議,目的是計畫家庭事物和家庭娛樂、解決衝突、和做決定關於小孩養育方式,小孩的行為問題與非支持性的親職、從集權式的親職,到民主式親職模式有密切的關係。
親職教育訓練方案
高登Gordon-父母效能訓練PET:解決親子間衝突,讓父母藉由學習溝通、教養和輔導等親職技能,使自己在教養子女上更具效能。
(一)父母角色:
1、父母是子女諮商員。
2、父母應避免承擔子女問題,讓解決問題責任交給孩子自己。
3、父母應重視親子衝突而不逃避,使雙方沒有輸家。
(二)溝通技巧:人類傳達訊息及溝通的方法有兩種,語言、肢體語言的方式:
語言技巧
(1)敞開心胸:
1.積極傾聽:父母須出於真誠、尊重、妥協
2.我訊息來表達父母的感受:(1)「我﹍」訊息是誠實的,影響孩子也對父母表達真實的感受。(2)「我﹍」訊息傳達實際上的根本感受,而將採取應對補救措施留給孩子,讓孩子學習替自己的行為負責。(3)「我﹍」訊息向孩子坦誠父母也是人,可以提升親子關係。父母對孩子的行為感到困擾時、父母針對孩子的行為和事件做事實的陳述,並不對孩子本身有所指責或批評。
(2)鼓勵別人說話:可以促使對方勇於表達,並繼續往下說,在過程中,父母不應加入個人意見或感受,孩子則會因為父母敞開心胸而與之親近,並將心聲吐露出來。
3、不敗的方法來產生雙贏局面
步驟如下:

(1)認清並界定衝突
(2)尋求各種解決方式
(3)評估各種方法
(4)決定何種方法最適合
(5)討論如何執行
(6)檢討執行後的成效

艾瑞克.伯恩(Eric Berne)溝通分析(Transactional Analysis,簡稱TA):讓家庭成員間改善溝通障礙之參考
1、人格結構:人格是由三種「自我狀況」所組成,用以在各種不同狀況下面對、處理訊息及形成反應。
(1)父母自我狀態:具有保護和關懷的作用。
(2)兒童自我狀態:個人內在生物本能的狀態,為直覺、創造及開朗。
(3)成人自我狀態:透過理性和邏輯思考,隨著環境變化,有效採取適當行為。
2、四種生活態度:對人對己的反應
(1)「我不好-你好」:又稱為「投入地位」,1歲以前因為沒有能力所以自己是不好的,父母、主要照顧者是好的因為他們會照顧我。具有自卑感,和別人比較時常覺得自己不行,壓抑自己、容易退縮,常有沮喪、失意感。
(2)「我不好-你不好」:孩子逐漸長大父母對其照顧減少,有時還會懲罰、責備使其有被遺棄的感覺。對人生沒有興趣,不切實際,常認為前途茫茫,容易放棄希望及努力。
(3)「我好-你不好」:又稱為「投射地位」,2~3歲覺得大家都是不好的,但為使自己好過所以認為自己是好的。這種人常覺得自己被別人傷害,並把自己的不幸歸咎於他人,態度自大且容易懷疑他人。
(4)「我好-你好」:經由理性的思考後決定採取這種生活態度。這種心理地位的人,是較具有信心、積極態度的人,也是心理健康的象徵。擁有這種心理地位的人較能建設性地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對事情的期望有根據,也能接受每個人的特殊性。
3、溝通型態:一個人對另一個人表現一個行為時,也期待對方有所反應
(1)「互補溝通」:溝通是開放的,每個反應也是在預期中,因此雙方能不斷溝通。直來直往、有話就說
(2)「交錯溝通」:溝通反應與預期不同,這時,人們可能就會退縮、逃避,溝通於是停頓,或再轉換另一種溝通形式。
(3)「曖昧溝通」:牽涉兩個以上的自我狀態,一種是表面的,一種是隱藏的。表面的溝通是按照社會預期的方式進行,而隱藏的溝通常以行為語言表達。不明確,溝通訊息隱含其他意義
4、生活腳本:屬於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其表現的情形

史金納Skinner-行為理論親職教育訓練:觀察孩子的行為以及外在環境對行為的影響以可見行為為目標,確立子女行為標準及管教策略。此理論強調壞行為的禁止和好行為的養成。
行為改變技術:
1、增強:正增強:良好行為出現時,給予正向強化
      負增強:負向行為消失時出現增強效果。
2、懲罰:當負向行為出現時,給予嫌惡刺激。
3、隔離:將孩子短時間與原先環境隔開,使他們的行為受到控制和改善。
4、代幣法:利用積點、積分和貼紙等方式來累積。
5、社會技巧訓練:行為教導、示範、行為演練、矯正增強和給予家庭作業。
親師合作關係的建立
一、親師合作的功能與重要性
1.使教師了解孩子個性生活習慣及才藝,易於因材施教
2.邀請家長參與協助教學,彼此溝通教育理念達成教養共識,增進親師之間的了解,
共負教導之責
二、親師角色定位
1. 教師:是孩子學習的引導者、輔導者、經營者
2. 家長:合作者、參與者、支持者
三. 親師合作的形式
1.實質參與:低層次-出席家長會/高層次-加入家長會組織,參與學校決策
2.心理支持:釐清錯誤督促孩子學習
學校未來親職教育實施的改進途徑說明如下
1.推動親職教育前最好可以先調查家長需求,並在事前加強宣導工作,以提高家長出席率,活動後評估成效,瞭解是否達成預期目標,家長獲得哪些具體成長,人力、物力及資源的運用是否恰當,以發現待改進的地方,作為下次活動修正的依據。
2.親職教育內容要有吸引力:課程生活化,內容順序性及繼續性,先教導父母管教子女的基本原則,再指導父母應用所學去因應子女不同的偏差行為或親子互動情境,課程安排要有系統化,逐漸加深加廣。
3.親職教育方法要多元化:持續規劃及辦理系列性的親職教育增能活動、加強教師親職教育知能、成立家長諮商中心、安排父母效能訓練活動、設置親職諮詢專線、主動提供社會資源。
4.積極開發親職代理人力:面對不敢來的父母,利用熱心的家長去邀約前往參加;面對不能來的父母,可以主動造訪建立情誼;面對家庭功能不彰又不想來的父母,可以積極尋求有意願且有愛心的人士來擔任親職代理工作。
5.整合親職教育資源:應整合親職教育相關的資源,提供家長親職教育諮詢服務,以及附設親子活動中心、親職教育教材館等,也可結合各地親職教育的推廣活動。中央或縣市政府辦理親職教育與衛生、醫療、警政、司法、內政及社會等相關單位均有所關聯,相互的協調工作至為重要。
6.提升親職教育專業水準,鼓勵民間或學術機構成立親職教育專業團體,大學師資培育機構可以將親職教育納入課程。
7.積極獎勵推展親職教育:政府對於推展親職教育有功的個人與單位應給予積極的獎勵,相關文化事業或學術研究活動也應提供各種獎補助,使親職教育成為與學校教育同等重要的教育措施。
一、頂客族家庭:
1.夫妻均就業的雙生涯家庭,基於個人的考量而選擇不生養小孩。
2.出於非自願的因素而未能生育子女,形成雙薪無子女的家庭型態。
正向特性:無子女牽掛,生活較自由。
負向特性:面臨社會及長輩的「無後」壓力。老年時較容易覺得遺憾和寂莫。
二、單親家庭
定義:由父或母和一個以上兒童組成的家庭。因喪偶、離婚或未婚生子而形成。
單親家庭的類型分為:

1.離婚單親
2.喪偶單親
3.未婚單親
4.假性單親

正向特性:成員更具韌性與毅力;成員間更多的相互信賴和支持;子女具有負責任與獨立精神;家庭氣氛能更加和諧;財務自主性高。
負向特性:面臨經濟匱乏、社會人際關係改變、社會支持不足、子女教養與親子關係維護不易、成員角色負荷過重、社會存在歧視與偏見、缺乏人身安全感、身心飽受煎熬、住宅選擇與安排受限等不同面向上的生活處境。
單親家庭對父母的影響
(一)經濟方面:
(1)女性單親謀生能力低;為了照顧子女,以致縮短工作時間;缺乏工作經驗或接受就業訓練的機會,導致不得不從事低薪、低職位的工作
(2)未取得監護權的父親很少提供兒童照顧費用。
(3)公共扶助少,大部份的女性單親處於劣勢經濟地位,極需依賴公共扶助。
(二)子女教養:「忽視冷漠」因為工作忙碌,身心俱疲,在教養的質和量上都無法維持一定的水準
(三)人際關係方面:女性較有人際關係互動和性騷擾的困擾
(四)心理方面:認為自己是社會適應的失敗者,可能產生孤獨、憂鬱、頹喪的樣子。
(五)居住方面:取得監護權的家長便會面臨到居住的問題。通常在經濟較弱勢的一方較容易產生。
三、繼親家庭=重組=混合=再婚
定義:單親後再婚的家庭型態,而夫妻至少一方有來自前婚姻關係的子女。
正向特性:重啟新生活、豐富個人心理發展。
負向特性:1家庭生活適應困難、氣氛及人際關係緊張2成員彼此缺乏共同的生活經驗,
特徵

1.子女的失落經驗及重組經驗,對父母再婚的憤怒與失落的情緒未處理
2.生親如影隨形,家庭界限不易拿捏
3.家庭生態及成員的互動更為複雜,承受不少社會刻板印象
4.子女分屬兩個家庭,必須承受兩套不同的家規與期待
5.繼父母對自己子孩與繼子女間管教上的衝突與壓力
子女接受繼父母的階段

1.敵意消除期
2.信任建立期
3.感情培養期
4.接納認同期

四、隔代教養家庭
定義:「祖孫關係」取代了「親子關係」是社會變遷及都市化的產物,因雙薪家庭的增加,離婚、未婚懷孕、單親家庭、父母被監禁或再婚等因素形成。
隔代教養家庭大致可分成五類:
1.日夜均由父母照顧,父母甚少回家。
2.白天由祖父母照顧,晚上由父母照顧。
3.平常由祖父母照顧,週末由父母照顧。
4.主要由祖父母照顧,父母不定時回家照顧。
5.由其他親友照顧。
形成隔代教養的因素
1.經濟:失業、工作忙碌、在外工作
2.疾病:身心障礙、精神疾病
3.婚姻:雙薪家庭、離婚率提升、單親家庭
3.環境因素:犯罪服刑、無適當托育機構
4.其他因素:親權糾紛、異國婚姻、遺棄
正向特性:
1.協助照顧孫子女,減輕父母負擔。
2.建立新的兩代或三代關係,促進家庭和諧。
3.祖父母有較多的時間陪伴小孩,能給予孩子較多的安全感。
4.祖父母較有耐心,孩子能學到很多東西。
5.子女和父母對立時,祖父母是兩代間溝通的橋樑。
6.家有祖父母,可以讓孩子對老年人有正確的看法。
負向特性:
1.體力、健康的問題。
2.語言溝通的問題。
3.兩代價值觀、教養觀點不同的問題
4.文化刺激的問題。
5.相關資源網路的問題。
6.親子疏離感的挑戰。
7.祖父母心態:溺愛心態、補償心態、放縱心態、埋怨心態
五、新移民家庭
定義:
正向特性:提高生育率及人口數;提供文化刺激與社會多元化發展。
負向特性:缺乏感情基礎;文化與價值差異;無法協助解決子女課業問題、子女缺乏語言模仿認同,發展易較遲緩;離婚率高易形成社會問題。
六、通勤家庭
指夫妻至少一方因為工作或其他因素而使得二人分居於兩地,選擇定期或不定期相聚,並維持婚姻關係的家庭型態。
正向特性:親子關係良好,子女對父母分居兩地的生活型態能適應,且展現
出健康、獨立自主、有能力的特質。
負向特性:家庭成員的相處時間少、親子互動和子女教養問題。
七、同志家庭
是指由同性別的戀人所組成的家庭。同志家庭至今未能獲得社會認同與法律保障。
八、同居家庭
是指未婚男女以較穩定的關係共同生活。同居家庭不具法律地位,原生家庭對結婚者的協助通常都遠大於對同居者的協助。
九、寄養家庭
意指將兒童(少年)短暫或永久性地帶離原生家庭,並給予家庭
寄養或其他院所之安置。
目睹兒
廣義的界定乃包括處於暴力家庭中之未成年子女經常目睹或聽聞家人間的身體及精神上的暴力行為。此類目睹家庭暴力兒童包括單純目睹暴力與自身同時受虐。
狹義的界定乃指經常目睹雙親之一方對另一方施與虐待之兒童。包括直接看到威脅、毆打,或沒有直接看到但聽到毆打或威脅行為,或者僅是看到它最後的結果,例如第二天看到母親的傷痕,或聽到玻璃或家具被砸碎的聲音。
目睹家庭暴力對兒童的影響
1.生理:頭痛、尿床、嘔吐、腹瀉、睡眠不足等狀況
2.情緒:焦慮、憤怒、害怕、退縮、矛盾、悲傷、自責、無力感、絕望想死等。
3.行為:他們常會將「攻擊」視為在人際關係間獲得權力的合適工具,因此目睹家庭暴力兒童較容易有攻擊行為。
4.認知上的影響:目睹子女在面對父母的暴力事件時,會對自己產生兩極的想法:一方面對自己感到自責、無希望感;一方面又期待自己爭氣、努力表現。
5.學業與社會功能上的影響:目睹家庭暴力兒童擔心與害怕母親的安危,導致其很難專注於課堂上,影響學業上成就。有些兒童為了保守家庭暴力的秘密而與同儕疏遠、孤立,因此社交技巧不足、人際關係不佳尤其家庭暴力的循環會使孩子感到挫折、失去控制、困惑、無法預測暴力事件的再現,日後對親密關係產生負面和衝突的態度,認為可以透過暴力在關係中控制別人學齡前的兒童,易缺乏安全感,可能出現較多行為上之問題及退縮、逃避、退化的症狀;他們可能會過於依賴母親,而有強烈的依附現象,無法單獨進行一些活動和發展社交技巧。學齡期的兒童會有低自尊、自責、身體抱怨、攻擊行為的表現。
原住民兒童家庭的主要問題

1.隔代教養問題
2.家庭經濟問題
3.父母職能管教問題

原住民社區家庭服務中心提供的服務有
1.經濟扶助
2.親職協助與輔導
3.轉介或輔導申請政府及民間機構的各項福利服
特殊兒童
自閉、身障、早產、資優、學障、遲緩
親職教育需求:包括家庭保健服務、家庭諮商、父母成長團體、臨時協助、短期照護的需求、溝通的需求。
親職教育
1.要幫助家長消除罪惡感,接受病童的狀況,滿足其正常的發展需求,如果孩子有特殊情況時,應盡速至適當機構診斷。
2.家長要瞭解早期療育知識,以促進兒童發展。
3.注重子女學業、社會、身體各方面均衡的發展,而不是獨尊認知的發展。
4. 家長要積極參與醫療計畫、個別教育計畫、特殊教育計畫等
5.參與身心障礙父母相關團體,並積極參與相關的講座或教育活動。
6.協助家庭成員管理自己的情緒、自我調適。
7.協助子女面對失敗與挑戰且學習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何人都會有失敗,建設性失敗經驗對這些孩子尤其重要)。
8.不能寵愛子女。過度溺愛會使子女任性,他們需要。
9.為子女安排適宜的衛生教育與社會服務。
10.與學校教師及相關單位密切配合共同關心子女的成長。
11.多傾聽子女心聲,多提供機會讓他們自我探索。
12.多給子女自由的空間。雖不能要求過嚴,但也不能沒有行為的準則。
托育服務現況與問題
優質托育服務具有培養幼兒的自信與自尊、提升家庭勞動參與力、提升整體勞動市場經濟發展、節省社會成本開銷及提升社會效能等多方面的助益。
優質托育服務對社會而言:能提供家庭與兒童支持性與補充性服務,有助於培育社會人才,並會減少社會福利與司法矯制的支出,長久下來對社會的助益是相當大的。
優良的托育評鑑公平、公正、公開(指在評鑑過程,所有的審查指標、業務、評鑑結果、公佈方式,皆能夠秉持資訊透明化的原則,沒有任何黑箱作業與模糊地帶,讓參與評鑑的托兒所能夠全面參與評鑑過程,不致因為資訊的不足導致誤解。)、具辨識力等四項原則。
公托優先收托資格:1.低收入戶、輕度身心障礙2.中低收入戶、發展遲緩3.高風險家庭、原住民
一、兒童年齡為區分,台灣托育現況問題為何?
近年來,台灣的家庭對學前及課後托育的需求逐漸增加,主要原因與台灣現今家庭的變化,如子女減少、父母角色的轉變、婦女就業增加使家務重新分工、教育功能的轉移等有關。托育服務的主要功能是籍由外界提供父母在照顧子女方面的協助。兒童托育以年齡區分有6歲前為學齡前托育,6歲後為課後托育(安親班)。
親子溝通
一、親子溝通常見的類型和問題
(一) 薩堤爾的溝通分類有五類:
1.討好型:以對方的意見為主,常出現屈從、壓抑自我感受。
2.責備型:獨裁專斷的權威態度,常表現出不滿意、壓抑對方感受。
3.超理性型:說的話都是道理、解釋與分析,常表現出愛說教。
4.言不及義型:話不切題,無法掌握溝通的重點,常脫離主題。
5.符合一致型:對於彼此的心理及情緒,能夠有較為一致的感受,出現較多正面肯定的語言,可以使人與人之間的破裂復合,建立真誠的接觸。
(二) 史岱的親子溝通金字塔論:
1.談天式:不受時間、空間以及話題的限制,是父母最容易及最常應用的親子溝通。
2.談心式:是建立在談天的基礎上,具有心理上的宣洩或情緒淨化的作用。
3.資訊提供式:即親子交換意見,分享經驗或提供資料。
4.說服式:父母想要說服子女接受其意見和觀點等,必須先學習用心傾聽,循序漸進的做好談天式、談心式及資訊提供式的親子溝通才能達成。
(三) 家庭中常見的不良溝通:
1.陷入是非對錯之辯,形成意氣之爭,彼此傷害。
2.錯誤的傳遞信息。
3.常談不重要的事,而不談真正重要的事
3.雙重訊息,口語和非口語的訊息不一致。
4.虛偽的溝通,不涉及真正的想法與感受。
5.雙重束縛的溝通,訊息同時含有兩個互相矛盾的指令、常令人左右兩難。
6.間接溝通,以曖昧、暗示、第三者傳話等方式發送訊息。
(四) 不良溝通可能產生的問題:
1.防衛:親子間不願心事彼此分享,會有沉默、欲言又止。
2.攻擊:親子間溝通充滿挑剔、爭執。
3.支配:父母會以權威者心態及語氣,命令、說教。
4.疏離:親子間溝通過程冷淡,不喜歡被詢問,常有應付、事不關己。
5.遷就:為避免親子間磨擦衝突,表現出討好、妥協現象,常有壓抑,逃避。
6.抱怨:對於現況不滿但缺乏解決問題的討論和策略,常出現怨天尤人、自艾自憐。
家庭資源管理
定義:指透過管理的知識及技巧,有效的使用家庭的資源,以滿足家人發展的最大需求。
步驟分為五項

1.確認家庭的目標、需求和目標
2.釐清價值問題解決
3.確認資源決策形成
4.選擇做決策計畫實施
5.決策實施評量目標的達成與否。
這五個步驟可以透過回饋、修正、溝通來管理
排行教養學
老二居中子善於協調:居中子女,因為身處老大和老么之間,在家比較容易被忽略,形成旁觀者的角色,比較有思考的空間,也傾向往外尋求認同。因此,他們往往擁有良好的社交能力,具有隨和特質,適應力強。
老么富冒險精神:至於老么,因為較少包袱,他們常有很好的創意,做事情比較沒有顧忌,性格也會比較「敢」。

親子關係
現代家庭中親子關係模式是: 強調父母的角色是協助者,尊重子女是獨立個體
嬰兒期
1.在生理與心理方面,完全依賴父母的撫育、呵護與照顧,始能獲得滿足。
2.父母給予保護與關懷,讓孩子獲得情感的安全,發展基本的信任。
3.母親與孩子會產生特殊依附感,父親對家庭會有更正向的情感
對父母親的影響:
1.父母精疲力盡、睡眠不足。
2.缺乏育兒經驗,容易產生挫折、無力、 沮喪等情緒。
3.夫妻關係較緊張也易產生口角與衝突
學齡前
1.仍需要父母的照顧協助,但逐漸具備一些自主能力。
2.父母需訂定一些明確一致的行為準則進行管教。
3.幫助孩子發展適應生活的能力與技巧。
4.以適當的讚美與鼓勵來建立孩子的自尊。
對父母親的影響:
1.父母親的分工不均,照護責任多落於母親身上。
2.父親在情感與行為面向的認知不一。
3.父子關係較母子關係疏離。
學齡期

1.孩子面臨內在與外在世界的轉變。
2.孩子必須學習更多的知識與技能。
3.孩子必須學習與其他孩子相處。
4.孩子必須學習服從老師的要求和權威。

對父母親的影響:
1.母親擁有更多自己的時間。
2.父母親的教育方式面臨改變。以關懷民主的方式代替權威。
3.提供良好的環境與氣氛,重視培養孩子追求成就的動力。
青少年期

1.最複雜且緊張的親子關係階段。
2.孩子面臨轉變期,行為與情緒不穩定。
3.孩子認同外在同儕團體的價值觀與行為。
4.父母親不認同孩子的行為舉止。

對父母親的影響:

1.不放心孩子的獨立自主。
2.學習以支持的態度建立孩子的自我認同。
3.學習包容與欣賞世代差異。

成年期
1.孩子多會離開父母,獨立生活。
2.尋求人生伴侶與成立家庭。
3.重新調整親子關係,以成人-成人的關係來相關。
對父母親的影響:
1.重新調整心態,放棄對孩子的權威和干預,拉近親子關係。
2.孩子能繼續獲得父母的支持,而父母親亦能獲得孩子的照護。


獻花 x0 回到頂端 [11 樓] From:臺灣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11-09-16 15:52 |
搞笑熊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路人甲
級別: 路人甲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1 鮮花 x5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兒童少年福利法

兒童及少年福利法
定義:以0~18歲之間個人的福祉為關懷核心的社會福利領域
狹義:滿足兒童及少年需求並提供各種服務
廣義:泛指兒少成長機會,生活環境,權益維護的政策及措施
目的:保障兒童及少年權利、增進福利,使其順利發展及成長
工作原則基本原則:
1.保護兒少,人人有責
2.以兒少最佳利益考量:極大化有利於兒童少年健康成長的各種條件,和極小化可能對兒童少年造成傷害的所有效果。改善原生家庭>兒少意願>兒少與收養人或出養人感情聯絡>收養家庭的教養能力和氣氛(非收養家庭的需求或個人優勢條件為主)
3.視兒少與家庭為一個整體的服務系統:親生>收養>寄養>機構
4.預防性工作優先:(1)初級(影響最大)(第一次發生,社會宣導,親職教育);弱勢兒童緊急生活扶助(2)次級(預防再次發生,救援安置);法院交付收出養級監護權調查個案、高風險家庭(3)三級預防(預防傷害擴大);無依兒少安置、兒少性交易個案、兒少保護個案(救援、安置、輔導、追蹤、強制性親職教育、目睹兒童輔導、受害者復健等服務)
5.整合性的服務網絡:協調整合的原則
福利意識型態
1.係指由個別信念及價值觀所組成的一套思想及信仰系統
2.可能會影響政府的政策取向,直接控制政策施行的路線
3.可能在社會中營造一股氣氛,間接左右政府施政
權益保障之法律規範
第一章總則
第二章身分權益

1.加強出生通報,胎兒出生後7日內。2.尊重兒少權益,出養必要性之審核,以維在原生長家庭之權利      
3.設收養資訊中心      
4.設機構收養制度

第三章福利措施
第四章保護措施:
1.擴大保護安置期限:緊急安置72小時,繼續安置3個月為限,必要時得聲請法院延長不限次數。
2.安置抗告延長為10日,縣市政府應續追蹤輔導一年。
3.安置探視應尊重兒少意願。
4.安置期間:隱私權保護,不得非必要之訪問,偵訊、訊問、身體檢查,必要時由社工員陪同。
第五章福利機構:托育、早療、安置及教養、心理輔導、家庭諮詢、其他
第六章罰則 第七章附則
人身安全:家庭暴力防治法、兒少性交易防制條例、性侵害犯罪防治法
刑事司法
(一)兒童及少年刑事政策4D:轉向,除罪化,去機構化,正當程序
(二)少年死刑犯之廢除:未滿18歲不得處死刑及無期
(三)兒少中輟及參加不良幫派問題:教唆幫助及吸收未滿18歲者加重其刑1/2。
身分權益

1.子女姓由父母書面協議,一次為限。
2.未成年以書面約定變更,以一次為限。
3.子女成年,父母書面同意可變更。
4.非婚生及養子女亦同。特殊情況需法院宣告。
5.否認子女之訴期限2年內
6.生父死亡仍得提認領之訴
7.父母親分居六個月以上,子女監護權決定
8.未成年子女繼承改以限定繼承為法定原則

衛生權益
1.性教育議題2.未成年人懷孕墮胎議題3.未成年人自殺議題4.未成年人毒品菸酒議題兒童及少年教育權益保障。
福利機構之管理
機構定義
一、托育:指辦理兒童托育服務及課後照顧服務之機構
二、早期療育:指辦理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服務之機構
三、安置及教養:

1.不適宜在家教養,逃家
2.無依靠
3.未婚懷孕或分娩而遭遇困難之婦嬰
4.矯正無效
5.應予緊急保護或安置
6.因家庭發生重大變故,致無法正常生活於其家庭之兒童及少年。
7.其他依法申請安置保護之情事者。

四、心理輔導或家庭諮詢:指辦理對於兒童及少年及其家庭提供諮詢輔導服務,及對兒童及少年及其父母辦理親職教育之機構
五、其他福利機構:指提供兒童及少年收出養服務或其他福利服務之機構。

福利機構專業人
1.教保人員、助理教保人員:於托育機構提供兒童教育保育服務
2.保母人員:於托育機構、安置及教養機構照顧未滿2歲
3.早期療育教保人員、早期療育助理教保人員:早期療育機構提供發發展遲緩兒童教育保育服務之人員。
4.保育人員、助理保育人員:兒童安置及教養機構提供兒童生活照顧之人員。
5.生活輔導人員、助理生活輔導人員:少年安置及教養機構提供少年生活照顧及輔導之人員。
6.心理輔導人員:於安置及教養機構、心理輔導或家庭諮詢機構及其他兒福機構,提供兒童及少年諮詢輔導服務之人員。
7.社會工作人員:指於托育機構、早期療育機構、安置及教養機構、心理輔導或家庭諮詢機構及其他兒福機構,提供兒童及少年入出院、訪視調查、資源整合等社會工作服務之人員。
8.主管人員:指於機構綜理業務之人員。
兒童權利公約
兒少權利聯合國「兒少權利公約」發展:兒少是一個獨立的主體,不是父母親私有財產,也不是一個無法自立的被動者,他們雖處於發展階段,需要他人的保護及提供需求的滿足,但這並不代表他們不能夠參與和他們本身息息相關的事務,他們有權為自己發聲,成為爭取自身權利的主動者。
四大基本原則:
1.免受歧視權利,需平等地對待所有的兒童
2.所有的決策時,以兒童的最大福祉為依歸
3.擁有生存及發展權利,並有權接觸其所需的資源
4.兒童有參與的權利
兒童權利公約的基本精神:
1.平等原則:台灣在教育、社會衛生、早產、疫苗都做的很好
2.重視基本人權:兒童少年福利法中有規定出身通報,但是目前孩需注意無戶籍無國籍的兒童
3.強調家庭在兒童生活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免於分離,充滿關懷及愛。
4.在不影響他人的權利義務下,尊重兒童的意見:自由表達其意見權利。現行法律有規定7歲以上收出養需尊重孩表意權
5.建立明確的政府行政責任:納入國內法令,監督機制;雖強調兒童最佳利益但因文化抑制及選舉文化導致兒少福利被忽視
兒少法預防與補充
1.支持性:主要運用家庭本身力量,增強父母親之功能,使家庭功能得以修補、維持,避免對兒童少年產生不良影響。(如疏忽、虐待或家庭暴力事件發生。)
具體服務內容包括:未婚父母服務、親職教育、諮商服務、兒童少年休閒娛樂、社區心理衛生家庭服務、社區保健衛教宣導服務等。
2.補充性:當父母親角色扮演不當,導致親子關係嚴重損傷,惟其家庭結構只要透過補充與輔助,仍能使子女生活於家庭中,而不致到傷害。
具體服務內容包括:家庭經濟補助、托育服務、課後照顧等。
3.替代性服務:當子女陷於非常危險的境地,需要暫時的或永久的解除親子關係,始能維護兒童少年之權益。這種替代性工作有可能是暫時的或長時間的,重要的是要以兒童少年之最佳利益為考量。
具體內容包括:寄養家庭、收養家庭、兒童少年教養機構、育幼院、中途之家等。
身心障礙
身心障礙的定義:依據「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規定,採取「登記認定制」;亦即,必須經縣市政府指定的鑑定程序,並取得身心障礙手冊。
服務:從醫療和慈善觀點的個人模式,發展到強調社會環境的社會模
目前:基於身心障礙者去機構化與回歸主流的需求,近年來學者專家提倡社區居住,盡可能安排身心障礙者與一般家庭愈接近愈好。
類型

1.智能障礙:認知能力和社會適應有關之智能技巧的障礙,包括溝通、自我照顧、居家生活、社交能力、使用社區、自我引導、健康及安全、功能性學科能力、休閒娛樂、工作等。
早期療育
早療定義:兒少法施行細則第五條:指由社會福利、衛生、教育等專業人員以團隊合作方式,依未滿六歲之發展遲緩兒童及其家庭之個別需求,提供必要之治療、教育、諮詢、轉介、安置與其他服務及照顧。(統計資料顯示,三歲以前所做的早期療育功效是三歲以後的十倍)
目的:利用專業整合性服務,經由早期的醫療、復健或充實 方案等措施以開發幼兒潛能,並減少併發症,培育幼兒健全的就學與生活適應能力
成員:各領域的專科醫師、護理人員、心理師、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語言治療師、學前特殊教育老師、學前教育老師、聽力檢查師、營養師、社工人員等
對象
1.發展遲緩:認知、生理、語言及溝通、心理社會發展或生活自理技能等方面之發展較同年齡嬰幼兒顯著遲緩,並經衛生主管機關認可之醫院評估確認,發給證明之兒童。
2.障礙:指一出生後陸續出現明顯障礙情形,如唐氏症、腦性麻痺、自閉症等
3.生理狀危險群:指如早產、黃疸現象之幼兒,恐後續易發生其他疾病,致生理發展遲緩及障礙之情況
4.環境危險群:指不利的成長環境與風險因素,致幼兒成長學習的刺激、學習與照顧不足,而產生發展遲緩的現象,如貧窮、營養不足、兒童虐待、疏忽、未成年父母、低社經家庭、社會孤立等
服務流程
1發現與初步篩檢
2通報:醫療院所發現發展遲緩兒童
3.轉介:針對發展遲緩兒童及其家庭需求,以「個案管理」模式,辦理發展遲緩兒童個案管理及療育轉介服務
4.評估:瞭解兒童目前的發展狀況外,運用專業團隊合作的方式,進行兒童神經生理、心理、智能、動作、語言溝通、學習、社會適應性、家庭功能等方面的評鑑,依評鑑結果擬訂未來療育訓練方向與家庭支持服務的重點。
5.療育服務:醫療復健的提供、社會福利機構提供之療育服務、教育服務的提供、家庭服務提供
6.追蹤與結案:運用個案管理機制「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服務個案管理中心」定期透過電話及家庭訪視、講座、團體、親職圖書室等方式,增強家庭面對發展遲緩兒童成長上所面臨的各項問題的解決能力。
工作範圍
1.家庭:家庭功能重建、家庭經濟支持、社會支持網路等服務。
2.教育:學習能力、認知訓練、動作訓練、生活常規訓練、語言溝通表達、社會適應能力、親職關係、遊戲教育等等方面的服務提供。
3.醫療:一般治療、職能治療、語言治療、聽力治療、物理治療、行為治療等。
安置模式
1.家庭本位模式:特教老師或專業團隊到家中提供訓練。
適用對象:適合出生到三歲左右的特殊嬰幼兒。
教導重點:以父母親或媬姆等特殊嬰幼兒的主要照顧者為主。
2.中心本位模式:介入或學習的地點:學校、醫院或社會福利療育機構 。
適用對象:三到六歲的幼兒
提供較完整與連續性的服務
3.混合模式:部份時間在家,部分時間在中心-彈性大、具變通性
融合教育
定義:將身心障礙兒童和普通同儕放在同一間教室一起學習的方式,在普通班中提供所有的特殊教育和相關服務措施,使特殊教育及普通教育合併為一個系統。
優點
1.提供身心障礙兒童正常化的教育環境。
2.針對特殊學生提出個別化教育計畫。
3.讓特殊學生接觸真實的環境,普通學生養成接納身心障礙學生的觀念,以達到人性化的結合。
4.增加普通班老師和特殊班老師之間的交流,促進雙方專業成長。
缺點
1.嚴重情緒障礙、自閉,或過動/注意力缺陷等類別的學生,容易造成普通班師生的困擾。
2.普通班學生常會給特殊學生貼上標籤,不見得能有耐心對待。
3.學校的設備、資源常常不能全力支援,對這塊領域不夠重視。
4.來自普通班家長的阻力以及普通班老師追求課業成績的壓力。
5.需要製作的相關資料、報告太多,訪視頻繁,造成兩造老師的意願薄弱。獎勵措施因應不足。
特殊行為問題類型:
1、自我刺激行為:通常是無聊產生,分成兩種:
(1)刻板性行為:搖晃或揮舞身體的任一部位、不停地 旋轉物體、尖叫或發怪聲、重覆問相同的問 題、做固定座位、走固定路線等。
(2)自傷行為:如自打、撞擊、咬、吸吮身體部位、拔頭髮、抓臉、擠眼珠、挖身體部位、過度換氣、屏住呼吸等。
2、攻擊行為:通常來自大人的管教,不當的示範與模仿。(1)身體攻擊(2)口語、物品攻擊(3)反抗行為(不聽話):消極的抵制或是不聽話的反抗行為。
3、過度活動行為:(1)不注意、分心(2)衝動 (3)過度活動

4、不當社會行為:逃學、曠課、逃家、說謊、偷竊、在公眾場合脫衣服、大小便、對他人不當的碰觸,說謊、偷竊、賭博。
5、嚴重情緒困擾行為:憂鬱症、焦慮症、畏懼症、急性壓力症候群、強迫症。
處理的策略:盡量延長正常行為,建立其結構化的情境,延長他的情緒穩定。
6、生活自理行為異常:飲食、排泄、睡眠

高風險家庭
「家庭黃金三角圖」代表高風險家庭的三類家庭風險因素:經濟、健康及家庭/婚姻關係。
高風險家庭的評估系統
一、評估原則1.由相關網絡單位透過「高風險家庭評估表」來篩選。2.評估個案家庭並非是兒少保護、家暴及性侵案件。3.還沒有其他社福單位(社工員)服務介入服務之家庭
二、高風險家庭評估表項目:
1.受評估者的基本資料
2.高風險家庭指標:六類高風險家庭,另有「其他」一類。
(1)家庭成員關係紊亂或家庭衝突:如家中成人常爭吵、頻換同居人
(2)家中成人罹患精神疾病,或酒癮藥癮,並未就醫或未持續就醫。
(3)家中成員曾有自殺傾向或自殺紀錄者,使兒童少年未獲適當照顧。
(4)因貧困、單親、隔代教養或其他不利因素,使兒童少年未獲適當照顧。
(5)非自願性失業或重複失業者:使兒童少年未獲適當照顧。
(6)負擔家計者死亡、出走、重病、入獄服刑等,使兒童少年未獲適當照顧。
(7)其他(環境惡劣、遭暴力討債、照顧者親職教育能力與技巧不佳、與親友關係疏離…等特殊問題,造成孩子無法獲得適當照顧)
3.獲得的資源內容:政府、民間團體或親屬朋友的資源,以及具體資源項目內容。
4.個案狀況描述:
5.具通報責任人員:不限
6.通報單位:提醒對評估者保密原則7.處理情形
目賭兒
定意:指18歲以下之兒童及少年,目睹雙親 (包含婚姻關係、同居關係等)之一方對另一方施予暴力或虐待。包括了:1.直接看見2.間接聽到3.事後觀察
目睹暴力因受到心理創傷,而成為隱形受害者
依出現狀況分類
一、情緒方面:
1.恐懼、焦慮:擔心暴力發生、害怕失去父母、不敢表達憤怒的情緒。
2.羞恥:認為只有我家有家庭暴力,覺得丟臉。
3.罪惡感:認為暴力會發生是我的責任。
4.悲傷:看到家人互相傷害。
5.無力、無助:我無法改變、阻止暴力的發生;沒有人能幫我。
6.困惑、忠誠度問題:我該愛施虐者還是恨他?我要站在哪一邊。
7.合理化:為了讓自己好過,接受暴力,也接受施暴者使用的理由等。
8.否認或壓抑:對於難以忍受與排解的痛苦情緒,孩子選擇將其隔離起來並埋藏在心中的某個角落,試圖假裝自己一切都很好。
二、認知方面:
1.愛可以等同暴力
2.當問題無法解決時,使用暴力是可以被接納的
3.沒人可信任沒地方是安全的,只有自己握有控制權才是生存法則
4.只要讓人心生恐懼,我就能隨心所欲
三、生理方面:
1.身心症狀:頭痛、胃痛、常感到疲倦、想睡、抵抗力弱,容易生病
2.個人衛生不良
四、行為方面:
1.退縮:因擔心暴露家庭暴力的秘密、因為自我價值感低。
2.退化:包括:分離焦慮、尿床、吸手指、用小小孩的口吻。
3.過度表現:希望自己什麼都是最好的:。
4.過度討好、照顧他人害怕衝突、希望獲得他人的肯定。
5.攻擊、破壞行為:情緒的宣洩、自我放棄、過度自我保護。
6.自我傷害。                  7.逃學、逃家。
五、在學校適應上
1.對家人安危不時感到擔心,造成注意力集中、失神(恍惚) 、忘東忘西
2.因擔心受暴者會遭受傷害、課業表現不佳、人際關係不好而經常缺課或拒絕上學
3.因為身心症狀(如頭痛、胃痛、厭食、嗜睡等)或將過多能量關注在家裏,而影響學業表現
六、在社會適應上
1.認同施暴者的行為模式,以暴力攻擊的方式解決人際衝突。
2.為了保守家庭秘密而產生同儕疏離
3.對性別角色形成僵化的刻板印象與性別認同出現混淆
家庭暴力
定義:指家庭成員間實施身體或精神上的不法侵害行為。
施虐者為下述之ㄧ者為家暴:
1.配偶及前配偶
2.現有或曾有同居關係、家長家屬或家屬間關係者
3.現為或曾為直系血親或直系姻親
4.現為或曾為四親等以內之旁系血親或旁系姻親
(一)身體虐待:機構兒童安置前遭受身體虐待多發生在學齡前的男孩比較多。
照顧兒童、少年責任者或准許他人對兒童及少年所造成以下傷害身體:淤血、傷痕、燒燙傷、裂傷、骨折等
(二)精神、情緒虐待:辱罵、恐嚇、威脅、藐視或排斥兒童及少年,導致或可能導致兒童及少年身體發育、智能、情緒、心理行為及社會各方面發展上明顯的傷害。
(三)性虐待:任何人以兒童及少年為性的刺激對象,而發生與兒童及少年有任何性的接觸。
(四)疏忽:因無知、無意或有意不加注意的忽視兒童少年的基本生活需求,以致於兒童少年的身心受到傷害或威脅的一種不作為行為。
家暴原因
1.孩童因素:在不被期望下出生、早產兒、身心障礙、性格頑劣難教養之兒童。
2.父母或照顧者因素:父母親成長於暴力傾向的家庭,社會經濟地位較低,單親或離婚等家庭比較容易發生暴力事件 ; 但社會地位高及富裕的家庭並非沒有虐待兒童的事件。
3.家庭因素:親子關係互動不良、缺乏親職知識、婚姻關係紊亂、
*兒童保護措施
一、統一通報窗口113
二、建立責任通報制度:兒少法第34條:醫事、社會工作、教育、保育、警察、
司法及其他執行兒少福利業務人員,知悉兒童及少年有受虐、疏忽等不當對待時,
應立即向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通報,至遲不得超過24小時。
三、訂定兒少保護個案處理流程:依兒少法第34條規定,直轄市、縣(市)主管
機關於知悉或接獲通報兒保案件時,應立即處理,至遲不得超過24小時,以當面
訪視到兒童為原則,並應於受理安件4日內提出調查報告。
四、推動家庭處遇計畫
(一)對於已進入政府保護系統之個案,推動以家庭為核心之處遇服務模式,強化家庭照顧兒童的功能,使其能早日重返正常家庭生活,減少家外安置。
(二)實施內涵
1、個案類型:兒少保護個案、目睹家庭暴力之兒童及少年。
2、服務模式:
(1)未安置之兒保個案-家庭維繫(兒童及少年受虐事件經「調查評估」成案後,該「兒童及少年保護個案」仍可安全生活於原生家庭之處遇模式)服務模式
(2)家外安置之兒保個案-家庭重整服務模式
3、服務項目:家庭功能評估、兒童及少年安全與安置評估、強制性親職教育、心理輔導治療、精神治療、戒癮治療或其他與維繫家庭正常功能有關之扶助及福利服務方案。
4、實施對象:以家庭為服務主體,包括兒童及少年本人、父母、監護人、實際照顧兒童及少年之人及其他有關之人。
五、提供家外安置服務
1、國內兒少長期安置的法源依據 1.兒童及少年福利法 2.兒童及少年性交易防制條例   3.少年事件處理法
2、兒少法第36條規定,兒童及少年遭受不當對待,其生命、身體或自由有立即之危險有或危險之虞者,給予緊急保護、安置或為其他必要之處置;爰此,地方政府社會局在接獲民眾通報或113專線通知有兒童少年受虐後,即應立刻會同警察人員前往訪視,瞭解進行救援;對於需要緊急安置之受虐兒童及少年,並辦理寄養及機構安置工作,以協助受虐兒童及少年獲得適當庇護與生活照顧。
3、可向主管機關主動申請安置兒童、少年的類型有:
1.無依兒童,如被遺棄、走失。(兒童及少年福利法第19條第1項第9款)
2.家庭發生重大變故,致無法正常生活於其家庭的兒童、少年,如父或母即將入獄服刑,家屬無力照顧者。(兒童及少年福利法第41條第1項)
3.父母無力管教的兒童、少年,如品行不端、吸毒、出入酒家、賭博電玩店等不當場所(兒童及少年福利法第33條第1項)
4、兒少安置的原因 1.家庭突遭重變   2.兒少不慎觸法   3.兒虐家暴個案
5、安置原則:基於維持兒童生活穩定之原則,使兒童少年暫時抽離不適宜成長的空間,最終要讓兒童少年回歸家庭或獨立生活,家外安置個案以親屬寄養為優先考量,其次為一般寄養及機構安置。
6、安置資源:為提供充足的安置資源,設有寄養家庭,支援政府安置受虐兒童;此外,並設有86家兒童及少年安置教養機構,供社工人員安置個案。
7、提升安置品質
(1)寄養家庭部份:強化新進寄養家庭篩選流程、建立訓練課程規範及落實寄養家庭督導及支持系統。
(2)機構部份:定期辦理兒少保護專業訓練及機構評鑑,以提升工作人員照顧及教養能力。
8、安置機構應儘早規劃少年離院計畫,定期評估少年生活環境與家庭狀況,隨時為其返家及社會生活作準備,避免在機構的時間過長。
9、福利社區化的重要目的是,去機構化可減少在機構內被疏忽或虐待的危機。
寄養家庭條件
1.夫妻需年滿25~65歲,、且教育程度要在國中以上、結婚滿3年以上、職業收入固定。
2.12歲以下子女,不超過4名。(包含寄養兒童)
3.居家環境安全、整潔,有足夠活動空間及生活空間。
4.夫妻與同住家人品行端正、身健康。
5.需上120小時相關課程。


獻花 x0 回到頂端 [12 樓] From:臺灣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11-09-16 15:56 |

<< 上頁  1   2  >>(共 2 頁)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72105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