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23669 个阅读者
 
<< 上页  1   2   3  下页 >>(共 3 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tituskuo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路人甲
级别: 路人甲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鲜花 x6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下面是引用 blessmeok 于 2010-06-20 21:18 发表的 刑法 障碍未遂和既了未遂: 到引言文
之前到补习班上课时,老师有说明一题题目,但还是听不懂,请大家帮帮我解决疑惑

题目:甲从美国寄一盒有毒的巧克力给住在台北的乙,乙出国,回国后,将已发霉的巧克力丢掉。甲的行为是:
(A)既了未遂  (B)未了未遂  (C)中止未遂  (D)不能未遂

答案是:(A)

在课堂上,老师说既了未遂就是障碍未遂,但听了还是觉得怪怪的,到底是这两者的观念是什么呢?
还有既了未遂、未了未遂和障碍未遂有什么不同?

感恩!!!!

小弟就所学班门弄斧,小小见解如下,若有错误请指正:

1.普通(障碍)未遂(刑25)--包括未了未遂与既了未遂

  未了未遂--虽已着手犯罪构成要件行为,但尚未实行终了构成要件之行为.
  既了未遂--虽已实行犯罪构成要件行为,但未发生预期之结果.
  (着手不等于实行,搞清楚,就很容易了)

  这两个有中止犯适用条件.

2.不能未遂(刑26)--不能犯
 
  (1)旧客观未遂论--采行为后之观察
  (2)新客观未遂论(留日老师论点)--又称为具体危险说,采事中(行为时)判断之观察.
                                a.高度具体危险且实现---既遂
                                b.高度具体危险且未实现---障碍未遂
                                c.没有具体危险且未实现---不能未遂
  (3)主观未遂论(留德老师论点)--又称为印象理论,抽象危险说,采以行为人主观恶性来判断观察.
                                a.重大侵犯法益之恶性---障碍未遂
                                b.重大无知恶性---不能未遂
                                c.自始无从构成既遂之恶性---迷信犯



献花 x2 回到顶端 [10 楼] From:台湾台湾宽频 | Posted:2010-06-30 08:08 |
sierfa 会员卡
个人头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初露锋芒
级别: 初露锋芒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鲜花 x322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小的有问题???

1. 未了未遂--虽已着手犯罪构成要件行为,但尚未实行终了构成要件之行为.
  既了未遂--虽已实行犯罪构成要件行为,但未发生预期之结果.
→这样的意思是不是指未了未遂只发生在行为犯;既了未遂只发生在结果犯??

2.不能未遂(刑26)--不能犯
(1)旧客观未遂论--采行为后之观察
→观察什么?行为吗?行为不是在构成要件客观要素就检讨过了?

(2)新客观未遂论(留日老师论点)--又称为具体危险说,采事中(行为时)判断之观察.
    a.高度具体危险且实现---既遂
    b.高度具体危险且未实现---障碍未遂
    c.没有具体危险且未实现---不能未遂
→这里的『实现』,所指为何?是指实现行为吗?还是实现结果?
  未遂的判断以是否着手来判断,『没有具体危险且未实现』为何还要论以未遂?
  换言之,我在睡觉的时候,我有可能会被论以杀人未遂罪啰????(小的乱想
  的!!)
 
(3)主观未遂论(留德老师论点)--又称为印象理论,抽象危险说,采以行为人主观恶性来判断
    观察.
    a.重大侵犯法益之恶性---障碍未遂
      b.重大无知恶性---不能未遂
      c.自始无从构成既遂之恶性---迷信犯
→依修正理由,未遂犯之规定有采客观未遂论、主观未遂论、印象理论。
  那大大的意思是指主观未遂论即是印象理论吗?
  如果主观未遂论不是印象理论,那大大的定义是主观未遂论还是印象理论呢?
  又,『恶性』如何评价?
敬请大大指导~~


虽然你有思想上的自由,但也不能凭藉自己主观的信心来编织客观的结果
献花 x1 回到顶端 [11 楼] From:台湾新世纪资通 | Posted:2010-06-30 10:14 |
tituskuo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路人甲
级别: 路人甲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鲜花 x6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下面是引用 sierfa 于 2010-06-30 10:14 发表的 : 到引言文
小的有问题???
.......

1. 未了未遂--虽已着手犯罪构成要件行为,但尚未实行终了构成要件之行为.
既了未遂--虽已实行犯罪构成要件行为,但未发生预期之结果.
→这样的意思是不是指未了未遂只发生在行为犯;既了未遂只发生在结果犯??
........................................................................................................
未了未遂与既了未遂是以"是否完成犯罪之必要实行行为"来作二分法.
并不以行为犯与结果犯来作分别,因为"行为犯"因不要求结果的出现,则不发生未遂问题.
所以未了未遂与既了未遂都是结果犯,只是因为意外之障碍,而无法实现该犯罪构成要件,
使之全部满足,而造成心想事不成.
举个例:
未了未遂---甲要杀乙(杀人罪是结果犯),但甲向乙挥两刀(已着手),一刀削中外套,一刀削掉头发
            (这两个行为都不是杀人罪必要实行行为,必要行为就是要人死),惟路人见义勇为,甲
          弃刀逃跑.
既了未遂---甲要杀乙(杀人罪是结果犯),但甲向乙胸口刺入一刀(乙着手且有必要行为),甲亲眼看见
            乙倒卧血泊中,微笑离去. 但未料路过一位名中医,立刻封脉止血,送医幸免于死.
            (若没此中医的障碍,乙就稳死了,甲一定杀人罪构成要件全部该当)

........................................................................................................

2.不能未遂(刑26)--不能犯
(1)旧客观未遂论--采行为后之观察
→观察什么?行为吗?行为不是在构成要件客观要素就检讨过了?
........................................................................................................
此论点是以客观观察"行为后的危险性"来事后审查:
如果从行为后的危险性来看,有客观危险性---障碍未遂
如果从行为后的危险性来看,毫无客观危险性---不能未遂
此论点缺失是不能以行为人主观(恶性)与行为中来作审查.

........................................................................................................
(2)新客观未遂论(留日老师论点)--又称为具体危险说,采事中(行为时)判断之观察.
  a.高度具体危险且实现---既遂
  b.高度具体危险且未实现---障碍未遂
  c.没有具体危险且未实现---不能未遂
→这里的『实现』,所指为何?是指实现行为吗?还是实现结果?
未遂的判断以是否着手来判断,『没有具体危险且未实现』为何还要论以未遂?
换言之,我在睡觉的时候,我有可能会被论以杀人未遂罪啰????(小的乱想
的!!)
........................................................................................................
里的『实现』,是实现行为. 是以站在一般人的立场来看行为人"当时的情状".
例如,甲正在着手实行开枪疯狂扫射被害人车辆,这是高度具体危险,若人没死,就杀人障碍未遂.
    甲正在着手实行"开水枪"疯狂扫射被害人车辆,这是没有具体危险,人当然不会死,就不能未遂.

此论点缺失不能审查行为人的主观(恶性).

就你提及"『没有具体危险且未实现』为何还要论以未遂?"-----毕竟你有"杀人犯意",只是没有具体危险,也没实现.
                                                      只能论不能未遂(不能犯),刑26,不罚.

........................................................................................................

(3)主观未遂论(留德老师论点)--又称为印象理论,抽象危险说,采以行为人主观恶性来判断
  观察.
  a.重大侵犯法益之恶性---障碍未遂
    b.重大无知恶性---不能未遂
    c.自始无从构成既遂之恶性---迷信犯
→依修正理由,未遂犯之规定有采客观未遂论、主观未遂论、印象理论。
那大大的意思是指主观未遂论即是印象理论吗?
如果主观未遂论不是印象理论,那大大的定义是主观未遂论还是印象理论呢?
又,『恶性』如何评价?
........................................................................................................
主观未遂论即是印象理论(行为人犯意立场观察)没错的.
『恶性』如何评价?
例如:
甲正在着手实行"开水枪"疯狂扫射被害人车辆,若以新客观未遂论,没有具体危险,只能论行为人不能未遂,不罚.
但如果以印象理论,行为人有恶性且着手就该罚,处罚之必要,从而容许法院依据个案裁量,减轻或免除其刑.

.......................................................................................................

敬请大大指导~~


以上为小弟粗浅所学回覆,若有错误请指正~~


献花 x1 回到顶端 [12 楼] From:台湾台湾宽频 | Posted:2010-06-30 12:39 |
lai0913 会员卡
个人头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初露锋芒
级别: 初露锋芒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鲜花 x268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下面是引用 blessmeok 于 2010-06-20 21:18 发表的: 到引言文
之前到补习班上课时,老师有说明一题题目,但还是听不懂,请大家帮帮我解决疑惑

题目:甲从美国寄一盒有毒的巧克力给住在台北的乙,乙出国,回国后,将已发霉的巧克力丢掉。甲的行为是:
(A)既了未遂  (B)未了未遂  (C)中止未遂  (D)不能未遂

答案是:(A)

在课堂上,老师说既了未遂就是障碍未遂,但听了还是觉得怪怪的,到底是这两者的观念是什么呢?
还有既了未遂、未了未遂和障碍未遂有什么不同?

感恩!!!!
上一下数学课吧!表情

1.既了未遂+防果行为=中止未遂
2.既了未遂=中止未遂-防果行为
3.既了未遂=普通未遂

不知是否有人看得懂?表情


清如水 廉如镜
献花 x1 回到顶端 [13 楼] From:台湾凯擘 | Posted:2010-06-30 14:05 |
sierfa 会员卡
个人头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初露锋芒
级别: 初露锋芒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鲜花 x322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再请大大指正:

1.未了未遂与既了未遂是以"是否完成犯罪之必要实行行为"来作二分法.
并不以行为犯与结果犯来作分别,因为"行为犯"因不要求结果的出现,则不发生未遂问题.
所以未了未遂与既了未遂都是结果犯,只是因为意外之障碍,而无法实现该犯罪构成要件,
使之全部满足,而造成心想事不成.
→(1)林山田老师的书上提到:在行为犯的情形,行为人已完成客观不法构成要件所描述的行为者则犯罪即属既遂,相反的则属未遂。
又刑法173条系为抽象危险犯,第3项处罚未遂犯。
如果未遂犯只处罚结果犯的话,应如何解释173条第3项呢?
另外大大举的例子好像也不能区别未了未遂与既了未遂哦???

2.大大所列三个学说,一般教科书都称为未遂犯的刑罚理由,为何三种处罚未遂犯的理由会变成判断各种为未遂犯类型的方法?

3.在新客观未遂论(留日老师论点)..... a.高度具体危险且实现---既遂...
  为何对未遂犯的判断,其判断结果竟成了既遂犯??

4.在黄荣坚老师的书上,把印象理论与主客观混合理论并用,大大说的主观未遂论即是印象理论是不是有问题呢?

5.『恶性』如何评价?是以『行为人有恶性且着手就该罚』吗?
大大的意思是:恶性是用行为人有恶性去评价吗?是不是该有一个标准呢?但是标准为何呢?

以上敬请指教~~~


虽然你有思想上的自由,但也不能凭藉自己主观的信心来编织客观的结果
献花 x1 回到顶端 [14 楼] From:台湾新世纪资通 | Posted:2010-06-30 22:18 |
luciferydog 会员卡
数位造型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小有名气
级别: 小有名气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2 鲜花 x709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印象理论不是这个意思喔,印象理论是主客观混合论,但比较偏主观论一点,因为她是主观论发展过来的,她就是要修正主观论的缺点。

行为人有恶性且着手就该罚应该是主观论,她刑法上的文字应该是
故意且着手的构成要件行为就该处罚

恶性似乎不是刑法的用语

可以参照蔡圣伟教授硕士论文。


这个世界有音乐真是美妙

美妙极了~~~~~~~~~~~~~~~"
献花 x2 回到顶端 [15 楼] From:台湾中华电信 | Posted:2010-06-30 22:34 |
criminal-law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路人甲
级别: 路人甲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鲜花 x3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下面是引用 sierfa 于 2010-06-30 22:18 发表的 : 到引言文
再请大大指正:
1.未了未遂与既了未遂是以"是否完成犯罪之必要实行行为"来作二分法.
并不以行为犯与结果犯来作分别,因为"行为犯"因不要求结果的出现,则不发生未遂问题.
所以未了未遂与既了未遂都是结果犯,只是因为意外之障碍,而无法实现该犯罪构成要件,
使之全部满足,而造成心想事不成.
.......



刑法就像一片大海........没有明亮的灯塔指引,就会上不了岸。

不过你的问题,真的是一语点破梦中人。


献花 x0 回到顶端 [16 楼] From:欧洲 | Posted:2010-07-01 00:20 |
tituskuo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路人甲
级别: 路人甲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鲜花 x6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下面是引用 sierfa 于 2010-06-30 22:18 发表的 : 到引言文
再请大大指正:
.......
→(1)林山田老师的书上提到:在行为犯的情形,行为人已完成客观不法构成要件所描述的行为者则犯罪即属既遂,相反的则属未遂。
又刑法173条系为抽象危险犯,第3项处罚未遂犯。
如果未遂犯只处罚结果犯的话,应如何解释173条第3项呢?
另外大大举的例子好像也不能区别未了未遂与既了未遂哦???
........................................................................................................
173条第1项是抽象危险犯,是行为犯,是不需个案观察的,根本不应该会有未遂的情形.
但,为什么第3项会罚未遂呢? 我的刑法老师说,当初立法时就已经错误.
所以实务界为求解套,即用"烧毁"丧失建筑物效用有无来判断既未遂.
同理,174第四项也是如此.


另外大大举的例子好像也不能区别未了未遂与既了未遂哦?
我老师也是这样教我们,例子都一样,我的例子也是从教科书抄出来的.
不知你的争点在哪? 愿问其祥,也请你举更好的例子来切磋一下.

........................................................................................................

2.大大所列三个学说,一般教科书都称为未遂犯的刑罚理由,为何三种处罚未遂犯的理由会变成判断各种为未遂犯类型的方法?
........................................................................................................
这三个处罚未遂犯,是刑法学术上路线之争,是旧说,留德与留日的学说,各有其致命性的缺点.
于是才会有"主客观混合说"之折衷通说出现,实务也采用.

........................................................................................................

3.在新客观未遂论(留日老师论点)..... a.高度具体危险且实现---既遂...
为何对未遂犯的判断,其判断结果竟成了既遂犯??
........................................................................................................
请先站在留日老师论点下来看:为什么"高度具体危险且实现---既遂"?
因为,构成要件都实现啦,当然既遂.
留日老师认为杀人构成要件即"犯意+行为(高度具体危险)+结果(实现)"

........................................................................................................

4.在黄荣坚老师的书上,把印象理论与主客观混合理论主客并用,大大说的主观未遂论即是印象理论是不是有问题呢?
........................................................................................................
每个教授,老师的论点都不一样,我怎么敢去批评呢?
再说,黄荣坚老师是留德的,当然会支持印象理论.
且主客观混合理论是国内折衷通说,并用当然很合理.
你可以google一下,印象理论有人认为是主观未遂论,有人认为是主客观混合理论.
每种理论都有人支持,应该予以尊重,而不是主观的说有问题吧.

........................................................................................................
5.『恶性』如何评价?是以『行为人有恶性且着手就该罚』吗?
大大的意思是:恶性是用行为人有恶性去评价吗?是不是该有一个标准呢?但是标准为何呢?
........................................................................................................
恶性处罚我国刑法并没规定,我说过就是留德老师的看法.
这个主观未遂论的论点就是以行为人主观(恶性)来处罚.
我上面也说过了,标准应容许法院依据个案裁量,减轻或免除其刑,因为我国也没规定.

........................................................................................................


[ 此文章被tituskuo在2010-07-01 00:40重新编辑 ]


献花 x0 回到顶端 [17 楼] From:台湾台湾宽频 | Posted:2010-07-01 00:34 |
sierfa 会员卡
个人头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初露锋芒
级别: 初露锋芒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鲜花 x322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1.未了未遂---甲要杀乙(杀人罪是结果犯),但甲向乙挥两刀(已着手),一刀削中外套,一刀削掉头发 (这两个行为都不是杀人罪必要实行行为,必要行为就是要人死),惟路人见义勇为,甲弃刀逃跑.
既了未遂---甲要杀乙(杀人罪是结果犯),但甲向乙胸口刺入一刀(乙着手且有必要行为),甲亲眼看见乙倒卧血泊中,微笑离去. 但未料路过一位名中医,立刻封脉止血,送医幸免于死.
(若没此中医的障碍,乙就稳死了,甲一定杀人罪构成要件全部该当)
→小的的看法:
(1)未了未遂是未完成必要实行行为,且都必须有己意中止;而既了未遂是已完成实行行为,但未发生结果。
所以例1:甲向乙挥两刀应该是实行杀人罪必要实行行为,且已实行杀人必要行为。但因未完成且己意中止。所以是未了未遂。
例2:同大大解释。

2.我在google搜寻有关印象理论的文章:结果是有认为印象理論或称「主客观未遂理論」,是兼采「主观未遂理論与客观未遂理論之見解」而成,或谓「以主观理論为主,客观理論为辅」。没有搜寻到认为印象论即是主观未遂论之说法。
是否请大大指导印象论即是主观未遂论之说法,何处有相关文献可以参考。

谢谢大大的指导~~


虽然你有思想上的自由,但也不能凭藉自己主观的信心来编织客观的结果
献花 x0 回到顶端 [18 楼] From:台湾新世纪资通 | Posted:2010-07-01 08:54 |
tituskuo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路人甲
级别: 路人甲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鲜花 x6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下面是引用 sierfa 于 2010-07-01 08:54 发表的 : 到引言文
1.未了未遂---甲要杀乙(杀人罪是结果犯),但甲向乙挥两刀(已着手),一刀削中外套,一刀削掉头发 (这两个行为都不是杀人罪必要实行行为,必要行为就是要人死),惟路人见义勇为,甲弃刀逃跑.
既了未遂---甲要杀乙(杀人罪是结果犯),但甲向乙胸口刺入一刀(乙着手且有必要行为),甲亲眼看见乙倒卧血泊中,微笑离去. 但未料路过一位名中医,立刻封脉止血,送医幸免于死.
(若没此中医的障碍,乙就稳死了,甲一定杀人罪构成要件全部该当)
→小的的看法:
(1)未了未遂是未完成必要实行行为,且都必须有己意中止;而既了未遂是已完成实行行为,但未发生结果。
所以例1:甲向乙挥两刀应该是实行杀人罪必要实行行为,且已实行杀人必要行为。但因未完成且己意中止。所以是未了未遂。

你所举的例中有"己意中止",这是中止犯其中的条件之一,并不能算是普通障碍未遂.

但我举的例中"未了未遂"与"既了未遂"只是普通障碍未遂,没有己意中止,因为都是别人的障碍所作成.
要讨论到中止犯,那必须把这普通障碍未遂再加上中止犯的要件才能达成.

未了未遂:
中止犯要件--(1)行为人"自己"认为有发生结果之可能,始有中止犯之可言
                  (2)结果不发生
                  (3)己意中止

既了未遂:
中止犯要件-----(1)行为人要积极防止结果发生诚挚努力
准中止犯要件--(2)除要有(1)诚挚努力外,结果不发生,事实上由其他原因所致

.................................................................................................................................................

例2:同大大解释。

2.我在google搜寻有关印象理论的文章:结果是有认为印象理論或称「主客观未遂理論」,是兼采「主观未遂理論与客观未遂理論之見解」而成,或谓「以主观理論为主,客观理論为辅」。没有搜寻到认为印象论即是主观未遂论之说法。
是否请大大指导印象论即是主观未遂论之说法,何处有相关文献可以参考。
.................................................................................................................................................
我引用学者黄荣坚教授说明:
印象理论是从主观理论出发,不过对于未遂行为的可罚性则兼顾行为对一般社会心理的作用而有所限制.
印象理论认为处罚未遂犯的理由在于行为人法敌对意志的实践足以动摇一般社会大众对法威信的信赖.
因此,在行为人主观上所想像的事实符合既遂罪的客观犯罪构成要件并且已经实行的情况下,如果对于具体
的法益客体(Rechtsgutsobjekt)根本没危险,但法律所要保护的法益(Rechtsgut)却已经因为行为人对法威信
的攻击而有危险,那么仍应以未遂犯处罚.

参考着作:基础刑法学 P59~P64
        刑法问题与利益思考 P116~P126
        未遂犯之基本逻辑(台湾本土法学杂志第68期) P113~P124

.................................................................................................................................................

谢谢大大的指导~~
.................................................................................................................................................

不客气...彼此彼此~~
.................................................................................................................................................


献花 x0 回到顶端 [19 楼] From:台湾台湾宽频 | Posted:2010-07-01 11:35 |

<< 上页  1   2   3  下页 >>(共 3 页)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8975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