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9312 个阅读者
 
<< 上页  1   2  >>(共 2 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YukiPhoenix 手机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初露锋芒
级别: 初露锋芒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1 鲜花 x301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下面是引用sang于2006-10-5 23:08发表的 :
@@"...不知常用在买早点的塑胶袋.是属于那一种??会不会释放出毒来呢. 表情
哪一类我不清楚,不过这一类被称之为塑胶的"高分子聚合物"燃烧后都对人体有害...


献花 x0 回到顶端 [10 楼] From:台湾数位联合 | Posted:2006-10-05 23:34 |
hjswsh
数位造型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风云人物
级别: 风云人物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鲜花 x9058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塑胶袋宝特瓶带给人方便
也带给人相对的危险性
习惯用塑胶袋宝特瓶装东西吃喝
真的不得不小心
感谢提供资讯参考


献花 x0 回到顶端 [11 楼] From:台湾中华电信 | Posted:2006-10-05 23:38 |
mo_mo 手机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初露锋芒
级别: 初露锋芒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鲜花 x315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谢谢大大的爱心分享 我也一样把我知道的和更多的好友分享


献花 x0 回到顶端 [12 楼] From:台湾中华电信 | Posted:2006-10-06 12:42 |
YukiPhoenix 手机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初露锋芒
级别: 初露锋芒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1 鲜花 x301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再度补充:
PETE的化学成份: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


本帖包含附件
zip 252种毒化物一览表.rar   (2022-06-09 14:02 / 31 KB)   下载次数:3


献花 x0 回到顶端 [13 楼] From:台湾数位联合 | Posted:2006-10-06 18:02 |
人之初性本贱
数位造型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路人甲
级别: 帐号封锁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1 鲜花 x328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1.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常见于宝特瓶。
2.HDPE(高密度聚乙烯):- 常见于洗剂容器、牛奶瓶、超级市场胶袋。
3.PVC(聚氯乙烯):常见于胶喉管、户外家具、雨衣、保鲜膜。
4.LDPE(低密度聚乙烯): 常见于牙膏或洗面乳的软管包装。
5.PP(聚丙烯):常见于瓶盖、吸管、微波炉食物盒。
6.PS(聚苯乙烯):分为未发泡或已发泡。未发泡即保丽龙,常见于部分饮品(如益力多)容器;已发泡即俗称的发泡胶,常见于包装用胶粒、一次性保温胶杯、包装冻肉盛器、饭盒。
7.OTHER(其它):不属于以上6种的塑胶,常见于食物盒的软盖。

详细一点可以看维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1%91%E8%86%A0

或者 环保署 塑胶材料编码表 http://www.epd.gov.hk/epd/tc_chi/environment.../guide_plascod3.html

工业上制造塑胶瓶之类,使用"射吹"成型的方式(没错,就是又射又吹,还要加热勒)

至于看底部有没有一条线来分辨,并不能算是什么撇步或者秘诀(只能奉劝看新闻要小心,别被误导!)

就算是宝特瓶,仔细看整个瓶子的侧面,依旧有一条细线存在

这一条细线是宝特瓶的成型模具两模之间的"分模线"

拿分模线作为判断有毒无毒并不是恰当的方式

再者,塑胶容器的使用,也是得看其使用环境与可承受的温度范围

就算拿的是标示1的PET宝特瓶装热水,也是可能因受热而变形

变形的同时,是否会释放出有毒物质...这可想而知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塑胶制品的使用上,还是自己小心使用才是最重要的 表情


[ 此文章被真‧蕃茄无双在2006-10-06 19:41重新编辑 ]

此文章被评分,最近评分记录
财富:50 (by vivien0213) | 理由: 用心回帖奖励


年 年 有 今 日 , 岁 岁 有 今 朝 ;
赶 不 尽 羚 羊 , 草 枝 几 何 摆 。

如果 假如 如果 存在
 存在 证明 假如 存在
献花 x1 回到顶端 [14 楼] From:台湾中华电信 | Posted:2006-10-06 19:32 |
ddt911 手机
数位造型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知名人士
级别: 知名人士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2 鲜花 x1562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看完了很多大大的注解
但是小弟我还是搞不懂
这7大类中
到底哪一类才是比较安全的容器(如果非要使用塑胶瓶的状况之下)



冷静的理性             火热的感性


献花 x0 回到顶端 [15 楼] From:台湾中华电信 | Posted:2006-10-07 14:21 |
人之初性本贱
数位造型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路人甲
级别: 帐号封锁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1 鲜花 x328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下面是引用ddt911于2006-10-7 14:21发表的 :
看完了很多大大的注解
但是小弟我还是搞不懂
这7大类中
到底哪一类才是比较安全的容器(如果非要使用塑胶瓶的状况之下)
只要是"人类"制造的东西,没有任何东西是"绝对"的安全,仅有"相对"的安全

就好比塑胶袋来说,拿来装东西,丢垃圾用,都还算是相对的安全

但是如果你把塑胶袋套在头上(不管大头小头),这就未必是一种安全

同理可证

假若仔细看过塑胶容器背面的标示(并不是全部都有,得看情况)

若是允许微波炉内使用的塑胶制品,有些会标示出容许加热的温度

并不是倡导使用昂贵的产品,但是单单标示这一样,十元商品可是没得比的

以不锈钢来说吧,市面上常见的产品多半都是316的,问题是316含镍(Ni)

所以拿来做食用的使用并不适合,问题是这个问题又有多少人注意到且在意呢?(吃死一个算一个)

就以水管来说,台湾市面上常见的塑胶管(灰色的)多是南亚出产的PVC管

家中所用的冷自来水管(埋在墙壁内或者有外露的),都是PVC的

至于浴室的热水管,则多半使用白铁管,这部分,应该是在建筑法规中有所规定

所以啰

塑胶容器的使用,端看你的使用需求而决定

宝特瓶拿来装饮料,养乐多瓶拿来装养乐多,可没有人要你拿养乐多瓶装热开水吧....orz

以上观点,仅供参考... 表情


年 年 有 今 日 , 岁 岁 有 今 朝 ;
赶 不 尽 羚 羊 , 草 枝 几 何 摆 。

如果 假如 如果 存在
 存在 证明 假如 存在
献花 x0 回到顶端 [16 楼] From:台湾中华电信 | Posted:2006-10-07 17:02 |

<< 上页  1   2  >>(共 2 页)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5276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