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之始為道學,即黃老之道,起於西元前二六九七年之黃帝時代,距今已達四千七百多年之久。然黃老以前已有卦象之作,解釋天道,演繹人事,亦有祭典,崇祀鬼神。
惟至黃帝,則順天地之紀,幽明之占,死生之說,封禪山川,以政行道,厥後,顓頊布政,載時以象天,依鬼神以制義,高辛則明鬼神而敬事之,嗣經堯、舜、禹、湯,以迄周公,一千五百餘年中,苟為賢君,無不遵黃帝之道,敬天修禮,以道治國,所謂「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當時雖無道教之名,然政、教合而不分,中古以前,東西各國,無不如此。
當周朝春秋時(西元前六八九--三六八),中國有兩大哲人:一即孔子,提倡倫理道德,以人本哲學為中心;一為老子,通曉王家學術,承襲古代黃帝之道,崇尚自然發展,化育萬物適應人性,順符道德,與天合體,其思想超脫自由,與孔子之嚴謹有別,而崇善反暴,實彼此相同。
逮孔子之後有孟子,老子之後有莊子,兩者學說思想,相去逾遠。顧周、秦之際,墨、名、法、兵、刑、陰陽諸家,多源自道家,儒生言天道與人道之關係與觀念,亦仍承襲道家之說。至漢朝文景之世,宮廷且咸崇黃老之道,以致治平,比及漢武,罷黜百家,尊崇六經,儒術始統於一尊,惟儒無宗教儀式,僅言入世而不言出世,祇限於人生而不及於神道。
故在東漢時(西元前一二六--二三○),邃於學道之士張道陵,客居西蜀,學道鵠鳴山中,潛心闡思,造作道書,以清靜懺悔化民,並制定種種科儀,規範徒眾,道教始正式以宗教之名應世,眾尊張道陵為天師。
唐代,雖教門繁多,其國教實為道教,不但宮廷尊崇道流,名臣如魏徵、李泌等且皆曾入道,而唐代文化、武功之盛,得力於道教者,正復不少,諸如天文、冶煉、醫藥、音樂等,更多係道家發明,道教觀宇遍於天下。
宋興,君主多篤信道教,奉為國教,行政亦因受道教影響而尚寬厚,國內祠、觀則在制度上作為大臣退老之所,政教至為諧和,而道教天師世代襲封制度,至宋亦更為尊崇而嚴格,理學家且引道家靜坐之法、明性之理,以及卦文象緯等學術,以增飾之,故宋代實為道教一代最安定時期;蓋在漢時,道須自別於儒,至宋,則儒反比附於道矣。
道教在金、元之際,對社會所表現之功德至偉,因金、元係中國邊疆少數游牧民族,文化較為落後,武力則元較為強大,故所至屠掠,殺戮甚重,而其間為溝通文化,諧和民族感情者,厥為道教。王重陽大隆全真一教於冀魯、邱處機遠謁成吉思汗於雪山,當時大河南北人民,多賴道教為庇護,始不遭類似西域之慘禍。而當宋之亡,元人已充分接受中國文化,暴行較少,宋遺民之遯隱以黃冠終者,俱所不問,儒生與道教關係之趨於密切,蓋可知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