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4251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N-E.W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初露鋒芒
級別: 初露鋒芒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 鮮花 x157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情報][其他] Xbox One驚鴻一瞥:對微軟次世代主機的深入探討與展望
Xbox One在5月22日凌晨終於露出廬山真面目了!雖然有許多未知情報必須等待E3電玩展才能釐清,但國外知名網站「WIRED」的編輯已經就現有的情報對Xbox One進行專業的分析,就讓我們來看看他們專業的看法吧!


Xbox One 隆重登場
我對Xbox One的第一印象是它竟然這麼四四方方的。微軟在2010年發售了薄型的Xbox 360,流線型的外觀讓它的前代機型相形見拙。而Xbox One還比Xbox 360大上一些,但這並不減其風采,因為它有著光亮的深黑色(設計團隊稱其為「液態黑」)。主機頂端細分為兩個16:9的長方形(比例效仿傳統寬螢幕電視),其中一個堅固而光亮,另一個是不反光的平板,完全是設計來讓主機良好通風的。主機前端幾乎毫無裝飾,就連光碟機的插槽都很低調地內嵌在主機前側。
主機前側下方有個很深的內凹,讓主機本身看起來像浮起來一樣,而新的Kinect感應器也給人同樣的感覺,彷彿是用一根橫梁在支撐一般。兩者與他們的前代機型相比都顯得較矮胖,重量也都不輕。遊戲控制器也有顯著的改變:下方笨重的電池匣消失無蹤,詭異的圓形方向鍵也被改成更精準的十字形,扳機按鍵與肩部按鍵兩者被設計成流線型一般相互連接。


Xbox One 的使命
Xbox 360上市已經七年半了,對一台遊戲主機來說這可是很長壽的,尤其初代Xbox只撐了快四年。Xbox 360上市後,每年微軟互動娛樂事業部的總裁Whitten先生,都要問自己「該出次世代主機了沒?」
很長一段時間這問題的答案是「不」。但到了2011年,Whitten終於承認Xbox 360「有點老掉牙」。雖然Xbox 360的硬體有更新過,但它的規格就像Tesla Model S時代的Model T一樣:只有512MB的RAM與一個比幾年前半吊子的PC還過時的圖像處理器。雖然遊戲開發者試圖在Xbox 360的老舊架構上盡可能補強一些東西,但Whitten與其部門人員了解到一個動搖根本的世代交替已經發生了--雖然不一定發生在遊戲業,但其週邊的產業都已被永久地轉變了。
Xbox 360首發的時候,智慧型手機尚未普及於世、Netflix只有DVD服務,「雲端」也沒有其他意義。Xbox 360的長壽大部分都要歸功於微軟的遊戲研發能力,以及打造足以維持線上優勢的夥伴關係。只要這些能力與關係能夠增生,Xbox 360就能辦到越多事情。人們可以一邊玩Halo 3《最後一戰》一邊收看Netflix。他們可以購買Kinect感應器來享受無須控制器的遊戲體驗,也能欣賞整季的HBO影集《死木》,並利用ESPN的App關注運動賽事焦點。但這些新功能都是建立在擴充程式與更新韌體上,Xbox 360並不是為了這些功能而打造的。因此當2011年Xbox One獲准開發時,可說是一切從零開始。Whitten說道:「我們不只要打造一個遊戲機,而是要打造一個完整的室內休閒體驗。」
所以變革分成兩部分:Xbox One不只要有足以表現出次世代遊戲價值的性能,還要提供其他功能:實況電視節目、與智慧型手機功能相容的作業系統、能夠處理Skype高解析通訊畫面與監控使用者心跳的全新Kinect感應器。Xbox One不只是家用遊戲主機,它是廣納一切功能的娛樂設備,從藍光影碟播放器到有線電視盡在其中。



Xbox One的硬體
但Xbox One的首要之務還是扮演好遊戲機的本職,因此它必須帶有向前邁進的感覺。家用遊戲主機歷經七個世代,帶來逐漸精緻的視覺體驗,從70年代中期無聲而粗糙的Magnavox Odyssey引領的「Pong(編按:電玩遊戲的始祖)時代」,到90年代任天堂與Sega的戰爭,再到今天PS3與Xbox 360帶來的光影曲射特效與動態捕捉系統。雖然電玩遊戲中的「照相寫實主義(編按:簡單來說就是把一張圖畫得跟照片很像,但又跟照片不太一樣的風格)」不斷被刷新,但也面臨了「太過完美」的問題,這牽涉到「恐怖谷理論」(編按:當一個虛擬人類過度擬真,反而會讓觀者有一種驚悚的感受,這種恐懼感主要來自虛擬人類與真人之間過小的差異。例如看到洋娃娃、人偶會覺得恐怖)。所以Forza Motorsport 5 《極限競速5》早期的展示影片中就刻意製造缺陷來避免這個問題:輪胎的磨損、塗裝的橘皮式特徵與輪胎標誌的金屬部分全部被移除掉。
將圖像表現力進行量化比較,一直都是一場爛仗。微軟宣稱Xbox One的圖像表現力是Xbox 360的八倍。單算電晶體數量的話,Xbox One的表現力應該是Xbox 360的十倍左右:Xbox One有50億個,Xbox 360只有5億個。更具體來說,就是512MB的記憶體暴增至8GB。
但正如PC玩家所知的,主機性能越強就會產生越多廢熱,表示散熱性能必須隨之改善。這種問題遲早會被達人玩家揭露,但工程師團隊常因此默默地犧牲一些內部裝置來達到更好的通風效果。以專業面來的術語來描述的話:Xbox One內建了500GB的全新硬碟。一個40奈米的晶片包含了CPU與GPU,和Xbox 360需要兩片90奈米晶片的情況完全不同。事實上,由AMD量身打造的SOC(晶片系統)涵蓋了CPU/GPU晶片、記憶體、控制器邏輯、DRAM與視聽效果處理器,直接經由相轉移介面物質與散熱器連結。



然而最令人困惑的,或許是Xbox One讓遊戲開發者有能力進入微軟的Azure雲端運算平台。這樣可以預見一些應用方式:玩家下載與安裝的遊戲以及成就都會存在雲端上面,只要你在任何一台Xbox One登入,就可以不受干擾地進入遊戲遊玩;每個多人連線的遊戲都有自己固有的伺服器,取代以主機邀請好友對戰這種過時脆弱的作法;多人對戰的總人數甚至能擴張至64或128人,比現有的16人或32人規模大太多了。
但其他可能性也立即浮現在腦海裡。如果開發人員能將雲端的強大運算性能用在自己團隊的處理運作上(例如物理運算引擎與衝突偵測系統等基本遊戲機制),可能性就會侷限在數千個遊戲程式設計師身上。「這可不會像之前首發一樣了,每個人都會找到運用這種性能的方法。」Whitten說道:「這還只是我們要面對的諸多風險之一。」



全新的Kinect
初期型的Kinect 感應器在2010年問世,因吸引全新族群而延長了Xbox 360的壽命:首發兩個月內Kinect就賣出了800萬台。但Kinect感應器的姿勢與聲音控制其實都是很初階的運用而已。因此如果主機的世代交替,大部分取決於其組成內容與結構升級的話,Kinect就必須要從頭到腳重新打造。
初代Kinect發售後,公寓住戶哀嘆要玩Dance Central《舞動全身》之類需要大量物理動作的遊戲,就必須挪動桌椅。感應範圍的限制也讓身高差距太大(例如親子)的人們無法一起同樂。現在1080p的攝影機將感應器的偵測範圍增加了60%─娛樂事業部的瘦高硬體老將Todd Holmdahl就以他6呎4吋的身型親身示範。就算是3英尺之外,Kinect依舊清晰地將他的身型完整映在螢幕上,甚至還有空間讓他將手舉起來。
攝影機也能捕捉每秒60影格的影片作為雙向通訊服務(類似Skype)之用--但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Kinect的動態追蹤能力。現在他能藉由監控臉部膚色的變化來測出玩家的脈搏。(由於藉助紅外線,因此各種膚色都不是問題。)



初代的感應器是利用「結構光」來定位房間裡的人:他會放出紅外線,然後藉由偵測地表的缺陷處來生成3D地圖。但這種感應方式很難感應到沙發座墊與衣物。而新的Kinect採用調整過的紅外線,然後感應每個光子反射的時機。這被稱作「飛行時間」技術,基本上就像將量身打造的CMOS感應器的每個畫素轉變為一道雷射光,藉以達成前所謂未有的反應能力。
事實上,Kinect將可以用於最基本的功能上:把所有東西都打開。Xbox One運用了多種電源型態;因此它可以視玩家所需,銜接各種不同的裝置,包括電玩遊戲與電影。它也有省電待機模式,讓Xbox One可以在夜深人靜時持續更新遊戲與Xbox LIVE(或是趁你沒再用它的時候更新),而不需持續開機。(放心,你還是能離線遊玩單機遊戲。)這也代表當你走進房間,只要說一句「打開Xbox」,Kinect聽到之後就會利用紅外線打開你所有的設備:電視、主機,甚至有線電視系統。
但或許你會問,連有線電視都可以?



Xbox One的娛樂價值
實況電視節目是所有線上遊戲服務的主要競爭對象。以Xbox LIVE為例:使用人數4800萬人(包括玩遊戲、看Netflix等等),每個月平均使用時數為87小時。同時在觀賞電視節目的人每個月觀賞時數為150小時。微軟想成為這150小時的一部份。這是個豪賭:讓Xbox One成為電視節目播放機。
去年開始,任天堂的Wii U主機就有提供一些電視頻道的功能,但是使用者用過之後只想怒吼一番,因為它難用又容易當機。Xbox One會利用幾種方式來提供實況電視節目。其中最重要的是對應HDMI,電視盒或類似的設備直接與Xbox One連結,再藉由HDMI輸出中介訊號給電視機。
因為電視機與Xbox One直接連結,你可以在Xbox One上用各種方式收看電節目。你可以像傳統的電視界面一樣用遙控器來轉台,也可以利用Xbox One的電視節目索引,它會根據你愛看的頻道列出節目清單,也能告訴你你的朋友正在看甚麼節目。這項功能可以用聲音、肢體感應或控制器來控制。或者拜Xbox SmartGlass(微軟去年推出的子螢幕功能,對應多種手機平台)所賜,你可以用智慧型手機或平板電腦來轉台。(因為SmartGlass的操控更加細緻,所以最後它會讓你的手機變成宛如遙控器一般,足以匹敵其他控制設備。)


 
實況電視節目首席研發經理Ashley Speicher親自示範電視功能。這個團隊瘋狂地工作,只為了準備好官方正式公開,但這很明顯還在草創期而已;當她打開節目索引時,開發團隊作業系統的綠幕直接映在螢幕上。當她說出「Xbox」時,螢幕右上角的小型假Xbox標誌開始發亮;Kinect正在聽取命令。最後她說「ESPN」,原本在西雅圖當地頻道的發亮游標就移到了ESPN頻道。因為Kinect的聲控已經接收到訊息,她不需再做確認,所以只說了句:「Watch(看)」。連結的DirecTV開始轉台,發出一陣亮光之後,瞬間Sports Center節目就跳出螢幕。這邊令人震驚的地方在於實在太簡單了,從此以後你就不用轉台轉半天,只要對主機說你想看哪一台就好。就算節目沒有直接秀出來,主機也會直接替你做全球網路搜尋,讓你可以藉由下載的方式觀看或是線上觀看。
但Speicher繼續秀出更棒的。她回到Xbox One的主選單(囊括Xbox LIVE與類似Windows作業系統的複合體),打開IE瀏覽器。現在電視螢幕被Bing的開啟畫面給占滿了。她說:「Xbox,snap in Live TV(切入實況電視)」,一條側邊工具列從左邊滑進螢幕,底端則出現她喜愛的頻道清單。名單第一個是實況節目Sports Center。她說:「Switch(轉台)」,側邊工具列被遊標點亮讓她可以轉台,接著她說:「Watch(看)」,側邊工具列直接將電視頻道的螢幕整個展開,開始撥放Sports Center。



「切入」是Xbox ONE切換各項功能的主要機制,這需要深厚的作業系統功夫才可能辦到。Xbox One同時執行三種作業系統。一個是小型的主機作業系統,負責開機並啟動另外兩個作業系統:共享作業系統負責運作所有App,並協助提供Kinect感應器與其肢體、聲音控制系統運作所需的性能。獨立作業系統則負責運作遊戲。因為記憶空間是由共享系統負責分配,所以切換App不需讀取時間,甚至還可以把一個App直接切入另一個App或遊戲中,來同時使用兩者。
這可說是Xbox One的殺手級App:即時進入所有你使用過的娛樂服務,而且真的能同時執行好幾個。在玩遊戲時想用Skype嗎?沒問題。Kinect已經將消除噪音與回音的功能與「導向聲波」,讓你在玩遊戲或看電視時能聽到Skype的聲音,所以你無須把音量提高。想同時收看周末的足球節目與正在踢的足球比賽?也沒問題。藉由子母畫面的方式,你可以在同一個螢幕觀賞兩者。


對Xbox One的未來展望
在這個時間點,Surface平板電腦賣不到200萬台,Windows Phone在智慧型手機市場的市占率也只有3.2%。而Xbox 360在美國卻賣了7700萬台,並連續28個月在家機市場獨佔鰲頭。雖然這不表示微軟除了Xbox 360之外的消費性產品都該丟進垃圾桶,但微軟該把資源投注在哪裡,相信毋需多言了。如果微軟的互動娛樂事業部做出正確決定,Xbox One絕對是一棵超大棵的搖錢樹。
我們不知道七年後電玩遊戲的規模會發展到哪裡,就跟我們沒料到2005年開始線上頻道與智慧型手機完全改變人類的生活型態一樣。十年內,所有實體媒體裝置的概念將會被廢棄。但就算Xbox One是我們所見的最後一台真正的家用主機,有一件事可以確定:遊戲將不只是遊戲,而Xbox One正往這個方向發展。
但真正重要的問題是微軟對未來長遠計畫的想法。蘋果是硬體公司,Google是軟體公司,但他們都在各自的領域中提供一個整合性的體驗。微軟同時開發硬體與軟體(而且做得不錯),但他們沒有涵蓋兩者體驗的設置基礎,更重要的是他們之間缺乏連結點。如果Azure能讓雲端成為連結點,那Xbox One將會成為微軟最渴望的整合式體驗中心。



資料來源:WIRED


[ 此文章被N-E.W在2013-11-11 22:37重新編輯 ]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美國ATT用戶 | Posted:2013-11-11 22:20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3773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