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 1.
格魯派強調的空性vs覺囊派強調的光明
慈誠羅珠堪布開示
雖然藏傳佛教都認為,諸法是佛的壇城。但真正說得最透徹、最明顯,並借助邏輯來證明的宗派,當屬甯瑪巴。
這在 榮森班智達的著作中尤為強調。
不同的教派,其側重點各不相同,僅僅在藏傳佛教內部,都有不同的主張。⋯⋯
格魯派非常強調第二轉法*的經典與 龍樹菩薩的中觀——心的本性空性;
而覺囊派又著重強調第三轉法*或者 無著菩薩的論典以及 龍樹菩薩的《贊法界頌》等經論的內容——心的本性光明,
雖然他們也不否定心的本性是空性,但他們強調的就是光明。
而甯瑪巴既不強調光明,又不強調空性,而是將二者平衡起來,尤其是在甯瑪巴的大圓滿修法中,
直斷修法屬於空性的修法,而頓超修法,又屬於光明的修法。
藏傳佛教的每一個宗派,都有其特長。以覺囊派為例,如果藏傳佛教裡面缺少了覺囊派,
藏傳佛教就顯得有點不完整,因為這樣一來,藏傳佛教中就少了一個專門宣講第三轉法*的宗派。
同樣,如果沒有格魯派,則雖然所有藏傳佛教的宗派都在講空性,但沒有一個非常強調空性的宗派。
所以我認為,如果不是很有必要,以前的高僧大德不可能無緣無故地去創造一個可有可無的新教派。
但不管格魯派怎麼樣強調空性,也不管覺囊派怎麼樣強調光明,最終心的本性既是光明,又是空性。
光明即是空性,空性即是光明,這就是最後的結論。雖然我們需要這樣的結論,
但強調其中的一個部分也是有原因的。因為眾生需要這樣的次第引導,最後才能達到目標。倘若不講空性,
一開始就修光明,大家就會誤認為光明是實有的。在沒有證悟空性的時候,就要強調空性。讓大家知道,
輪迴與涅槃都是一無所有的空性。從而對空性生起堅定不移的見解。然後再去瞭解心的本性光明。
因為之前已經有了中觀空性的見解,所以無論怎樣,都不會像唯識宗一樣,認為心的本性是實有的,
而會瞭解到,雖然一切都是空性,但在空的基礎上,又多了一個光明的成分,
以前自己所看到的不清淨現象是不存在的。在它的背後,還有一個清淨的現象,
這個清淨的現象永遠都是存在的,同時也離不開空性,與空性無二無別,這就是顯空無別。
如果根本不提光明,只講空性,大家又會覺得,一切都是不存在的,包括佛的智慧、
清淨的現象與如來藏也不存在的。那又是另一個極端了,所以我們要斷除常、斷兩個極端。
在不同的修行階段,而有所側重地強調,是佛陀引導眾生的一個非常理性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