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2438 个阅读者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阿呆鱼
数位造型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小人物
级别: 小人物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鲜花 x2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人体的“气血”是什么东东?
人体的“气血”是什么东东?

一、气

  (一)气的含义

  在中国医学中对“气”的反应比较广泛,但归纳起来,有两种含义:一是指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如呼吸之气、水谷精气等;二是指脏腑、经络组织的功能活动,如心气、肺气、经气等。

  (二)气的分类

  由于气在人体所分布的部位不同,有不同的来源与功能特点,因此就有不同的名称,主要的有元气、宗气、营气、卫气等。

  1.元气 元气又名真气、原气。它是属于先天之气。它来源于父母,为先天之精所化生,藏于肾,依靠后天之气的滋养和补充。

《灵枢、刺节真邪论》说:“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

元气的主要功能,是推动人体的生长和发育,温煦与激发各个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所以说:元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因此元气充沛,则人体健壮而少病,反之如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则元气不足,身体虚弱,易招致各种疾病。

  2.宗气 宗气为后天之气,是由肺吸入之清气和脾运化之水谷精气结合而成,积于胸中,主要功能有二:一是出喉咙而行呼吸;二是贯注心脉而行气血。

《灵枢‧邪客篇》说;“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故凡语言、声音、呼吸的强弱,气血运行正常与否,均与宗气的盛衰有关。

  3.营气 “营”这个字,有营运和营养两种含义。营气主要由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所化生,是水谷精微中富有营养的物质。它分布于脉管之中,主要功能是化生血液,营养人体。

《灵枢‧邪客篇》说:“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

营气与血同行于脉中,有着不可分离的密切关系,故常“营血”并称。

  4.卫气 ..

访客只能看到部份内容,免费 加入会员 或由脸书 Google 可以看到全部内容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教育部 | Posted:2005-01-17 03:30 |
阿呆鱼
数位造型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小人物
级别: 小人物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鲜花 x2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一)血的概念

  血是运行于脉管中的红色液体,具有很高的营养和滋润作用,人的血液通过气的推动,循着各经脉运行全身,以维持脏腑组织器官的正常功能活动。

  (二)血的生成

  血液的主要来源,是由脾胃所摄取的水谷精激,转化为营气,经过肺的作用,贯注心脉而成为血。

《灵枢‧营卫生会篇》说:“中焦受气取计,变化而赤,是谓血”。所以在中医学上称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此外,肾取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精能生髓,髓可生血,所以有“精血同源”之说。

  (三)血的功能

  血,具有营养和滋润全身的生理功能。血在脉中循行,内至脏腑,外达皮肉筋骨,如环无端,运行不息,不断地对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起着营养和滋润的作用。

《难经‧二十二难》说:“血主濡之”就是此意。因此,如果说人体的血液不足,就会引起全身或局部血虚的病理变化,出现头晕、目眩、面色无华、毛发干枯、肌肤干燥、四肢麻木等症状。

  血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血液充足,才能神志清晰,精神充沛。正如《灵枢‧平人绝谷》中说“血脉和利,精神乃居”。若血虚,则神无所养,常会出现惊悸、失眠、多梦、健忘等病症。

  血和气的关系非常密切。血的生成和运行,有赖于气的化生和推动,故称“气能生血”,“气为血帅”;而气的生成和作用,亦有赖于血的滋养,且气必须依附于血,才能运行,故又称“血为气母”,“血能载气”。

这些都是说明气血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所以在病理上,也常互相影响。《素问‧调经论》说:“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如气滞可导致血瘀,气虚可引起血虚,反之亦然。

  (四)血病证治

  血的病证一般分为血虚、血瘀和出血。

  1.血虚

  血虚证是指机体内血液亏虚所引起的证候。

  [主证]面色苍白,唇甲色淡无华,头晕眼花,心悸、失眠、乏力、手足发麻,舌淡,脉细无力等。

  [治法]补血,亦可与补气、补肾法同用。

  [常用方药]四物汤、人参养荣汤;药用当归、白芍、熟地、何首乌、丹参等。

  2.血瘀

  血瘀证是指体内血流不畅,经脉受阻,血液瘀滞所引起的证候。

  [主证]局部疼痛如针刺,痛有定处,或有肿块,或见出血;全身性血瘀证,一般多在久病或重病时出现,可见面色晦暗,肌肤甲错,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细涩等。

  [治法]活血化瘀。

  [常用方药]桃红四物汤,血府逐瘀汤;药用当归尾、川芎、赤芍、桃仁、红花、丹参、坤草、乳香、没药等。

  3.出血

  出血证是由多种病因所致的血不循经、溢于脉外的证候。

  [主证]由于出血原因不同,脉证也不同。

  (1)火热迫血妄行者:血色鲜红、面赤、烦热、口渴、舌红、苔黄,脉炫滑数。

  (2)气虚失于统摄者:血色淡而难止,神疲乏力,心慌、气短、舌淡、脉细软。

  (3)阴虚火旺伤络者:出血量不多,血色鲜红或淡红,颧红、心烦、口干咽燥、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止血

  [常用方药]血热者用犀角地黄汤、十灰散;气虚者用归脾汤;阴虚者用茜根散、生地黄饮子等;常用药有大蓟、小蓟、地榆、仙鹤草、侧伯炭、白芨、三七、血余炭等。

中医对血与精神活动是如何认识的?

  中医认为,营血的盛衰消长与精神的旺盛、意识的灵敏有密切关系。

《内经》说:“血脉营气精神,此五脏之所以藏也。”“肝藏血,血舍魂”、“脾藏营,营舍意”、“心藏脉,脉舍神”

可见我国古代医家早就认识到营血是人类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血的异常可出现精神病变,如《内经》所说:“肝藏血……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

失血过多临床可出现精神症状,如《圣济总录》所言:“新产之人,内亡津液而血虚志弱,使人精神昏乱,语言差谬,恍惚不宁,甚者复狂癫之症。”

相反,精神刺激过度,亦可影响血液运行的变化。如大怒气机逆乱,挟血而上,出现吐血之症;或精神抑郁,神气不展,心气不舒,暗耗阴血,也可成为营血虚弱的病证。可见,精神情志的失常可导致血亏,血亏亦可产生精神疾病,两者可以互为因果。

  综上所述,血液是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它是由脏腑功能的协调活动所产生的,同时又滋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

血液通过经脉与脏腑紧密相连,血充则脏腑功能旺,血虚则脏腑功能弱;同样,它也受脏腑功能的调节和制约,脏腑功能旺盛,则血液的生成就充沛;脏腑功能减弱或发生病证,则血液的运行就不畅,甚而出现出血、血瘀、血虚等病证。

中医对气与血的关系是怎样认识的?

  中医认为,气与血构成了人体的两大类基本物质,气为阳,血为阴,两者关系密切。早在《内经》就已指出:“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

明代《景岳全书》则说:“人有阴阳,即为血气。阳主气,故气全则神旺;阴主血,故血盛则形强。人生所赖,惟斯而已。”

气和血皆为水谷精微所化,气属阳,血属阴,两者不可分离。气与血的关系是气为动力,血为基础,两者是对立的统一,所以中医有“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的说法。可见,机体中绝不存在无气之血,也不存在无血之气。

  在气与血的关系中,气是血液生成和运行的动力,血是气的物质基础和载体。气以推动、温熙为主,血以营养、滋润为主,所以血到之处,气一定到,气到之处,血未必随。气和血无论在生理、病理上都是互相联系,互相资生,互相影响的。

  (1)气能生血

  血液的物质基础是精,而促进精化为血,则以气为动力。气盛,则化血功能自然就强而血也充足;气虚,则化血的功能就弱而导至血亏。所以,气虚常可进一步导致血虚,临床上常见患者“面色不华,心悸气短,头晕乏力等气血两虚的病证”。

在用药时,依据“气能生血”,常在补血药中,配以益气之品。故《医宗必读》说:“血气俱要,而补气在补血之先;阴阳并需,而养阳在滋阴之上。”

《温病条辨》说:“善治血者,不求之有形之血,而求之无形之气。”《景岳全书》则说:“有形之血难以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意思是说,在大失血情况下,更急需补气,以恢复机体之功能,气得生得固,血液才能渐生。

  (2)气能行血

  中医认为,“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血液的运行,主要有赖于心气的推动,肺气的敷布,肝气的疏泄。

清代唐容川《血证论》更直截地说:“运血者即是气”。如果气的功能障碍,气滞或气虚,常可引起血行不利,甚至导致血瘀。所以临床上在治疗血瘀证时,常在活血化瘀药中加入行气导滞之品,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如果因气虚而导致血瘀之证,治疗时则必须以补气为主,再配以活血化瘀的药物。

  (3)气能摄血

  中医认为,血液在脉管内正常运行而不致溢出脉外,是由于脾气的统摄作用。所谓摄血,是指气(具体指脾气)对血液的统摄作用。如果脾气虚弱,失去对血液的统摄作用,往往导致各种出血证(如衄血、便血、紫斑等),中医称为“气不摄血”或“脾不统血”。治疗须用补脾益气的方法,恢复其统摄血液的功能,方能达到止血的目的。

  (4)血为气母

  中医所说的“血为气母”有两种意思:一是指气存于血液之中而行血,即血以载气;一是指气的化生以血为物质基础。

气能行血,血能载气,气存在于血液之中。如《内经》所说:“营行脉中”,此“营”是指营气,营气是存在血中的气。卫气虽运行于脉外,但亦需要津液来运载。

《内经》说:“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血证论》亦说:“守气者即是血”,意思是说气不能离开血而存在。若气不附于血中,则将飘浮而无根。气存血中,血以载气的同时,血不断为气的功能活动提供物质基础,使其持续得到补充,所以气不能离开血和津液而存在。

  总之,气与血的关系为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血为气母。

医对血与五脏的关系是怎样认识的?

  中医认为,血液与人体五脏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具体表现在血的生成、运行、贮藏、统摄等各个方面。

  (1)血与心

  血液具有营养作用,脉是血行的隧道,心脏则是血行的动力。心脏和血脉相互联系,互相贯通,互相配合,共同完成血液的正常运行。血液循着脉管运行不息,从而将血液中的营养物质不断地输送到全身,以供给机体生理活动的需要。虽然血液循环是心与血脉共同的活动,但心脏是起主导的、主要的作用。《内经》云:“心主身之血脉”,“诸血者皆属于心”。

  血液是营养机体的主要物质,营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体包括心脏功能的活动。中医认为,心脏与血脉功能状况可以通过面部色泽来表现,所以临床上医生可以从病人面部的色泽来判断心脏和血脉的情况。

《内经》说:“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心之合脉也,其荣色也”。

正常时,心脉充盛,则面色红润光泽。如果心与血脉虚弱,则面色苍白无华;心气衰竭,则血行无以推动,必致气血瘀滞,面色灰黯或青紫;血虚,则心血不足,心脉空虚,而见面无血色,白光白无华,脉数或结代,怔忡惊悸。可见,心、血、脉三者,在生理上是互相联系,密不可分的。在病理上则又是互相影响的,其中任何一方出现异常,就可发生有关疾病。

  (2)血与肺

  血与肺关系也颇为密切。由中焦脾胃吸收转化而成的精微物质,必需要“上注于肺脉才能转化为血”,此说明了“肺脏亦参与血的生成”。

  中医有“肺朝百脉”之说,意思是说人体所有血脉都会集于肺脏,血液在流经肺脏时,将其中残存的废物通过肺的呼吸而排出体外,又通过肺的作用将新鲜空气吸入体内,汇入血中。可见,肺的吐故纳新作用保持着血液的清新,新鲜的血液在宗气的推动下,再循行于血脉,温养着五脏六腑、四肢百骸。

  血液是在“宗气”的推动下循着血脉循环不息的。所谓的宗气,是水谷精气与吸收自然界的新鲜空气相结合而成,聚集于胸中。宗气是心气与肺气的共同作用。宗气充足,则能促进心脏推动血液运行,血循正常,脉搏和顺;宗气不足,则血行无力,脉搏微弱,甚至出现气滞血瘀。

3)血与肝

  中医认为,肝藏血。唐代王冰解释说:

“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何者?肝主血海故也。”

意思是说,肝脏具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当人体在劳作或情绪激动时,机体各部的需血量增加,循环血量也须相应增加,这时肝脏就把贮藏的血液排出来,以供机体活动的需要;当人在休息或情绪安定时,全身活动量减少,机体所需血量亦减少,部分血液便贮存于肝脏。

  如果肝脏有病,藏血的功能失常,既影响人体的正常活动,亦可出现血液方面的病变。若肝血不足(肝血虚),不能滋养于目,则两目昏花、干涩、夜盲;不能濡养于筋,则筋肉拘急,屈伸不利;不能充盈血海,则妇女月经量少,甚至闭经;若是肝失疏泄而肝气逆乱,则藏血不固,易引起出血病变,如吐血、呕血、衄血,妇女月经过多或崩漏等。

  肝主疏泄,又主藏血。血的运行有赖于气的推动。当肝脏疏泄功能正常时,则气机条达舒畅,血随气行亦通畅无阻。若疏泄不及,肝郁气滞,可导致血瘀,出现胸胁刺痛等证。若疏泄太过,气机逆乱,则藏血不固而引起出血病变。

  (4)血与脾

  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能纳谷受气,取水谷之精微化生为血液。血的生成与脾脏的关系最为密切。

  脾脏不但与血生成有密切的关系,而且脾能统血。所谓统血,是指脾有统摄血液在脉管中正常运行而不溢出脉外的功能。

我国早期的医学着作《难经》指出:“脾裹血,温五脏”,裹的意思就是统摄。而脾的统血功能,全赖脾气的作用。清代沈目南说:“五脏六腑之血,全赖脾气统摄。”后来唐容川也说:“经云『脾统血』,血之运行上下,全赖于脾,脾阳虚,则不能统血”,“人身之生,总是以气统血”。

可见,血液的运行,除依赖于心脏的推动、肝脏的调节之外,还必须有脾脏的统摄。明代武之望《济阴纲目》说:“血生于脾,故曰脾统血。”说明脾脏的统摄作用,与脾为气血生化之源有密切关系。

  脾气虚弱,失去统摄血液的功能,造成血液溢出脉外而引起各种出血。清代多位医学家着书立说,对这一问题皆有论说。尤在泾说:“脾统血,脾虚则不能摄血;脾化血,脾虚则不能运化,是皆血无所主,因而脱陷妄行”。夏鼎说:“营血者,水谷之精气也。脾胃有伤,营卫虚弱,故血失常道而妄行 ”。张志聪说:“有因腹满而便血、吐血者,此因脾伤不能统摄其血也”

。临床上,可见到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因脾虚不能统血而引起出血证。对于这类出血证的治疗,清代李用粹认为:“故血证有脾虚者,当补脾以统其血”,即采用健脾益气摄血法。

  (5)血与肾

  中医认为,肾藏精,精生髓,髓化血。同时,肾中命门为原气之所系,十二经之根,生化之源,也是温煦、促进血液生化的原动力之所在。

可见,肾是形成血液的主要脏器之一,故中医有“生血根本在于肾”的说法。而血之精华又可化为肾精。如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说:“肾藏精,精者血之所成也”。清代唐容川说:“肾藏精,然精虽以肾为主,而合心血之所化”。

意思是说,精血同源,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因此,治疗上常精血并补。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用健脾补肾法往往能取得较好的生血效果。同样,肾精亏虚者在用补肾药的同时,亦给以补气血之品,有助生精补髓。


献花 x0 回到顶端 [1 楼] From:台湾教育部 | Posted:2005-01-17 03:31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6911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