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12147 个阅读者
 
<<   1   2  下页 >>(共 2 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daphne23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小人物
级别: 小人物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2 鲜花 x115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版主评分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刑法] 竞合问题
因为我看到书上太多的名词有点乱(法律竞合、法条竞合、纯正/不纯正竞合、真/假竞合. ..

访客只能看到部份内容,免费 加入会员 或由脸书 Google 可以看到全部内容


此文章被评分,最近评分记录
财富:50 (by tenpage) | 理由: TKS


献花 x2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凯擘 | Posted:2010-07-02 20:49 |
冰咖啡 会员卡
个人头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初露锋芒
级别: 初露锋芒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5 鲜花 x863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下面是引用 daphne23 于 2010-07-02 20:49 发表的 [刑法] 竞合问题: 到引言文
因为我看到书上太多的名词有点乱(法律竞合、法条竞合、纯正/不纯正竞合、真/假竞合....)
在此请教各位大大,关于竞合理论中的「行为单数」与「行为复数」的区别及种类为何呢?

「不罚前行为」与「不罚后行为」,要怎么判断?法律效果的处理又为何呢?     
 


行为单数与行为复数

 一、行为单数:指就法律社会意义关系而言,为刑法上的一行为
     (一)单纯的行为单数:行为人出于一个行为决意,而显现一个意思活动
           ex1.我想杀你,砍你刀。(一个行为决意,且只有一个行为动作)
           ex2.我看一群人不爽,丢颗手榴弹。(不管炸死几个,我只有丢一次)
     (二)自然的行为单数:行为人出于一个行为决意,而为数个时空上具紧密关系的部分行动,而从一般人角度观察,会认为是一行为。
           ex1.我想伤害你,揍你十拳。(我虽然揍你十拳,但是一般人并不会认为我伤害你十次)
           ex2.我去你家偷窃,假装是搬家工人,把你的东西分十次搬到我车上。 (一般人会认为你只有遭一次小偷)
     (三)法律的行为单数:行为人出于数个行为决意,而为数个犯罪行为,但因刑法之规定理论之概念,认其为法概念上的一行为。
           1.复行为犯 ex.强盗
           2.结合犯ex.强盗杀人
           3.继续犯ex.私自拘禁
           4.集合犯ex.印钞票
 二、行为复数:相对于行为单数,指就法律社会意义关系而言,为刑法上的数行为。(易言之,不符合行为单数的,就是行为复数。)
      ex.我昨天打甲打一拳,今天踢你一脚。

不罚前行为与不罚后行为 (又称与罚前行为及与罚后行为)

一、 不罚前行为:指已合并于后行为加以处罚的前行为,其外在形式上虽有两个行为,但前行为只是后行为之阶段行为,处罚后行为即足以涵盖前行为的不法与罪责内涵,故准用法律单数(法条竞合)中的补充关系或吸收关系加以处理。
    ex1捡到车钥匙,把车开走。(前面侵占遗失物罪,后面窃盗罪,后者吸收前者)
    ex2.甲不小心把不会游泳的乙撞下湖泊,却故意不救助,致乙死亡(前面过失致死,后面故意杀人,补充关系)。
二、 不罚后行为
    (一)意义:指已合并于前行为加以处罚的后行为,其外在形式上虽有两个行为,但后行为止是前行为之伴随性的利用行为或确保行为,只要处罚前行为,即足以吸收其后行为的不法与罪责内涵。ex.我偷你一台「爱疯4」,嫌收讯烂把它砸坏。(前面窃盗罪,后面毁损罪,前者吸收后者)
    (二)判断方法
      1.看其是否具有法益侵害同一性,是则不罚前后行为,否则实质竞合(数罪并罚)。 
        ex.偷电脑,砸毁(具法益侵害同一性),偷电脑,砸你(不具法益侵害同一性)
      2.看前后行为是否有必然关系,亦即前行为是否必然导致后行为,或行为只是否行为的必然阶段。
        ex.杀人,弃尸(杀人必然弃尸,总不会杀了人,还把尸体还给家属);杀人,烹尸(应该不用解释了)
    (三)法律效果
      1.不罚前行为:只处罚后行为。
      2.不罚后行为:只处罚前行为。

*1.竞合论在学界还蛮乱的,故以上见解可能会与其他大大认知上有所不同。
*2.行为单数→想像竞合(55)or法条竞合(又称法律单数,法条竞合又称不纯正竞合、假竞合)
*3.行为复数→实质竞合(50)or不罚前后行为(属于法条竞合,法条竞合又称不纯正竞合、真竞合)




表情 在此只能简略说明,详细请翻阅林山田教授的黑白书(*这篇文章大部分是照林教授的观念所写)表情


[ 此文章被冰咖啡在2010-07-02 22:55重新编辑 ]

此文章被评分,最近评分记录
财富:150 (by tenpage) | 理由: TKS


在人生的开端与结束,我们全然依赖他人的照顾,
为何在人生的中途我们却疏忽了对他人的关怀--达赖喇嘛
献花 x5 回到顶端 [1 楼] From:台湾中华电信 | Posted:2010-07-02 22:22 |
daphne23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小人物
级别: 小人物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2 鲜花 x115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行为单数与行为复数

 一、行为单数
:指就法律社会意义关系而言,为刑法上的一行为
     (一)单纯的行为单数:行为人出于一个行为决意,而显现一个意思活动
           ex1.我想杀你,砍你刀。(一个行为决意,且只有一个行为动作)
           ex2.我看一群人不爽,丢颗手榴弹。(不管炸死几个,我只有丢一次)

             --> 如果炸死10个人,那就是侵犯10个人的生命法益,可是,生命法益本来就具于很高的重要性,感觉这里不单纯...
         还有,一个行为=行为单数? 或 一个行为决意=行为单数?
    (二)自然的行为单数:行为人出于一个行为决意,而为数个时空上具紧密关系的部分行动,而从一般人角度观察,会认为是一行为。 ---> 它的意思是否等于罪数论的包括一罪?
           ex1.我想伤害你,揍你十拳。(我虽然揍你十拳,但是一般人并不会认为我伤害你十次)

               --> 如果你用同一只拳头,在极短时间内紧密同时打两个人,各揍五拳呢? 如何论处你的行为数?
           ex2.我去你家偷窃,假装是搬家工人,把你的东西分十次搬到我车上。 (一般人会认为你只有遭一次小偷)
     (三)法律的行为单数:行为人出于数个行为决意,而为数个犯罪行为,但因刑法之规定理论之概念,认其为法概念上的一行为。
           1.复行为犯 ex.强盗
           2.结合犯ex.强盗杀人

--> a) 关于332条,如果行为人原本只有强制性交的犯意,在犯完强制性交后,又临时起强盗的犯意而为之,那么,是否成立结合犯?   或为行为复数呢? 
    b) 倘若行为人甲,前后两个行为,前行为有强盗故意,后行为无伤害故意,却不小心把乙推倒成重伤,又该如何论处甲?
           3.继续犯ex.私自拘禁
           4.集合犯ex.印钞票
 二、行为复数:相对于行为单数,指就法律社会意义关系而言,为刑法上的数行为。(易言之,不符合行为单数的,就是行为复数。)
      ex.我昨天打甲打一拳,今天踢你一脚。

不罚前行为与不罚后行为 (又称与罚前行为及与罚后行为)

一、 不罚前行为:指已合并于后行为加以处罚的前行为,其外在形式上虽有两个行为,但前行为只是后行为之阶段行为,处罚后行为即足以涵盖前行为的不法与罪责内涵,故准用法律单数(法条竞合)中的补充关系或吸收关系加以处理。
    ex1捡到车钥匙,把车开走。(前面侵占遗失物罪,后面窃盗罪,后者吸收前者)
    ex2.甲不小心把不会游泳的乙撞下湖泊,却故意不救助,致乙死亡(前面过失致死,后面故意杀人,补充关系)。
二、 不罚后行为
    (一)意义:指已合并于前行为加以处罚的后行为,其外在形式上虽有两个行为,但后行为止是前行为之伴随性的利用行为或确保行为,只要处罚前行为,即足以吸收其后行为的不法与罪责内涵。ex.我偷你一台「爱疯4」,嫌收讯烂把它砸坏。(前面窃盗罪,后面毁损罪,前者吸收后者)
    (二)判断方法
      1.看其是否具有法益侵害同一性,是则不罚前后行为,否则实质竞合(数罪并罚)。 
        ex.偷电脑,砸毁(具法益侵害同一性),偷电脑,砸你(不具法益侵害同一性)
      2.看前后行为是否有必然关系,亦即前行为是否必然导致后行为,或行为只是否行为的必然阶段。
        ex.杀人,弃尸(杀人必然弃尸,总不会杀了人,还把尸体还给家属);杀人,烹尸(应该不用解释了)
    (三)法律效果
      1.不罚前行为:只处罚后行为。
      2.不罚后行为:只处罚前行为。

*1.竞合论在学界还蛮乱的,故以上见解可能会与其他大大认知上有所不同。
*2.行为单数→想像竞合(55)or法条竞合(又称法律单数,法条竞合又称不纯正竞合、假竞合)
*3.行为复数→实质竞合(50)or不罚前后行为(属于法条竞合,法条竞合又称不纯正竞合、真竞合) -->纯正竞合?


[ 此文章被daphne23在2010-07-03 04:40重新编辑 ]

此文章被评分,最近评分记录
财富:150 (by tenpage) | 理由: ok


献花 x1 回到顶端 [2 楼] From:台湾凯擘 | Posted:2010-07-02 23:56 |
冰咖啡 会员卡
个人头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初露锋芒
级别: 初露锋芒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5 鲜花 x863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行为单数与行为复数

 一、行为单数
:指就法律社会意义关系而言,为刑法上的一行为
     (一)单纯的行为单数:行为人出于一个行为决意,而显现一个意思活动
           ex1.我想杀你,砍你刀。(一个行为决意,且只有一个行为动作)
           ex2.我看一群人不爽,丢颗手榴弹。(不管炸死几个,我只有丢一次)

             --> 如果炸死10个人,那就是侵犯10个人的生命法益,可是,生命法益本来就具于很高的重要性,感觉这里不单纯...
         还有,一个行为=行为单数? 或 一个行为决意=行为单数?
1.不单纯......表情 别去理结果啦,这边判断重点在于举动的个别性
2.所谓行为,一定是主观+客观。而单纯的行为单数,即是行为人出于一个意思决定,而一个意思活动。


    (二)自然的行为单数:行为人出于一个行为决意,而为数个时空上具紧密关系的部分行动,而从一般人角度观察,会认为是一行为。 ---> 它的意思是否等于罪数论的包括一罪? 
1.NO.它涵盖的范围比包括一罪小。自然的行为单数,是指就一般人角度观察,属于一行为者。
2.包括上一罪,如继续犯、接续犯、集合犯、结合犯、加重结果犯等,其中有些已经属于「法律的行为单数」,你用强盗杀人结合犯去想就很简单了。
 
          

           ex1.我想伤害你,揍你十拳。(我虽然揍你十拳,但是一般人并不会认为我伤害你十次)
               --> 如果你用同一只拳头,在极短时间内紧密同时打两个人,各揍五拳呢? 如何论处你的行为数?  
1.这边我没有能力跟你解释的很清楚,你就当例外背吧。若是侵害数个人一身专属人格法益,要算行为复数
不过,跟下面例子要分清楚:
ex.甲去乙家偷走了一堆财物,而偷走的财物包含了乙的东西以及丙寄放在乙家的东西。
上面例子仍属一行为。  
2.补充:假使今天甲同时用左右手揍两个人,仍是行为复数。(林山田老师是这样认为的,虽然个人还是有点存疑)
3.说到这边,我猜想你会产生疑惑,这跟手榴弹丢死两个人有什么不同。我只能告诉你,我也不知道......。
          
     (三)法律的行为单数:行为人出于数个行为决意,而为数个犯罪行为,但因刑法之规定理论之概念,认其为法概念上的一行为。
           1.复行为犯 ex.强盗
           2.结合犯ex.强盗杀人

--> a) 关于332条,如果行为人原本只有强制性交的犯意,在犯完强制性交后,又临时起强盗的犯意而为之,那么,是否成立结合犯?   或为行为复数呢? 
法律的行为单数,也就是一般人会认为这是数行为,但是法律将其认定为一行为。
强制性交罪、强盗罪并没有结合犯的规定,所以是行为复数。
再举例,强制性交后再把人杀掉,因为刑法226-1之规定,故为法律的行为单数;但法律若无226-1的规定,这就变成行为复数。
   
    b) 倘若行为人甲,前后两个行为,前行为有强盗故意,后行为无伤害故意,却不小心把乙推倒成重伤,又该如何论处甲?
与其说它是前后两个行为,不如说是一个故意行为,但过失导致其他结果,因为会过失把乙弄成重伤,是因为强盗的行为所致。
加重结果犯,......老实说,个人觉得这东西用「竞合论」不太好判断(也可能是我没学好)。
我只能告诉你,它是行为单数;再偷偷告诉你,它是包括上一罪。
对了,若甲是昨天强盗乙,今天不小心把乙推成重伤,那就变成行为复数了。

*2.行为单数→想像竞合(55)or法条竞合(又称法律单数,法条竞合又称不纯正竞合、假竞合)
*3.行为复数→实质竞合(50)or不罚前后行为(属于法条竞合,法条竞合又称不纯正竞合、真竞合) -->纯正竞合?
换个方式讲:

1.不纯正竞合
  (1)行为单数→法条竞合(特别关系、补充关系、吸收关系)
  (2)行为复数→不罚前后行为
2.纯正竞合
  (1)行为单数→想像竞合
  (2)行为复数→数罪并罚






表情  
再继续打破沙锅问到底,小弟我会招架不住......
还有更深入的疑问,就交给其他大大回答吧......




[ 此文章被冰咖啡在2010-07-03 08:28重新编辑 ]

此文章被评分,最近评分记录
财富:200 (by tenpage) | 理由: TKS


在人生的开端与结束,我们全然依赖他人的照顾,
为何在人生的中途我们却疏忽了对他人的关怀--达赖喇嘛
献花 x3 回到顶端 [3 楼] From:台湾中华电信 | Posted:2010-07-03 08:12 |
verlly
数位造型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小人物
级别: 小人物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鲜花 x20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简单来讲
单纯的行为单数,因为外观上看起来就是一个行为
故不需要去判断其侵害几个法益 ,都属行为单数
以冰大上面举的例子而言 ,甲丢一颗手榴弹炸死10个人
从外观上来看 ,甲虽然杀死10个人 , 但很明显
甲就是只有一个丢手榴弹的行为 ,无论如何都很难解释为10个行为

自然的行为单数 , 因为它外观上来看是数个动作
如果从一般社会观念而言 ,是数行为
但在法律上如果要将其认为是一行为 ,就必须加上许多要件
德派学者对自然的行为单数所规定之要件     
其中之一是行为人的数个动作必须是侵害同一法益 ,方可认为是自然的行为单数
故如甲连续打乙10拳 ,因为是侵害同一法益 ,故为自然的行为单数
但若甲先打乙5拳 ,再接着打丙5拳
因为此数个动作侵害了2个法益 ,所以是行为复数

甲去乙家偷走了一堆财物,而偷走的财物包含了乙的东西以及丙寄放在乙家的东西
此例子之所以是一行为,也是因为行为人仅侵害一个法益,故属自然的行为单数

甲同时用左右手揍两个人(乙丙),之所以是行为复数
是因为外观上看来,甲做了数个打人的动作,故非单纯的行为单数
而且甲一个决意下所为具有时空密接性之数行为
因为侵害了数法益,故亦非为自然的行为单数,而属行为复数

甲丢手榴弹炸死乙丙2人,虽然侵害数法益,但因为甲的行为由外观上来看
就是只有一个丢手榴弹的动作,为单纯的行为单数,不需要去考虑其侵害几个法益

黄荣坚与许玉秀老师对于行为数的判断则与上述见解有些不同
他们是以决意数来认定行为数
所以在甲打乙丙的例子 , 他们认为还是行为单数


[ 此文章被verlly在2010-07-03 17:43重新编辑 ]

此文章被评分,最近评分记录
财富:200 (by tenpage) | 理由: TKS


献花 x3 回到顶端 [4 楼] From:台湾中华电信 | Posted:2010-07-03 09:18 |
Dragon-Q 会员卡
个人头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小有名气
级别: 小有名气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鲜花 x1156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我也来玩吧表情

竞合论:
一行为上
行为之判断:就社会行为论上所谓之行为乃客观上物理身体动静而有主观意思支配之,就一
行为之竞合关系约有如˙下:

一假竞合(法条竞合/不纯正竞合):乃出于一行为犯数法条,原因法律太多立法院不知道
 在干麻!! 其情形有如下:

 (一)特别关系:也就是特别法优于普通法的意思
     如:1不同法律上:公务员犯图利罪并同时犯贪污治罪条例
       2同一法律上:杀爸爸该当272同时也该当271,若是义愤杀爸爸除前
        有该当另有273~~
 (二)补充关系:大多数学者比较喜欢市用阶段论上,如行为人杀人既遂及该当未遂,从
         而,2者在行为阶段适用补充关系,若杀人既遂不该当即有杀人未遂来
         补充!!
 (三)吸收关系:乃高位法吸收低位法,如行为人成立杀人也会成立伤害,所以由杀人吸
         收伤害
    (是否决得补充关系跟吸收关系很像,其实答题时可以复换)
 (四)实务上之择一关系:其实跟竞合论没有关系
 (五)实务上之吸收犯:没有存在的理论

二真竞合(纯正竞合)仅有一种就是:想像竞合乃出一行为犯数罪名从一重处断(刑法55
 条) 

数行为上

一假竞合(不纯正竞合):不罚之前后行为:乃谓行为人未完成主行为而必然伴随之前后行为
 ,其伴随之前后行为故为不罚之!!虽名为不罚,究竟为何?应该怎么解决?学说上是有争
 议的
 (一)林山田老师认为:不罚前后行为乃行为人完成主行为,对于他伴随之前后行为,由于
    乃通常犯罪必然之状态下,以为竞合关系适用一行为之规定!!
 (二)黄荣坚老师/许玉秀老师/甘天贵老师:认为不罚前后行为不是法条竞合,究其原因
    法条竞合应为一行为而言,职是,不罚前后行为鉴此本为数行为而非单行为,从而,
    对于不罚前后行为之所以坢随之行为不用处罚第二次,乃以参与主行为之处罚,亦称
    为与罚之前后行为,所以认为伴随行为是构成要件不该当,因为伴随之前行为或后行
    为对于法议之侵害风险,在于主行为上!!
二真竞合(纯正竞合)也是只有一个:就是刑法50条实质竞合,数罪并罚之


以上是竞合论,但不是这样就念完了,因为刑法除有竞合论上还有罪数论!!

所谓罪数论是以对于行为的评价,判断成罪之数量!固有认识上罪数.法律上/评价上之罪数
与裁判上之罪数,简要分析如下:

认识上:
 一罪:就是完全的一罪,如:一拳KO对方
 数罪:开始进入法律上/评价上之罪数

评价上/评价上之
 一罪的情形有分
  (一)一行为的部分:
      1接绪犯:就是一个意思支配加上数个位在物理的身体动静
        如:骂人或打人很少骂一句或打一拳就会爽快的,客观上骂别人一百句台湾谚
          语或打人家一百拳,都仅出于一个骂人之意思或打人之意思
      2继续犯:乃行为完成但有行为持续之犯罪类型
        如:侵入住宅罪/持有危险物品罪,一旦侵入他人屋居或持有危禁物,行为一
          定是持续的状态
      3加重结果犯:刑法17条(这边大家应该都很......熟吧!所以就不说啰表情  )
  (二)数行为的部分
      1集合犯:行为人一定会反覆为之的犯罪类型!像:伪变造犯罪(假钞不可能仅印一
        张吧),还有以追忆的常业(诈欺)犯(其实出题点委就是一种常业诈欺表情
      2结合犯:(这边大家应该都很......熟吧!所以就不说啰表情  )
      
  (三)以上虽看起来有数行为跟一行为的部分,但是在法律的评价上仅为成立一罪!!  
三裁判上:
 一罪:就是想降竞合
 数最:就是数最并罚 



下面是引用 daphne23 于 2010-07-02 23:56 发表的: 到引言文
--> 如果炸死10个人,那就是侵犯10个人的生命法益,可是,生命法益本来就具于很高的重要性
 ,感觉这里不单纯...
  还有,一个行为=行为单数? 或 一个行为决意=行为单数?
.......

其实这还是意行为侵害数罪名的想像竞合,别忘了竞合论后面还有刑罚论,刑罚论上杀人罪法
定刑死刑.无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这在说啥,死的越多判的越重!!


下面是引用 daphne23 于 2010-07-02 23:56 发表的: 到引言文
--> 如果你用同一只拳头,在极短时间内紧密同时打两个人,各揍五拳呢? 如何论处你的行为数?
.......

这不适用竞合论上看,而适用罪数论评价一行为的接续犯!!


下面是引用 daphne23 于 2010-07-02 23:56 发表的: 到引言文
--> a) 关于332条,如果行为人原本只有强制性交的犯意,在犯完强制性交后,又临时起强盗的犯
  意
而为之,那么,是否成立结合犯?   或为行为复数呢? 

  b) 倘若行为人甲,前后两个行为,前行为有强盗故意,后行为无伤害
故意,却不小心把乙推倒
  成
重伤,又该如何论处甲?

.......

这也是最数论的问题!!
----------------------------->以上是胡说不用参考也可以表情 (怎么这么热!!)

此文章被评分,最近评分记录
财富:200 (by tenpage) | 理由: TKS


最难的题目不是存在于难与不难之间.而是被忽略的东西!!!
献花 x4 回到顶端 [5 楼] From:台湾中华电信 | Posted:2010-07-03 17:01 |
冰咖啡 会员卡
个人头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初露锋芒
级别: 初露锋芒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5 鲜花 x863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顺便补充:

1.接续犯是属于行为单数中的自然的行为单数
2.其实,行为单数&行为复数的判断,跟罪数论的判断在概念上有点相似
3.如果行为单数&复数的判断学得好,基本上就不需要看罪数论。 只有像我这种学不好的,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只好偷偷用罪数论的结论带过。
4.法律单数,实务上多用吸收关系草草带过,并没有解释太多理由。 如果要讨论法律单数,又可以开一篇很长的文章了。


在人生的开端与结束,我们全然依赖他人的照顾,
为何在人生的中途我们却疏忽了对他人的关怀--达赖喇嘛
献花 x1 回到顶端 [6 楼] From:台湾中华电信 | Posted:2010-07-03 17:27 |
冰咖啡 会员卡
个人头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初露锋芒
级别: 初露锋芒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5 鲜花 x863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行为
        ┌─────────┴─────────┐
单纯的行为单数                     单纯的行为复数 
        │                       ┌────────┴────────┐ 
        │              自然的行为单数                 自然的行为复数 
        │                       │                    ┌───────┴───────┐  
        │                       │            法的行为单数                法的行为复数 
        │                       │                    │                              │
[              行       为       单       数              ]          [         行   为   复   数          ]  
                                │                                                    │  
                 ┌───────┴───────┐                     ┌────────┴────────┐ 
          实现1T                          实现数T            实现一T                        实现数T 
       (不需竞合)                          (竞合)            (不需竞合)                       (竞合) 
                            ┌─────────┴───┐                                    ┌──────┴──────┐  
               具法益侵害同一性      不具法益侵害同一性           具法益侵害同一性     不具法益侵害同一性 
                            │                        │                                    │                        │ 
                法律单数(法条竞合)              想像竞合(刑55)            不罚前后行为           实质竞合(刑50)  
        ┌──────────┼──────────┐                                ┌────┴────┐ 
    特别关系       补充关系         吸收关系                       不罚前行为      不罚后行为 
                                                                                     
 表情 简单树状图(主要参考金律师-刑总经典题型)


[ 此文章被冰咖啡在2010-07-03 19:00重新编辑 ]


在人生的开端与结束,我们全然依赖他人的照顾,
为何在人生的中途我们却疏忽了对他人的关怀--达赖喇嘛
献花 x4 回到顶端 [7 楼] From:台湾中华电信 | Posted:2010-07-03 18:13 |
NIMBY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小人物
级别: 小人物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鲜花 x70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刑法真是高深莫测...那请教一下

甲向乙借新台币10万元,约定1个月后返还,并应乙要求将盖有发票人甲印章及已填载发票日期之空白支票兩张,交其作为担保。届期甲无法清偿,乙即擅自在上开兩张空白支票面额各填载50万元后,持向银行提示,

这样,

Q1乙到底是一行为还是两行为? 要以竞合论来看还是接续犯? ...

Q2那甲有没有罪责?

(上述题目是99年身心考题)

Q3 另外,请教 "特别规定,和基本规定, 补充规定" 的适用先后...(这题应该另外开板讨论)
是不是这样"特别规定>基本规定>补充规定"? ( >:优先适用)


献花 x0 回到顶端 [8 楼] From:台湾中华电信 | Posted:2010-07-03 22:17 |
Dragon-Q 会员卡
个人头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小有名气
级别: 小有名气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鲜花 x1156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刑法真是高深莫测...那请教一下
-->不是!刑法是猜谜游戏,只是有时候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表情


甲向乙借新台币10万元,约定1个月后返还,并应乙要求将盖有发票人甲印章及已填载发票日期之空白支票兩张,交其作为担保。届期甲无法清偿,乙即擅自在上开兩张空白支票面额各填载50万元后,持向银行提示,

这样,

Q1乙到底是一行为还是两行为? 要以竞合论来看还是接续犯? ...
-->这是伪变造犯罪,所以数行为,数罪名,但是罪数论上法律评价上他是:接续犯更正-->是集合犯表情

Q2那甲有没有罪责?
-->如果甲有罪,以后谁敢借钱表情 ,仅多债务不履行而已!!

(上述题目是99年身心考题)

Q3 另外,请教 "特别规定,和基本规定, 补充规定" 的适用先后...(这题应该另外开板讨论)
是不是这样"特别规定>基本规定>补充规定"? ( >:优先适用)

-->这样看国赔法!!
   特别法--->基本法--->补充法
 (冤狱赔偿法) (国赔法)   (民法)
   
   刑法上
   特别法--->基本法--->补充法
 (义愤杀人)   (杀人)  (杀人未遂)


[ 此文章被q8791042在2010-07-05 23:13重新编辑 ]


最难的题目不是存在于难与不难之间.而是被忽略的东西!!!
献花 x2 回到顶端 [9 楼] From:台湾中华电信 | Posted:2010-07-03 23:14 |

<<   1   2  下页 >>(共 2 页)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37809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