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2/01 19:00 廖学贤 林志辉 徐培薇 云林报导
至于台湾的武术,发源地就在云林西螺,清朝年间,当时的西螺人,为了抵抗盗匪,群起学武,在浊水溪和虎尾溪一带,有所谓西螺七崁,七崁里的族人,个个武功高强,其中阿善师赤手空拳,带领七崁地区的民众,击退土匪,现在武术传到了第七代,他的五爪金鹰拳更能不费一刀一剑轻松打败对手。连续剧中飞檐走壁武功高强的就是阿善师。没有任何兵器。却能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节节败退。绝非随便笔划双刃。大刀一来一往。刀光剑影谁也不让谁。西螺七崁传到第七代。传说中不用刀剑也能打败敌人的。还有传了一百多年的五爪金鹰拳。金鹰拳拳劲刚猛,把把不离鹰爪,手脚并用,无人能挡。这种硬底子功夫,学的人越来越少。只有老云林人手痒时会来两下。怕武艺会失传老人家现在都要孙子学。继续传承。国小学童练武强身棍棒对打武术切磋。同样叫好。台湾正宗功夫西螺七崁不只靠电视剧出名。在国际盛事典礼表演项目同样少不了。以前云林人靠武功对付土匪。练的不是三脚猫功夫。赤手空拳奠定了台湾的武术。
资料来源:
http://news.cts.com.tw/cts/genera...010353061.html 华视新闻
【记者李锌铜/西螺报导】西螺镇公所日前配合东市场重新开市举办武术表演,推广传统武术,热闹一阵后又恢复平静。金鹰拳师傅程世宝说,西螺武术渐式微,看了实在难过,本周六日下午4至6时,将在西螺大桥免费教授金鹰拳。
民国61年,华视播出的台语连续剧「西螺七剑」,让西螺武术爆红,当时剧中人的「阿善师」声名大噪,西螺地区一度出现习武热潮,但30多年后,武术式微。西螺镇广兴里的乡间小路旁,10多公尺的高大红砖牌楼,写着「振兴社」3个大字,大字下方有一踢腿状武者,正是被奉为振兴社祖师、大名鼎鼎的开山祖师刘炮(阿善师)。距离牌楼不远处,有1座雕塑公园,公园里7尊雕像,或出拳收掌,或抬腿挪移,各具武姿,好不威风。但无论是牌楼或公园,如今杂草丛生,一片冷清。
「那个都没人看了啦!你没看,都没人整理,差很多了啦!」附近小贩说,以前「西螺七剑」红的时候,每天都有人来看「西螺七崁」,现在少年人,根本不知什么是「西螺七崁」。小贩说着说着,还想起以前常来此地的观光客。
螺阳文教基金会执行长何美慧说,清朝时期械斗不止,盗匪威吓,治安败坏,习武应运而生,后因环境改变,武术式微,直到华视连续剧「西螺七剑」上演,让西螺武术打响名号,但事过境迁,又渐冷淡。
来源:
http://blog.udn.com/y.../3555743 联合报云林地方新闻部落格
2007/10/14 15:17 记者邱韶昕、江志男/云林报导
说起台湾的少林武术,相传发源地就在云林西螺,大约清朝道光年间,当时的西螺人,为了抵抗盗匪,群起学武,在浊水溪和虎尾溪间一带,有所谓西螺七崁,七崁里的族人,个个武功高强,当时就盛传,习武之人来到西螺,过得了浊水溪,也过不了虎尾溪,就是形容西螺七崁的武术传奇。年轻的大学生们跟着师父程世宝扎起马步、挥出拳头,他们正在练的是金鹰拳的基本拳法。程世宝说:「『拳母』就是每天都要练的,有人说拳母就是三战拳,三战拳就是在练精、气、神。」金鹰拳是从清朝道光年间流传下来的,是当时西螺七崁的武术拳路,同样是西螺人的程世宝,再亲自示范一套拳法,说当时的七崁武术堪称全台第一。程世宝说:「过得了浊水溪,就过不了虎尾溪,过得了虎尾溪,也过不了浊水溪,因为浊水溪和虎尾溪的流域,就是过去的西螺七崁,里头武术人才济济,所以才说,功夫练得再好,进来(西螺七崁)大部分也无法打赢。」当年的七崁族人为了抵抗盗匪,平常务农,有空就练拳,程世宝拿出铁槌,说祖先的武术千变万化,程世宝说:「像铁槌或鎌刀,那些都是兵器,所以手拿得到的都是兵器。」不过日据时代,日本人严禁台湾人练武,七崁武术发展了60年,渐渐式微,程师父细心地教着这批大学生,一个一个娇正动作,这是他的工作,更是他的心愿,要将西螺七崁的武术传奇流传下去。
资料来源:东森新闻
这是台湾祖先留下来最珍贵的至宝,应该继续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