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3012 个阅读者
命理服务》 数位论命馆 | 免费排盘 | 星侨易学 | 五术书籍 | 线上论命 | 影音论命 | 八字命书 | 星座分析 | 孔明神数 | 周公解梦 | fackbook 粉丝专页 |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孤狐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小人物
级别: 小人物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4 鲜花 x7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修行][分享] 想要念佛法梵咒增运的心法基础
想要念佛法梵咒增运的心法基础

持咒要迅速灵验,必须做好的基本功,如武学功夫之马步站桩,数学之加减乘除法。

第一心法是八正道,摄于戒定慧三学之内,如下列所示:

(一)正见——我们先要有正确的见解。

(二)正思惟——然后才会有正确的思想。

(三)正语——有了正确的思想,就会有正当的言语。

(四)正业——有了正当的言语,行为就能正确。

(五)正命——行为正确了,我们才会有正当的生计,如此我们的生命才能活得合情合理。

(六)正精进——然后我们依照这样去努力。

(七)正念——自然就会有正确的心念。

(八)正定——因为有正念,所以心就会安定,不再胡思乱想,到达入无漏定,便可解脱自在。

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戒学)。正念、正定(定学)。正见、正思惟(慧学)。人如果能照着八正道去做,就可以逐渐脱离苦恼,而得到真正的快乐。

(本来就是,胡思乱想见异思迁怎做好学问练好功夫)

戒定慧三学,又称三无漏学。戒是止恶修善,依戒得定;定是息缘静虑,再由定发慧;慧是破惑证真,依慧成佛。故此三学实为学佛修道的基础。再将此三学分述如下:

(一)戒学:戒一名戒律,是修道者修身治心的规范。佛陀将入涅?时,阿难尊者含泪请问:「导师走后,以谁为师?」佛陀的答覆就是:「以戒为师。」所以佛制戒律,使修道者依此而行,止恶修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诸恶莫作是止恶,众善奉行是修善,自净其意是断惑,行此三者,即是修道。

佛教认为一个人的行为造作,都是由三个方面表现出来的:

(一)身——由我们的身体所造作出来的坏事有三种,即:杀生、偷盗、邪淫。

(二)口——由我们的嘴巴所造作出来的坏事有四种,即:妄言、绮语、两舌、恶口。

(三)意——由我们的心念造作的坏事有三样,即:贪欲、瞋恚、邪见。所以这身、口、意就叫「三业」。综合这三业所造作的坏事就叫十恶,如果能够不违犯,那么就叫做「十善」了。

十善简单说明于后:

1、不杀生:不杀害有生命的动物。

2、不偷盗:不偷窃强夺别人的财物。

3、不邪淫:正式结合之夫妻外,不得行淫,若非己妻而苟合淫欲,即是邪淫。

4、不两舌:不挑拨,不搬弄是非,破坏人与人之间的感情。

5、不恶口:不以恶毒言语骂人。

6、不妄言:不说虚假不真实的话。

7、不绮语:不说花言巧语,不正经的话。

8、不贪欲:不贪求他人的财物。

9、不瞋恚:凡事心平气和,不恼怒,不生气。

10、不邪见:不可昧于事理,不明是非,固执邪见,不信因果胡作非为。

十善前四条加上不饮酒就是五戒。

五戒是消极的戒恶,十善是积极的行善,以上二者都是我们在家学佛所应遵守的。戒律对于佛教徒的功能,就好像是战场的御敌工事。若不把五戒十善修好,就没有佛教徒的气质;且不持戒而修禅定,更会落入魔境。

(修这些基本功夫不要说佛学,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也必须坚持的基本道德)

(二)定学:定又名禅定。是收心摄心而使心力集中不受外境动摇的工夫。这也是各种宗教所共同强调重视的。一般人的静坐,道教的练丹运气,以及耶教,天主教的祈祷也都是禅定工夫的一种,禅,能使心念集中,唯有心定一境的工夫,身心方面才能得到轻和安乐—绝非物质亨乐能够相比。有了这种心定一境的经验之后,他的宗教信念就会更加坚固而信心十足,再要他不信其宗教也不可能了。但是禅定的工夫并不是佛教所独有的,佛教所独有的是指导禅定,并脱落禅定之贪着的感受;因为一旦进入禅定,受到禅悦之乐,便容易贪恋禅乐,而不想离开禅定了。如此一但色身死亡,神识便会生至禅天。但在佛教的境界层次中,禅天分为高低的八大等级,称为四禅八定(四禅是色界的四种禅定,再加上无色界的四种空定合称为八定),天的寿命虽长,却未了脱生死,所以佛教只是把禅定当做修持的一种方法,而非修持的目的,唯有悟透诸法实相的智慧,才能解脱生死而出离三界。

(静、定、思、虑、得,也是人最基础的生活修养功,躁乱如何成事?)

(三)慧学:慧又名智慧,但这种智慧不同于世俗的世智辩聪,而是由定力所证得的出世间之大智慧,亦即通达真理的最高智慧。真如佛性,人人本具,但为妄念遮蔽,如金在矿中又如明镜蒙尘,若依戒修定,再由定发慧,扫除烦恼、疑惑,久而久之妄念脱落,纯金的本质与镜体的光明就会显露出来,这就是证得「般若」了。戒定慧三学,是修道的基础,不但八正道摄于此三学,即大乘六度亦摄于此三学中,故修道者修此三学,亦即广行六度也。

何谓六度?「度」就是「到彼岸」的意思。亦即:能度过生死苦海,到快乐的彼岸。所以「六度」就是使人度过生死苦海的六种方法。哪六种方法呢?

(一)布施:就是以福利恩惠施舍给别人,所以治贪悭也。布施有三种:1、财施2、法施3、无畏施。财施与无畏施能度人困厄,法施能度人超出轮回,故三者兼施,方称布施具足。

(二)持戒:就是要遵守戒律,使行为不逾矩,所以对治恶法也。学佛者应持五戒,即戒杀、盗、淫、妄、酒;人若能持此五戒,则久后必到成佛之彼岸。

(三)忍辱:对于别人的侮辱、欺害,不生瞋恨之心叫做忍辱。所以忍辱对治瞋恚,可以培养我们谦让、宽大的美德。又瞋恨为坠落三恶道之种子,故学佛者必须切实守戒,对于横逆拂心之事,皆安心忍受,并应视此等事为消我宿业,促我成佛因缘,此方为忍辱。

(四)精进:精进就是向上努力不懈的意思,所以对治懈怠也。凡人修行佛道,如农夫耕田,不怕勤苦,方有收获,修行之道,亦复如是。

(五)禅定:就是「静虑」的意思,亦即专心一致。禅定之法当先一心一德,信仰三宝,常常念佛菩萨圣号,妄念起时,勿压勿随,不取不舍,久之便可一心不乱,贪、瞋、痴、慢、?之念自息矣。

(六)般若:出世间之智慧也,修此度者,先观世间一切法空幻无常而不住空相,盖佛法乃非空非有,中道不着边际之法门。经云:「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是则众生与佛同体矣。常作如是观、则我、人、众生、寿者相之执,自可破除,四相一除,则贪、瞋、痴、慢、?之念不起,五毒之念不起,则一切种智成就,归元而证佛果矣。

又五度如盲,般若为导。为何称前五度如盲,般若为导呢?因为般若如日之光明,能冲破黑暗,使天地光明,走路才不致于迷失方向或跌倒。同理,在修佛法的过程,若无智慧的引导,往往会修错了,而不自知,甚至盲修瞎练,离佛愈远,始终无法证成菩提的;因此,修持佛法若离戒定慧三学,虽知礼佛、供养,热心善举,不过稍植人天福报,是不能超出六道轮回,成就无上佛果的。

(多学多问也是人的充实必要,可见佛法一切法人生之自然必要性)

※附注:同修们阅毕本文,应大略可知佛教修持的基础与方法。诸恶莫做,众善奉行再加上「自净其意」方为佛教真义,而由「自净其意」即可了知神通追求者,其意念就已是不清净了,因此绝非正信佛教徒。「四十二章经」第十三章里,沙门问佛:「以何因缘得知宿命,会其至道?」佛言:「净心守志,可会至道。譬如磨镜,垢去明存,断欲无求,当得宿命。」意即:一位出家的沙门请问佛陀说:「在怎样的因缘才能得到了解过去世的「宿命神通」,同时也能够体会到至高无上的真理呢?」佛陀回答说:「净化心灵,坚守节操,就可以体会出至高无上的真理。就好像我们擦镜子,把表面的污垢去除掉,镜子的清净光洁就可显露出来。同样的,去除私欲,无所贪求,那就一定可以得到「宿命神通」的。由此可知,神通是从净化心灵,去除贪欲上着手方能得到;若行者本末倒置,妄求神通不知「自净其意」之本意,那将易遭邪魔外道入侵,是危险万分的——请深思之!


[ 此文章被孤狐在2008-09-14 12:59重新编辑 ]



易经开要方,要方治好运;佛法如拂尘,拂尘做好人。
欢迎到我的格 走走
http://tw.myblog.yahoo.com/1940-com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 | Posted:2008-09-13 19:39 |
acer1221 手机
数位造型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小有名气
级别: 小有名气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132 鲜花 x347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我来坐沙发了!
谢谢大大了


分享就是快乐~~~^^
献花 x0 回到顶端 [1 楼] From:福建 | Posted:2008-09-13 19:43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65581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