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http://www.yangshengzhu.com...69860-1.htmhttp://sh5.cn/html/2006...16594.htm[概述]呕吐指胃失和降,气逆于上,胃中之物从口吐出的一种病证,可见于多种急慢性疾病之中,古人称有声无物谓之呕,有物无声谓之吐,常并称呕吐。呕吐以胃肠道疾患最为常见,如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贲门痉挛,幽门梗阻或痉挛等,其它如神经性呕吐,内耳眩晕性呕吐等也可参照本节治疗。
[病因病机]
1、外邪犯胃
感受风寒暑湿燥火之邪或秽浊之气,邪犯胃腑,气机不利,胃失和降,水谷随逆气上出,发生呕吐,以寒邪致病居多。
2、饮食不节
暴饮暴食,温凉失宜,过食肥甘,醇酒辛辣,误食不洁之物,伤胃滞脾,食滞内停,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发生呕吐。
3、情志失调
郁怒伤肝,肝失条达,横逆犯胃,胃失和降,或忧思伤脾,脾失健运,食停难化,胃失和降,也可致呕吐。
4、脾胃虚弱
脾胃素虚,病后体虚,劳倦过度,耗伤中气,胃虚不能盛受水谷,脾虚不能化生精微,停积胃中,上逆成呕。
[症侯特征]
呕吐常有诱因,如闻及特殊气味,饮食不节,情志不遂,以及寒暖失宜等因素,临床证候不尽一致。寒邪犯胃型,呕吐量多如喷,胸脘满闷,可伴恶寒发热,头身疼痛;饮食停滞型,呕吐酸腐食物,吐出为快,嗳气厌食,脘痞腹胀;痰饮内停型,呕吐清水痰涎,脘闷痞满,口干不饮欲,饮水则吐或头眩心悸,肝气犯胃型,呕吐泛酸,口苦嗳气,胸胁烦闷不适,嘈杂;脾胃虚寒型,呕吐反覆迁延日久,劳累过度或饮食不慎即发,神疲倦怠,喜暖喜按;胃阴不足型,干呕或呕吐少量食物粘液,反覆发作,胃脘嘈杂,饮不欲食,口燥咽干。
[治疗]
1、寒邪犯胃
取穴:中脘至脐中、足三里、内关、合谷、风池。
刮拭顺序:先刮后头部风池穴,再从腹部中脘刮至脐中,然后刮前臂内关和手背部合谷,最后刮足三里。
刮拭方法:泻法
方义:中脘、足三里、疏理气机和胃降逆;内关是手厥阴心包经络穴,通阴维脉,可通调上、中焦气机作用,是治疗呕吐效穴;合谷配风池,可解表祛风寒。
2、饮食停滞
取穴:下脘至气海、足三里、腹结、内关、内庭
刮拭顺序:先刮腹部下脘,腹结至气海,再刮前臂内关,最后刮下肢足三里和足部内庭。
刮拭方法:泻法。
方义:下脘为任脉与足太阴脾经交会穴,行气导滞而消宿食;气海可消滞行气;腹结除脘腹痞胀;足三里、内关和胃降逆;内庭为荥穴“荥主身热”。
3、痰饮内停
取穴:章门、公孙、中脘、丰隆、内关
刮拭顺序:先刮胸腹部中脘、章门、再刮前臂内关,然后刮足部公孙,最后刮下肢丰隆。
刮拭方法:补泻兼施。
方义:脾之募穴章门配公孙健脾除饮;胃之募穴中脘,配丰隆和胃化痰,痰饮除则胃气降而呕吐止;内关如前所述。
4、肝气犯胃
取穴:上脘、阳陵泉、太冲、梁丘、神门、期门、内关
刮拭顺序:先刮胸腹部上脘、期门,再刮前臂内关至神门,然后刮梁丘至阳陵泉,最后刮太冲。
刮拭方法:泻法
方义:上脘宽胸膈,配梁丘平胃止呕,期门为肝经穴位可疏肝解郁;太冲、阳陵泉也疏肝解郁,神门宁心定志;内关如前所述。
5、脾胃虚寒
取穴:中脘、章门、关元、脾俞、胃俞、内关、足三里
刮拭顺序:先刮背部脾俞至胃俞,再刮腹部中脘、章门至关元,然后刮前臂内关,最后刮下肢足三里。
刮拭方法:补法
方义:中脘、胃俞、章门、脾俞为俞募配穴以调补脾胃振奋中阳,使其升降功能恢复;内关、足三里宽胸降逆,和胃止呕;关元补元气而温脾阳。
6、胃阴不足
取穴:脾俞、胃俞、血海、三阴交、足三里、内关
刮拭顺序:先刮背部脾俞至胃俞,再刮前臂内关,然后从下肢内侧血海刮至三阴交,最后刮下肢外侧足三里。
刮拭方法:补法。
方义:脾俞、胃俞健脾胃,以促气血生化;血海,三阴交补阴以养血,阴液得复,胃得其濡养;足三里、内关和胃降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