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http://udn.com/NEWS/LIF...799.shtml 【林友寬】
隨著天氣逐漸轉涼,時序也進入乾冷的秋天,這時抵抗力較差的人,像是小朋友或老人家最容易感冒。
感冒大部分是由病毒所引起,而感冒症狀則是身體在奮力抵抗病毒的過程中,所產生的不適現像,嚴格來說,醫師所開的藥都是以解除感冒症狀為主;至於流行性感冒疫苗的原理,則是先選用特定的病毒株,經去活化處理後,作為「抗原」注入人體,刺激體內免疫系統產生「抗體」,當下一次有同型病毒感染時,身體便可快速動員,並產生更多抗體,避免染上流感。
事實上,不論體內是否已經有相同抗體,只要身體健康強壯,免疫系統正常運作,一旦外界有病毒入侵,身體就會有能力迅速產生抗體,來消滅這些病毒,讓生病機會減到最低,這也是為什麼每次流感大流行時,總有一些人不會跟著「流行」的原因。
不同於西醫的疫苗,中醫在預防感冒的手段上,以扶正袪邪、飲食撙節、謹慎起居及運動鍛鍊為法寶,我習慣稱為中醫的感冒「四合一」疫苗。
強化身體免疫機制,使免疫系統保持在最佳狀態,增進身體對外界環境的適應力,進而減少生病機會,稱為「扶正袪邪」。扶正袪邪的方法必須根據每一個人體質的虛、實、寒、熱,分別調治,也就是「辨證論治」,比如老人家大多陽氣不足,兼陰虧津枯體質,常會有精神不好、筋骨痠痛、便秘、睡眠不佳等症狀,天氣一變化就容易傷風感冒,調理上應著重益氣溫陽、兼滋陰潤燥,可選用北耆、人參、肉桂、當歸、地黃、黃精、菖陽等藥材,或加防風、桂枝等,來加強衛外功能,一段時日後,氣血充盈,正氣強,當然就不容易生病。
而抵抗力不佳的小朋友,則多呈現脾虛肺衛不固體質,表現手足冷、面色白,或有皮膚過敏、鼻過敏、氣喘,偏食或食慾不佳,動不動就感冒,出現鼻塞、打噴嚏、流鼻水等症狀,嚴重時甚至可能耽誤發育;調理應從健脾益氣、益衛固表著手,可用人參、茯苓、白朮、陳皮、甘草、黃耆、防風等藥材,由於脾主肌肉,肺主皮毛,脾肺機能強,消化吸收好,肌肉壯實,腠理緊密,衛外能力強,風寒外邪自然無從傷人。
上述兩種情況都是偏於虛寒體質,須用溫補;除此之外,當然也有實熱證應用清熱瀉法的情形。其他像是久病、大病後的調養,或是更年期前後婦女的體質調理等,也都有所差異,這就有賴醫師臨床辨別。
除了使用藥物介入扶正之外,正常飲食,充分休息,及適量運動亦十分重要,規律而正常的飲食不但可源源不絕提供水穀精微,以養後天之氣,更可顧護脾胃;充足良好的睡眠能養陰存精,以保先天之本;而適量的體格鍛鍊,則能活絡肌肉筋骨及經絡血脈。(作者為執業中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