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登上聖母峰(藏語:珠穆朗瑪峰,英語:EVEREST)已超過五十週年了(1953年由英國艾德蒙 希拉瑞爵士及雪巴人丹增 諾蓋首登),前幾年海外登山界舉辦了不少紀念活動,其中最有名的大概就屬NATIONAL GEOGRAPHIC(美國國家地理學會)舉辦的『聖母峰二代情』活動,該節目曾在國家地理頻道播出,不知有多少人看過?
回歸主題吧!慣於在3000m左右高度活動的我們,再加上橫貫公路等道路的支援,使得台灣登山環境容易親近且危險性相對較低,因此我們很難想像所謂『海外遠征』是怎樣的一回事,困難度有多高?危險性在那裡?今天就讓我們來簡單討論一下。
世界上海拔高度高於8000m的山共有14座,全都在喜馬拉雅山脈,登山界稱它為十四巨峰(另有所謂七頂峰SEVEN SUMMIT,指的是歐洲、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州、大洋洲、南極洲等七大區域的最高峰,與此處所指不同),記得國中時代念地理,那時候老師就教我們喜馬拉雅山脈是世界屋脊,其道理就在這裡;其中最高的就屬聖母峰(海拔8850m),就連很有名的K2一樣在喜馬拉雅山區(喬戈里峰,海拔8611m,K2之名並非因為它是世第二高峰,而是取自喀啦崑崙山系左邊算起來第二座之意,K為喀啦崑崙山簡寫)。
就因為在那麼高的海拔,大地全無任何生機,不像我們在台灣登山,車子直接開到登山口就已經海拔超過二千公尺,剩下來的路程已很有限了。相對的在廣渺無人煙的地區,想要進入它的心臟地帶(登頂),就得花費大批人力物力,一路往上建設前進營地,逐步往前推進,最後順利登頂(以聖母峰而言,光基地營海拔就已高達5600m,尚且距離主峰三千多公尺高度落差,必須沿途再建立3~4個前進營),更何況還有高度適應及極地氣候等問題。
話說回來,難道沒有人能直接從基地營往返主峰嗎?有的,但那僅僅是少數人,且多半是長年生活於山區的雪巴人(居住於昆布地區的高山民族,攀登聖母峰的隊伍多半都以其為挑夫,協助運送物資)。
正因為如此,這種大型遠征活動總必須經過繁瑣的計畫及訓練(當然幕後更必須有金主,即贊助廠商)方可成行,且並非遠征隊所有成員均可登頂(須考量隊伍所能提供的物資及每個人的職務、能力、與實際出發後的體力表現),更重要的是得看老天爺給不給面子,所以在那樣的活動當中,往往更能體會出人類在天地間之渺小,也更容易對天地萬物生起一份崇敬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