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安然/台北市田安然中醫院長】
罹患異位性皮膚炎多年難癒的患者,除了皮膚用藥外,也要考慮從肺、脾、腎等中醫藏象著手。許多患者會質疑,罹患的是皮膚病,為何會從不相關的方向著手?
這和中西醫名詞的異同,有著極大關連,中醫的肝、心、脾、肺、腎等藏象,與西醫所提及的相對臟腑有所不同。筆者從事西醫多年,進入中醫剛開始也迷惑,經過十幾年研究,如今瞭解「脾」即類似腸胃系統,「腎」即身體本能。
為何異位性皮膚炎或其他相關皮膚疾病,有些患者很難穩定,這與腸胃系統或者身體本能,即體質有關,如金元醫家朱震亨《丹溪心法》稱:「有諸內必形諸外」;劉完素《宣明方論》稱:「膏梁之變,足生大疔,受如持虛」。以上均說明皮膚病的治療,除了治標之外,藏象內部虛的調理,也非常重要,故從肺、脾、腎著手。
略懂中醫的讀者,應該知道「肺主皮毛」。根據中醫觀點,腎虛屬先天,脾腸胃之虛後天,故筆者除了從標治療外,脾腎的根本治療亦屬重要。而且,本疾病和先天遺傳與後天環境都有關,尤其腸胃功能不好,會造成血循不暢,使皮疾更惡化。
明清醫家陳實功累積了四十餘年臨床學術經驗,在其著作《外科正宗》確立了對皮膚病托、補、消的觀念。「托」即是將病邪趕出的意思;「補」即是補脾腎;「消」即是攻法,例如清熱解毒(黃芩、黃連、金銀花、蒲公英等)、活血化瘀(紅花、三七、丹參等)。
總結以上,治療皮膚病的的觀念以宣肺解表、固脾腎為主,佐以清熱解毒、活血化瘀之藥,可收一定效果。許多患者一開始會使用托裏消毒飲加理中湯、黨參、黃耆(托、補、消兼用),日後再根據反應不同,漸漸會有不同的用藥。
所以,筆者喜歡問患者的飲食習慣,因為冰品、寒涼食物(例如苦瓜、蘿蔔、蘆薈等)、甜點、牛奶、蛋白類、海鮮類、花生、香菇、食品添加物、藥物等,都可能惡化皮膚病,故宜儘量避免。
此外,心情壓力、天氣變化、環境汙染等,亦不容忽視。(作者亦為家庭醫學科專科醫師,稿酬捐贈博幼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
【2006/04/20 聯合報】 @
http://ud...om http://www.udn.com/2006/4/20/N...270734.shtml